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视频】伦敦国家画廊的瑰宝(上)

15【视频】伦敦国家画廊的瑰宝(上)

00:00
40:08

       1、小而精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熟悉西方绘画史的朋友,对这幅画可能都很熟悉,但是可能不知道它收藏在哪儿。这张扬·凡·艾克著名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就在国家画廊,而且是在一个特别不起眼的角落里安安静静的摆着。如果你没有看到真迹的话,你根本就不可能想象它能摆在那个位置上。

       而且它在图录上看到的感觉这幅肖像画应该是很大的,其实这幅画真的不大,我第一次看到这幅画的原作,我记录下了几个初始的印象,画面的尺幅非常小,颜色特别鲜艳,这么小的尺幅上展现出极其精妙的细节

  我选了一个截图,这是扬·凡·艾克的签名,翻译过来叫“扬·凡·艾克曾在这里”,说明它很可能是一张纪实作品,扬·凡·艾克当时很可能就作为现在的照相师的那个位置出现在他们俩人面前。而且它在这里有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的倒影明显能够显示出,在他们两人正前方还有两个人,扬·凡·艾克很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个。那张倒影看到了吗,这两个主人公的背影前面还有人。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为什么在这幅作品里会有小狗?狗对于西方绘画里有什么寓意?

       这是他们两个人相当于订婚时候的一个肖像画,狗对于我们来说代表了忠诚,对于西方也是一样的,在这里出现一只小狗,代表两个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相互之间的。

       所以大家要知道,在西方绘画当中,任何一个物件的出现都不光是简简单单的装饰,尤其是在弗兰德斯画派

  弗兰德斯画派就是从扬·凡·艾克开始之后,再到老布鲁盖尔、鲁本斯,再到之后的荷兰黄金时代伦勃朗、维米尔,这些人当时都是荷兰比利时地区统称叫弗兰德斯地区,后来才分出了比利时和荷兰。那一地区的画家画出的风俗画以及室内装饰画,包括有室内格局的这种,最初最大影响力的就是扬·凡·艾克,因为是他开始了这种风格,他影响了之后那个地区可以说五百年甚至是六百年的画家。

  这幅画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且在他创作完这幅画差不多近两个多世纪之后,另一位大师偶然看到了这幅画,也画了一张相似的作品,就是这幅。

       2、同样的“镜中人”画法:《宫娥》

       这幅是西班牙著名画家委拉士贵支画的,他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叫《宫娥》,他也采用了这种“镜中人”的画法,委拉士贵支把自己画了进去,他照着这个画布在画小公主,镜子反射出来的是这里面,还有室内的透视。他的这种画法完完全全借鉴了扬·凡·艾克,因为在委拉士贵支服务马德里皇室的时候,扬·凡·艾克这张《阿尔诺分尼夫妇像》就被西班牙皇室所收藏。

       3、扬·凡·艾克的重要影响

  为什么是这张画重要呢?

       刚才跟大家说过了,我跟大家讲的是它的影响。

       除了影响之外,还有画法。因为他在这张画上采用一种新的油彩画法,使画面能够保持经久、鲜润和美丽。直到现在,这张画还是这么鲜艳,很多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现在已经暗淡下来了,或者是干裂的非常严重,但是这幅画依旧非常的新。曾有学者称他是油画最初的发明者,这个推断现在还没有最后的定论,但他对油画颜料的改革、实验,把颜色与稀释的油调和用色,并取得油画的艺术效果方面,他是毋庸置疑的先驱。

  佛罗伦萨美术史学家乔治·瓦萨里曾经记载扬·凡·艾克用快干油来作画,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不怕潮湿,使过去必须一次完成的蛋彩胶粉画彻底改变为近代油画,而采用改革后的颜料还可以多次敷色,用笔流畅自如,易于涂改,画面的色彩也为之大变。那些色彩灿烂明亮的绘画得以流传至今。

       最初这种方法由他创作之后,很快就传到了意大利,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被广泛运用。所以我们在聊到西方绘画美术史的时候,首先会提及的两位大师,一个就是扬·凡·艾克,另外一个就是佛罗伦萨的乔托

  扬·凡·艾克那张《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我准备了一段小的视频给大家,大家通过这个小视频,看到这张画首先不大,真人站在面前,它其实也就是六七十公分高,那个小狗其实在画里都这么大,非常小的狗,但是它的细节以及它的重要性,通过这个加深了刚才我跟大家介绍的,用这个视频做了一个补充。

       4、两幅达·芬奇

 

达芬奇《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

  接下来是两幅达·芬奇,去过国家画廊的朋友肯定对这张画很熟悉,因为这张画有着特殊的待遇,它有一个单间,特别小,就像操作室这么大,里面几乎是漆黑一片,就有一点微弱的光照这张画。因为它是素描纸本,非常的脆弱,而且这张画曾经还被毁过,这幅画的名字叫《圣母子与圣安妮施洗者圣约翰》,它是伦敦国家画廊最珍贵的,也是最脆弱的画作之一

  它是根据原作大小粘在一块儿复原而成的,它本身就是拼起来的。这幅画对保存条件要求极高,展陈的小房间就两盏灯,剩下一片漆黑。你要用手机拍你必须不停地增加亮度,才能调到这样的效果,直接拍基本上就是黑的。

       这幅重要的肖像画将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最常用的怀抱圣婴、圣母和圣安妮,以及抱着圣婴、圣母圣安妮的两大主题合二为一,呈现出极其紧密而且复杂的金字塔构图

  金字塔构图是达·芬奇的首创,接下来他这种画圣母像的金字塔构图被拉斐尔发扬光大,拉斐尔几乎所有的圣母像都是金字塔构图。

       达·芬奇多才多艺,用现在的话说他是最擅长跨界的人才,画家、建筑设计师、雕塑家、数学家、音乐家、军事家、发明家、物理学家、解剖学家,基本上没有他不能干的。但是他完成的作品其实也很少,因为他干两天这个就干别的去了,所以他能够完成的艺术作品特别少,存世最多的是手稿。

  这张画就没完成,但是作为手稿,它其实也挺惨的,因为1987年这张画在国家画廊展示的时候,遭到一个精神错乱的女子用手枪给了几枪,修复用了很长时间,因为它是纸本,现在你已经看不出来那个枪子在哪儿了,但是这张画从此遭受重点看护,所以它是国家画廊里唯一一张有单间的作品,不光单间,里边还单独一个保安看着它。

  相比之下,这张画就搁外边了,没它那么重要,不光是因为它被损坏过,而且这幅画有学者认为,它并不是100%的由达·芬奇本人所作,这幅《岩间圣母》,有人说画中的衣袖和部分风景是他的助手来完成的,但是这张画起码没被破坏过,两张达·芬奇的真迹同属在国家画廊文艺复兴展区,也算是国家画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5、拉斐尔角

 

拉斐尔展厅

  在它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更庞大的区域,我管它叫“拉斐尔角”,因为这一角全是拉斐尔。很多作品大家从那张小图就能看出来,我在图录上看过,但是我想象不到它只有这么大,非常非常的小,有一些朋友可能不清楚,因为现在我们所最熟悉的炒的最热的是达·芬奇,小说也写,电影也拍,《蒙娜丽莎》面前挤不进去,根本就看不见,你进卢浮宫看到眼前全是黑压压的人,隔着几公分厚的防弹玻璃后边一张肖像,离那么老远看,这就是达·芬奇的明星效应。

  但是在19世纪以前,有这种明星效应的不是达·芬奇,而是拉斐尔。拉斐尔在西方绘画史的地位要比达·芬奇高,对于西方美术史学界最重要,艺术价值最高的也并不是我们现在熟悉的《蒙娜丽莎》,而是收藏于德累斯顿古典大师画廊的拉斐尔的作品,于2012年度过500岁生日的《西斯廷圣母》

       拉斐尔英年早逝,他只活了37岁,所以在任何欧洲博物馆美术馆当中,能够拥有拉斐尔的作品那简直是太珍贵不过了,而且有拉斐尔的作品也能提升这个博物馆整个的档次和地位。所以大家可以想象,有这么多张拉斐尔,国家画廊能够在欧洲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界有什么样的地位了。

  这是我拍的几张大一点的图,但其实也非常的小,《安西帝圣母》、《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寓言》、《加瓦圣母》,他的圣母像全是三角构图,这一点他完完全全是沿袭了比他年长30余岁的达·芬奇,具体说是31岁。

       拉斐尔的圣母有一个特点,拉斐尔的圣母永远有一种慈祥的人性的光辉,而且旁边永远伴随着胖乎乎的天使和圣婴,体现了拉斐尔在作品当中把神灵进行从神到人的一种诠释,而这种转变也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与中世纪宗教绘画的根本区别

  拉斐尔笔下吸收了威尼斯画派的细腻色彩与柔和色调的绘画达到了巅峰,在西方世界里,信仰是所有经典艺术的灵魂。而比起中世纪宗教绘画脸上的面无表情,拉斐尔的画中所有的人物其实是有血有肉的,他笔下充满慈祥圣洁柔和的神态与人性光辉的圣母,历来被西方绘画史称为“美丽的和谐”

       6、单独陈列的一张拉斐尔

  然而,拉斐尔的作品不光在拉斐尔角,在另外的一个区域也就是威尼斯画派的区域里面,还有一幅拉斐尔的作品,单独陈列,它就是《朱莉欧二世教皇》

       朱莉欧二世教皇被称为无畏的教皇和战士教皇,这个教皇和艺术有很深的渊源,首先是他委约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小礼拜堂中的《创世纪》,其次他委约拉斐尔为他的书房创作壁画,也就是如今包含名作《雅典学派》在内的“拉斐尔的房间”,最后是他下令重建圣彼得大教堂。

  大家记住这个教皇,如果想对这个教皇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或者说更直观的了解,我推荐大家看一部剧,或许有朋友看过《波吉亚家族》,《波吉亚家族》讲的不是这个教皇,《波吉亚家族》讲的是西方可以说宗教史上天主教史上最臭名昭著的亚历山大六世教皇。但是为什么要推荐这部剧呢?因为这部剧里边作为主角,他的死对头就是朱莉欧二世教皇。这部剧拍了三季,最后因为收视率不高被砍掉了,没有大结局,但是如果喜欢西方历史剧的朋友,对那个时期罗马的教权斗争感兴趣,有一些艺术背景,对他们的服饰也感兴趣的话,非常推荐大家看这部剧。

       7、威尼斯画派奠基人:贝利尼

 

贝利尼《总督雷欧纳多罗列丹的肖像》

  这一张贝利尼的作品《总督雷欧纳多罗列丹的肖像》,可以说是国家画廊出境率最高的作品,为什么?

       国家画廊的长期陈列的图录封面就是它,你走进书店一整面墙都是它。这一幅画的作者贝利尼,贝利尼是整个威尼斯画派的奠基人,他非常非常的重要,以至于在西方美术史上因为他开启了一个画派。

  这也是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的,叫《草地上的圣母》,说到这儿可能朋友会问啥叫威尼斯画派?

       几个关键词:

       画派成员大都是威尼斯本地人,或者出生于城市近郊;

       画家相互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而且都以擅用亮丽明艳的色彩而著称。

  我手机拍了一个威尼斯画派展厅的全景图。在15世纪到16世纪初,贝利尼是威尼斯城毫无争议的绘画翘楚,当时北方文艺复兴著名的被誉为德国最伟大画家的丢勒,在游历水城威尼斯的时候专程来拜访贝利尼,当时贝利尼年事已高了,但是丢勒称他的画艺依旧非常精湛。

       8、乔尔乔内

       贝利尼有两位高徒,朋友们肯定熟悉,一位是英年早逝的乔尔乔内,这是乔尔乔内收藏于伦敦国家画廊的《三王来朝》,《三王来朝》是一个被艺术家们反复创作的宗教主题,几乎是西方艺术大师都画过。

 

乔尔乔内《日落》

  这里有一幅小的乔尔乔内的作品《日落》,但是这幅至今还未能完完全全的确认是他100%的作品。因为他也是去世的非常早,他活了33岁,目前全世界仅存他的作品40余张,而且还不能保证这40余张都是他自己画的,所以鉴定难度非常之高。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乔尔乔内是贝利尼的大徒弟,而贝利尼的二徒弟在乔尔乔内去世之后,帮助乔尔乔内又完成了一些当年还没完成的,他的二徒弟活的长,是大家最熟悉的提香。

       9、提香

  伦敦国家画廊有不少幅提香的名作,我节选了两幅,因为这两幅都带狗。提香其实是一位非常爱画狗的画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他的原作里边起码有15幅作品里有狗。

       这张叫《审慎的寓言》,另外一张叫《酒神巴克斯与阿里阿德聂》,另外他还有《乌尔比诺的维纳斯》,维纳斯脚跟底下有一只小狗,《维纳斯管风琴乐手和小狗》,这是另外一幅藏于西班牙普拉多美术馆的,这张画现在在东京展出,还有像《维纳斯与求彼得狗和鹦鹉》

       很多幅关于维纳斯题材的名作当中都有小狗出现。为什么呢?也是因为身为爱与美的象征,维纳斯身边的小狗既有陪伴之意,也预示着维纳斯能够带来的无暇之爱。

  除此之外,提香在人物肖像画中也开始加入狗的形象,收藏于普拉多博物馆的《曼图阿公爵》,费德里克二世身边就有一只狗,很多朋友们以后会看到很多肖像画,如果男子的肖像画旁边有一只狗,就是象征着忠诚,女孩旁边有一只狗,小姑娘、小男孩就象征着陪伴。

 

提香《审慎的寓言》

  这是非常特殊的一张提香的作品,我具体跟大家讲一讲这幅画。这幅画叫《审慎的寓言》,画中从左至右,一个老人,一个中年人,一个年轻人,下边有三个脑袋,狼头、狮子头、狗头。

       有寓意在里面,这个老人是提香本人的自画像,中间是他的儿子,最左边是他的侄子,老中青三代。为什么用狼、狮子和狗呢?狗年轻,活的岁数短,忠诚可靠,很适合青涩的年轻人,狮子象征壮年男子有霸气,有威严,事业有成,这样的一种状态,老人他很意味深长的放了一个狼,大家可以想象为老奸巨滑,也可以想象为随着岁月的沉淀,他的思考更为缜密,考虑更为周全。

       同时,这幅作品也暗示着在人性中同时也伴随着兽性的存在。所以在每一个人的年龄阶段,除了要发扬自己的人性之外,也要控制自己作为高等动物本能的兽性。

       10、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

  在提香之后又有两位著名的维纳斯画派的大师,丁托列托和委罗内塞。这张作品拍的感觉很小,但是原作是非常非常大的。它是委罗内塞《亚历山大面前的大流士家人》,这张作品有狗。通过看国家画廊这些画,大家也可以看到很多画家笔下不同的狗。

       这张就没有了,这张是《银河的起源》,都飞在天上,这张的作者是丁托列托

       11、卡拉瓦乔

  我主要是按照西方美术史时间的线索,顺着跟大家推这些大师的原作。这位我几乎可以说是每次讲座都会提到他,他和伦勃朗应该算是我讲座是出境率最高的,因为他们两个人,卡拉瓦乔和伦勃朗,聊西方美术史是不可能越过他们两个人的,他们两个人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巴洛克时期罗马最著名的画家,将光影明暗对照画法发扬光大,才华横溢、性格暴戾,38岁客死乡。

 

卡拉瓦乔展厅

  这是卡拉瓦乔在伦敦国家画廊的展厅,《以马忤斯的晚餐》、《被蜥蜴咬过的男孩》,还有《莎乐美接过施洗约翰的头颅》,这张也有学者认为是年轻卡拉瓦乔的自画像。

       12、两屋子伦勃朗

  说完卡拉瓦乔,马上就说伦勃朗,因为他们两个人的传承关系过于明显。虽然俩人不认识,伦勃朗也没去过罗马,但是光影明暗对照画法,伦勃朗完完全全是从卡拉瓦乔所继承过来的

       这是伦勃朗的展厅,非常气魄,我估计除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和纽约大都会之外,也只有伦敦国家画廊有这么多张伦勃朗的真迹了。一眼望过去,这张最有名,他34岁的自画像,也是最著名自画像狂人伦勃朗最著名的肖像,这是以他老婆为原形的花神。

 

伦勃朗展厅

  这是另一间伦勃朗的房间,两间伦勃朗的房间都是这样的U形,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自画像的传承,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张作品是提香的《穿棉袄的男子肖像》,创作于1509年,这是伦勃朗偷师过来的,姿势都一样,当然了,给自己画的更帅了一点,穿着皮草,意气风发,人家当时是阿姆斯特丹最有名的画家,34岁娶个漂亮老婆,想买什么买什么,又是收藏家又是画家,有钱有范就是这样。

  这是他去世之前最后一张自画像,贫困潦倒,不说大家以为是一个老农民,这个时候老婆孩子已经都去世了,家产也没有了,房子也抵押掉了,这是伦勃朗人生最后的时刻。

       所以你一路看下来,他们之间的传承关系,虽然他们不认识,但是这种师承的影响、相互的借鉴是非常明显的,而且这些你都能够在一座博物馆里看到,就是伦敦国家画廊。

  除了肖像画之外,还有光影的传承。这张是伦敦国家画廊收藏的《以马忤斯的晚餐》,是伦勃朗画的。大家有没有感觉到相似和不同之处?这个《以马忤斯的晚餐》是在耶路撒冷不远的一个叫以马忤斯的小村子,门徒们正在谈论耶稣遇害的事,他们对第三天早上的神祭将信将疑,有妇女们说基督的身体从坟墓当中不翼而飞了,还有天使显现说基督已经复活,这时一直在他们身边的陌生人说话了,将从摩西到先知的所有遇事都讲给众人听,并分给每人一块面包,邀请他们共进餐的感谢,这时大家才发现身边的陌生人就是耶稣。

  能够看出他们的变化吗?我之前说过,卡拉瓦乔如果活到今天,他肯定是一个伟大的导演,因为他特别擅长用光来创造画面当中的戏剧冲突,他所有画作的定格都像是导演特意安排的那种剧场版的创作。

       伦勃朗像什么呢?我忘记是哪一个西方的艺术史学家管伦勃朗的画叫“夜光虫”。为什么呢?伦勃朗画的画就像是在没有电灯的年代,你眼前有一根点着的蜡烛,伦勃朗画作当中更多的光线像是蜡烛光,他则像是我们现在展览当中用的射灯,聚光灯打在人身上的一种戏剧冲突。

       13、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

  说完伦勃朗,说说伦勃朗的徒弟,这是伦勃朗最有出息的弟子,他也活的非常的短,32岁就去世了,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这张作品名字叫《戴毛帽穿胸甲的年轻男子》,有可能是自画像,这张画就收藏在伦敦国家画廊,这幅作品去年去过国博伦勃朗展的都见过。《夏甲与天使》,这也是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的原作。

  1642年伦勃朗完成了他最负盛名的《夜巡》,同年,法布里蒂乌斯进入了他的工作室,跟他学习,很快他就出徒了,自己成为了艺术家。非常非常可惜,他1654年10月12日因事故去世,这个事故非常悲惨,因为他离开阿姆斯特丹离开伦勃朗的工作室之后,就到了维米尔的家乡代尔夫特定居,他的工作室也在代尔夫特,在这一天代尔夫特的火药库炸了,半个代尔夫特被夷为平地,维米尔没事,他炸死了,他的工作室也毁于一旦。所以他在全世界上仅存画作大约13幅英国国家画廊有两幅,这张是私人收藏。

 

卡雷尔·法布里蒂乌斯《代尔夫特的景色》

  我还在波兰的国家美术馆看见过一幅,伦敦国家画廊的两幅除了它之外,还有这一幅《代尔夫特的景色》,如果朋友们有机会去荷兰小城代尔夫特,你就会看到这个教堂,这是代尔夫特小城最大最具标识性的教堂,我虽然没去过,但我做过功课,维米尔就葬在里面,有兴趣去的时候可以去瞻仰一下。

  大家看这张画有没有发现它和其它的风景画不一样?感觉像是我们现在用照相机的鱼眼镜头拍出来的,广角。因为在那个时期,暗箱画法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了,卡尔·法布里蒂乌斯和维米尔都擅长用暗箱画法

       在摄影技术尚未产生的17世纪,画家们通常使用一个名为暗箱的带小孔的黑盒子来辅助作画,所谓的暗箱就是通过镜头将立体的物体或三维空间场景,通过暗箱上的小孔投射到纸张上或玻璃,成为二维平面的装置,就是我们俗称的叫小孔成像,画家只需勾勒投射出的二维图像,便可绘制出精致且精准的景观,这就是一个代表了。

       14、约翰内斯·维米尔

  说完他,就要说和他同时代的同样生活在代尔夫特,幸免于难的约翰内斯·维米尔

       维米尔更神秘一些,去年这张画来过国博,这两张画都在伦敦国家画廊。维米尔一辈子活的像隐士一样,他不像伦勃朗爱画自画像,把自己的各个时期阶段都记录下来,他没有这些画面的资料,同时他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他的画作上也没有日期的签注,存世的私人文件和书信更少,所以这个人到现在为止,对艺术史学界的来说,对他的研究都非常的难。

 

维米尔展厅

  维米尔活的时间不长,他只活了43岁,他的作品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目前来说全世界的真迹35-36幅,因为有人对这幅画存有疑问,所以我们就暂且说是36幅,伦敦国家画廊就是这两幅。

       1675年去世的维米尔在1670年开始偏爱音乐题材作品,在他存世的36幅作品当中,有12幅跟音乐有关,占1/3,有四幅是维金纳琴题材的,这个叫维金纳琴,它是羽管键琴的一种,那个时期钢琴还没发明出来,羽管键琴体积更小,便于携带,把这个盖盖上就一个盒子,可以抱走的维金纳琴是当时最普遍的乐器之一。

  大家可以感受一下维米尔绘画的精确,他把琴上的装饰都画的清清楚楚,可能照片大家看不清楚,一定要看原作,因为这些原作都很小,比我的Ipad大不了多少。通过这些作品反映出在17世纪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荷兰黄金时代,音乐在日常人们家中的普及程度,因为他描绘的都是日常家庭里面的瞬间。

  想更多了解维米尔的朋友,推荐一部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女主角是演漫威系列《复仇者联盟》里面的黑寡妇的斯塔里奥汉森,这是她年轻时候拍的,这部电影是2003年的作品,我给大家放一个片段,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片段是在影片当中扮演维米尔的Colin Firth,英国的影帝科科林·费斯,他在给他的女佣展示如何使用暗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