咏春传正统 华夏振雄风
咏春功夫素来相传为五枚师太、至善禅师等佛门高人所授,源头在于佛门。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名称,皆可从佛门的哲学思想中寻找答案。
小念头:念头的出处是佛经中的"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六祖坛经》言:"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正所谓,一念之重要,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念之差,则万物皆误。“小念头”作为咏春拳术基本动作的大集合,每一个动作练习时都要求准确无误。基本动作如果出现错误,那么之后再如何练习也都是错误。所以有“小念头不正,则终归不正”之说。“小念头”练习时要求“点点清”,以求单个动作的标准。每一个动作均是“念头”,只有这些小小的念头都正确了,咏春拳术才能是正确的,才可以不入魔道,继续修行。但“念头”虽正,也无需执念。作为基本拳套,小念头的练习中,打拳者的双足是不移动的,主要练习马步和手法。小念头打好基础后还不能够应用于搏击,仍需要进阶学习。
寻桥:作为咏春拳术的第二套拳,名称一直有所争议,有人说是“寻桥”的、也有说是“沉桥”的。矛盾焦点常见有二,是否方言发音导致误传的套路名称变化?以及是否应该用这套拳去寻找敌人的桥手?
其实,佛经中有“法桥”之说,比喻佛法能使人渡过生死之大河,犹如桥梁。长阿含经卷二:“佛为海船师,法桥渡河津;大乘道之舆,一切渡天人。”新华严经卷十三:“众生无知不见本,迷惑痴狂险难中,佛哀愍彼建法桥。”佛门中人认为大法能使人渡生死之大河,譬如桥也。
所以,“寻桥”作为咏春拳术第二套拳,在习拳者通过“小念头”练习,掌握了基本的手法、桩马之后,再加上手法配合、转马、步法、脚法等技术,让习拳者可以进阶到真正之搏击。这套拳法是让习拳者从死到生、从不动到动、从不能到能的拳法,其作用如同渡河之桥,亦如佛之法桥,谓之“寻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