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而不孤》(上)-王丽文|梭罗 瓦尔登湖 经典 名家名句

《独而不孤》(上)-王丽文|梭罗 瓦尔登湖 经典 名家名句

00:00
08:09
《独而不孤》-王丽文(上)

海明威曾说,每一个现代人在本质上都是孤独的。如何面对孤独,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话题。独而不孤,初看好像是自相矛盾,但整体探究时,却可以在深层次上取得一致。这是我的切身体验。

十年前,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远去上海求学,充满生机的家突然冷寂得让我无所适从,“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凄清感伤,几乎无处不在。

远方的儿子不放心我,家乡的父母牵挂我,三天两头地打长途电话问候。

我不忍给亲人添累。在初度孤独的日子里,不得不认真思索着该怎样适应孤独的生活。是易ト生的一句话点醒了我:“真正强大的人是那孤独的人。”我在品味这句话的精髓时幡然醒悟:生命需要个人承担。我内心的孤独感伤,缘于把生活的希望与幸福完全寄托在儿子身上,缘于被动、消极、无奈地承受孤独,而不是积极、主动地适应孤独,品味孤独,乐享孤独。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我理智地分析了孤独的优势。叔本华说,孤独为一个精神禀赋优异的人带来双重的好处。第一它可以与自己为伴,第二他用不着和别人在一起。弥足珍贵的是,一个人生活,没有了琐碎的家务,少的是杂念,多的是自由支配的时间,没有与社会交往带来的束缚和烦扰。不必凭借任何外在的依托,依靠自己内在的力量,与自己的内心达到完美和谐,是敢于孤独的智慧。做一个安静的独而不孤的人,成为我心中的目标。

我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爱好。把业余时间当作大海,把书籍当作横渡大海的航船,安安静静地潜心读书,成为我的主要活动。英国作家伍尔夫曾说:“天堂,就是持续不断、毫无倦意地阅读。”静夜里,宇宙悄无声息,是阅读的最好时机。当思绪跟随作者睿智的笔端,自我意识得到自由飞扬的时候,“无数原来朦胧不清的事情渐渐变得明确而清晰”的时候,真是惬意极了。读书使我变成一个幸福的人,读书使我的生活变成轻松而舒适的诗,以书为伴的我不再孤独。


《瓦尔登湖》就是这样一部经典著作。

作者梭罗,一八一七年出生于美国的康科德城。他孑然一身,从未娶妻;他从不上教堂,从不交税……他自诩是一个比行星还自由的自由人。他被大文豪爱默生赞誉为“真正的美国人”。

一八四五年三月,主动选择了与孤独结伴、与大自然结伴的梭罗,解除了文明的约束,手持板斧,走到瓦尔登湖岸边的森林里,开始砍伐高耸人云的白松做木材,建造自己的房子。美国独立日那天,他住进了幻想中的奥林匹斯神殿一一山间的小木屋。在瓦尔登湖的日子里,他委任自己做大自然的观察家、记录员及测量员。他把劳动、写作、观察、倾听、体验和梦想融为一体,使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成为艺术。他放飞想象的翅膀,把爱作为歌颂自然的主题。

在梭罗的听觉中,此起彼伏的犬吠、牛吟、鸡啼、蛙鸣是在轮流歌唱,他对每一个声音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他把暴风雨的声音当作伊奥勒斯的音乐,把红嘴鸟的歌唱当作业余的帕格尼尼的弦乐演奏。他说:“鸟类的歌声是一首贺喜的结婚之歌。”

在梭罗的视觉中,河与湖冰的解冻,云与雾中的飞鸟,闪闪发光似一串串宝石的金银色环形鱼,都特别地有趣。他把住宅周围的漆树、松树和山核桃当作最优美的雕塑。他享受着独有的太阳、月亮和星辰,他的每一个毛孔都透着喜悦。

“德不孤,必有邻。”梭罗为越橘、樱桃、红松、荨麻和紫罗兰等植物浇水,防止他们在干旱时枯萎。他为鲈鱼吹奏长笛泛舟湖上,他为大豆高唱牧歌挥舞锄头。他在大自然的任何事物中,都能找出最甜蜜温柔、最天真和鼓舞人心的伴侣,并从中得到精神的焕发。他在日记中写道:“花卉的婚礼用珍珠和钻石点缀着草地和给篱笆加上饰边。在深水里,在树林和牧场的高空以及大地的心脏,爱是万物从事的工作和生存的状态。”他通过自然深入到自身精神世界的内在,过着简单、独立、大度而乐观的生活。一股向上的力量不断地将他的精神世界提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