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李莞
读,是为了走在想走的那条路上
声音也有表情,也有温度
文章来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十点读书(ID: duhaoshu)
很多人都说要做自己,什么是做自己?
一部电影中有这样一段解读:世俗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无论外界的社会如何跌宕起伏,都应对自己真诚,坚守原则。内心没有了杂念和疑问,才能勇往直前。
做自己,对自己真诚,其实没有多复杂。
1
别从别人嘴里认识一个人
大家是不是也经常这样?
新认识一个人或者对某人感兴趣,总会忍不住先去向别人打听他的信息,询问他的性格、喜好、过往……我们总是习惯从别人嘴里去认识一个人。
殊不知,最大的社交灾难之一就是:从别人嘴里认识一个人。
我们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这一个人会有多少种版本,也不会知道别人为了维护自己而说过什么去诋毁这个人,更无法阻止那些不切实际的闲话。
信任一个人很难,而误会一个人却很简单。诋毁一个人,只需一句话;疏远一个人,只需一个动作,但是,错过一个人的遗憾,要一生去悔恨。
所以不要从别人口中认识一个人,他们嘴里说出来的,不一定是事实;别人眼里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
用心,用时间,去了解一个人比任何传言都可靠,毕竟时间识人,落难知心。
2
别从别人嘴里了解一件事
从一个人嘴里认识一个人,你没办法真正了解一个人,同样的,从别人嘴里了解一件事,也很难真正看清一件事。
大家都听过“咕咚来了”这个寓言故事。在湖边的兔子因为听到了“咕咚”的声音以为怪物来了,吓得边逃跑边喊,其他的小动物也因此而逃命。
后来狮子带领大家了解真相,原来是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只从别人嘴里了解一件事的话,结果就像这个“咕咚”。
盲人摸象的故事我们也非常熟悉。四个盲人都很想知道大象的样子,可惜他们眼睛看不见,只好用手摸大象来感受大象的样子。
摸到象牙的盲人说大象像大萝卜;摸到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石头;摸到大象鼻子的则说大象是圆木棒……
每个人看待一件事的角度不一样,每个人眼中的事实也就不一样。正如苏轼在诗里说得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生活中的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不是别人都认为错的就是错的,不是公交车上不让座就是没教养,不是善良过了头就是“傻”……
因此,任何时候保持一份清醒,别随波逐流,别盲目轻信。不轻易评价他人是一种修养,不活在别人评价里是一种修行。
3
别从别人嘴里要一个答案
面对选择时,许多朋友经常忐忑不安,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个答案。
学生选专业,会问身边的前辈哪个专业好;有人换工作,会问做过这一行的人的心得体验;感情面对困惑,会问一些过来人原因。
我们总想快一点知道,一个学校好不好,一份工作值不值做,一个人值不值得爱。如果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会欣喜,得到否定的答案,会失落,会退缩。慎重一点,多参考别人意见是没错,但太在意别人的答案,太听话的人,很难过好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的答案,都只属于他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有一张图,它既像一个老太太,又像一个少女。实验者把图片做了处理,他先把一张处理得更像老太太的图,给一群学生看;接着把一张处理得更像少女的图给另一群学生看。然后,把两组学生聚集到一起,看那张原图,让大家给出答案。
两组学生都坚持着当初自己所看到的画面,经过许久的辨别后,才发现事实。
人生的很多选择就像实验里的图片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经历,然后根据自己的经历给出一些答案,而答案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色彩。
这个世界最美的风景,不是大家评估出来的,而是真正惊艳到自己的。适合别人的选择未必适合我们自己,别人眼里的好事,不一定对自己来说就是好事情;别人眼中的坏事,也不一定对自己有害。
不从别人口中认识一个人;不从别人口中了解一件事;不从别人口中要一个答案。听从己心,爱己所爱,行我所行。
好人,坏人,自己去交往看看;好事,坏事,你要自己去体验;酸甜苦辣,自己品了,才知道真正的味道,才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
愿我们,不慌张,不迷茫,不走失,笑着向前,越走越甜。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