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后汉书(一百一十三)
上集我们说到董卓在初平元年(190年)的三月杀了袁隗灭了袁绍全族。
这年四月,董卓拜刘虞为太傅,召他入朝任职。但因道路阻塞,任命没能送达。刘虞最终没能到任,
五月,司空荀爽去世。荀爽这个人柚萝跟大家多啰嗦几句。他出身于“颍川荀氏”,其兄弟八人俱有才名,有“荀氏八龙”之称。他最大的才名来自于他对经学的研究,先后著有《礼》、《易传》、《诗传》等一百多篇,号为“硕儒“,由于他的才学,他在桓帝时期就被任为郎中。后来遭遇第二次党锢之祸。荀爽逃亡。避世潜心经学研究。到他再次被董卓强迫拜为光禄勋时,他已离开官场20余年。期间灵帝、何进、董卓都曾多次召他入仕,他都一直躲避。而他到任三天后就被升任为司空。荀爽深知董卓性情残暴,所以一直迂回的保护一些耿直之臣,在董卓提出迁都长安时,太尉黄琬与司徒杨彪据理力争,荀爽怕董卓一怒之下会杀了这二人,于是和缓地说:“难道相国是乐于这样做吗!崤山以东起兵,不是一天可以平定的,所以要先迁都,以对付他们。这正与秦和汉初的情况相同。”董卓听后才怒气才稍平。只是罢了两人的官。荀爽表面维持于董卓间的平和,但他心中十分清楚以董卓的残暴,国家定会倾覆,所以他暗地里于司徒王允等一批有识之士,悄悄密谋推翻董卓,但是他们的计划还没实施,荀爽就去世了。
六月,光禄大夫种拂接替司空之职。
也是在六月,已经杀掉袁绍族人的董卓却想起来派出大鸿胪韩融、少府阴循、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循、越骑校尉王瓖来晓谕劝解袁绍等各路军队退兵。与董卓结下灭族之恨袁绍指派王匡杀掉了胡母班、王瓖、吴循等人,袁术也捕杀了阴循,只有韩融因为德高望重免于一死。
在这个月,因为常年战乱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东汉财政吃紧,董卓还下令毁掉五铢钱,铸成了小钱。而这就导致钱贬值,物价上涨,据说当时一斛粮食的价格会卖到数万甚至数十万钱。
到了这年冬天十一月,出现了镇星、荧惑、太白合于尾的天象。
也是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有司上奏说和、安、顺、桓四帝没有功德,不应该称为宗,还说恭怀、敬隐、恭愍三皇后并非正嫡,不应该称后,请求去除以上帝后的尊号。这封奏疏中的四位皇帝我们都曾专门介绍过,这里不再赘述,而这三位皇后在世是分别是章帝的妃子、章帝贵人、安帝宫人,都是因其子孙登帝位后追封的皇后尊号。对于这封奏疏献帝回复“可”。
这一年,长沙太守孙坚杀荆州刺史王叡,又杀了南阳太守张咨。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前面说全国各州郡兴起了伸张正义的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孙坚也起兵参战,带兵北上,三国志中记载:荆州刺史王叡平时对孙坚无礼,所以这次孙坚领兵经过荆州时就杀了他。而这也是孙坚杀王叡原因的唯一一句记载。可是说起来,孙坚时任长沙郡太守,王叡作为荆州刺史,说起来他还是孙坚的上司。所以孙坚的这番行为以及史书中对该事件的语焉不详就很耐人寻味了,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荆州刺史这个位置对于后面局势的发展可是意义非比寻常,在这儿柚萝不做过多猜测,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评论区讨论起来哦。咱们接着说。
后来,到达南阳时,孙坚的部属已有几万人。南阳太守张咨听说孙坚的军队将要到达的消息并没把孙坚和他的军队当回事,还满心自在。孙坚用牛酒作为礼物送给张咨,张咨也在次日亲自来向孙坚答谢。而在宴会上,长沙主簿向孙坚报告说:“日前,我军移驻南阳,沿途道路没有修整,军用物资也不供给,请拘捕南阳主簿审问,追查他们的意图与事件原因。”张咨听了大为惊恐,想乘机离去。但是四下都是孙坚的士兵,张咨走不出去。不久,长沙主簿又进前向孙坚报告说:“南阳太守稽延阻止义兵,致使我们不能及时讨贼,请求将他拘捕,按照军法处理。”孙坚听闻就命人将张咨拖出军营大门,杀死了他。这下,南阳全郡震惊,后面不论孙坚提出什么要求,他们都无不满足了。
在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冬,公孙度被任命为辽东太守,到任后,公孙度,厉行严刑峻法,打击豪强势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渐丰。渐成地方割据之势,由于公孙度的锐意进取和苦心经营,使辽东地区在汉末三国的战乱年代,获得了暂时的安宁,而趁着中原内乱,公孙度趁机自立为辽东侯、平州牧。之后公孙度更是东征高句丽,西征乌丸,威震海外。又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使当时的辽东地区成为中原人士的避难之地。
。。
无中生有,暗度陈仓,凭空想象,凭空捏造,无言无语,无可救药.......
讨伐董卓拉开了一场历史乱战的大幕。
加油。爱你,萝卜。
好的
董卓历史人物个人的得失。
孙坚看来早就想后面的事了
柚萝加油,以后每集可以时间长点吗
说古认今,借东说西,指槡话槐,中华复杂,华人复杂,精,神,仙,意义深不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