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刘太后的历史评价

【178】刘太后的历史评价

00:00
09:59

说宋朝第一百七十八集


刘太后的历史评价


【提要】    


对刘太后的政绩,宋史中是这样评价的:内外肃然,纪纲具举,朝政无大阙失。这一段评论,可以说是相对公允的。刘太后听政期间,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也得到了后世的好评,但是刘太后仍然受到了很多非议。究竟这些非议因何而起?刘太后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面我们讲到了刘太后垂帘听政之后,采取的这样的一些措施。就包括把她自己的那个亲戚从那个决策层的高位上给拿下来,然后放到外地去做地方官。所以她就得到了就是当时和后世的很多人的这种赞扬。我们曾经讲过她受她丈夫,她从她那个丈夫继承来的遗产并不是特别好,她丈夫把大量的国家资材、民脂民膏给用到那个装神弄鬼上边。到她这,其实也并没有完全终止这件事情。她曾经做了几件事情,当时是很受人们好评。比如说她那个丈夫搞这个天书降,搞什么圣祖临,就是做这些装神弄鬼的事情的时候,到她垂帘听政了之后,这种事情就,这一类的事情就基本上被制止住了。刘太后当时有一个挺好玩的一个决定,大行皇帝要入葬了,他的那个陵墓都已经修好了之后,要举行盛大的仪式要把皇帝给埋葬在陵墓里边去了。这个皇后就做了一个特别好玩的一个决定,她就决定把当时她丈夫活着的时候,所有装神弄鬼的那些东西,包括那些天书。


她就用了一个特别冠冕堂皇的这个理由,她说这些天书都是上天给先帝的,给她丈夫的。这些东西应该随着她的丈夫一起走,应该跟着她的丈夫走,不能留在人间。这种天书哪里可以留在人间哪,要跟她丈夫一起到天上去。所以呢,就把她丈夫活着的时候,装神弄鬼的所有的那些东西,打了个包,都给装到她丈夫的那个棺材里边,一起给埋掉了。这个事其实是挺有象征意义的,就意味着这样的时代结束了,今后不要再在这方面再胡扯了。另外一方面呢,她终止了这样的一些装神弄鬼的这个活动了之后呢,她自己还在很多地方,还继续修这种道观也好,是寺庙也好,用了很多钱去修。比如说当时在那个西安地区,那个地区叫永兴军,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个西安。那么这个地区的这个最高长官,就曾经奉到了太后的这个指令,要求他在西安附近要修一个规模很大的一个那个寺庙建筑。这个人,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人是挺混蛋的,他接到了这个太后的这个旨意了之后,他为了把这个东西修得很好,你知道吗?他把很多汉唐时期的那个碑啊,那些建筑啊,什么东西给拆掉,然后去修这个东西,形成了当地的这个对古代遗留下来的这种文化遗迹的一次相当大的这种浩劫,一种毁坏。后来这个家伙把这些,把这按照太后的旨意把这些东西都做好了之后,太后还真的就把他调回了首都,晋升成了这个枢密副史。就是说她在一方面结束了这些什么天书降、圣祖临这些事情之后。另一方面,她并没有完全终止,就是在这个装神弄鬼这方面的这种活动,还仍然在这里边,从国家财政上面拿出大量的钱去做这些事情。她前前后后垂帘听政了12年,那么事实上对于这个弥补国家的这种财政困窘的这种状态,对于弥补这个海内经济箫条,它起的作用并不是太大。


【下节提示】


宋真宗赵恒主持修建的玉清昭应宫是一座堪比阿房宫的华丽建筑,凝聚了宋真宗大量的心血。可是在刘太后听政期间,玉清昭应宫付之一炬。刘太后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说宋朝》正在播出。


【李亚平】


她就说,她说这是先帝耗费了太多的心血才修建起来的,我们有责任把它给恢复起来。当时有一个高级官员就毫不客气的,毫不客气的跟刘太后说,当时这个宫殿就不应该修。修这个宫殿已经耗费了国家,已经使整个天下几乎都变得贫穷,耗费了整个国家的这种资材,他说现在无论如何不应该再去修复它。结果刘太后听了之后,居然欣然接受,就没有再去修。否则又如果再去把这个宫殿给恢复起来的话,真的不知道要耗费多少,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而且它究竟有多大的意义,谁都不知道。在这件事情上边,这位太后也在历史评价上得了一些分。但是整体上讲,她在国家治理上边,的确是找不出来更多的能够叫人把她说得那么高的这个理由。我们在史书上查来查去,大概有两件事情能称得上是对中国历史有比较大的影响。一件事情对当时的国计民生影响比较大,就是在从今天的连云港,然后一直到那个长江的入海口。这一带呢,又是在整个我们今天所说的这个安徽和江苏,他们苏北这一带,就是主要是那种食盐的产区。但是因为这一道这种堤坝年久失修了之后,它就海潮一次一次地灌到陆上来,一次一次地灌到陆上来。就使得这个整个五百华里长,两百五十公里长的这么一个海岸线沿线就是一幅破败的景象。刘太后曾经下令,就是要把这个捍海的这个堤坝给重新给修建起来。而这个提议是谁提的呢?这个提议就是在后世名声极大的那位范仲淹。范仲淹他在这个地方做地方官的时候,其实当时是一个,他的当时职位很低,就是还不到县级官员。那么他考察了这个整个这一条线了之后,他就认为作为一个百年大计,应该把这个海塘重新给它修整起来,当地就会成为一个非常富庶的鱼米之乡。于是他就给中央政府,给刘太后写了一个报告,就是要求来做这件事情。这个报告上去了之后,当时很多素餐尸位的那些官员们是反对的,就觉得这么一个大工程,我的老天爷,这得花多少钱?然后这谁能做这件事情呢?


谁都没想到,刘太后看到这个报告之后,刘太后马上就决定要做,而且她还挺绝,谁出的注意,谁来做。既然是你范仲淹打上来的报告,那么就由你来做这件事情,而且她把范仲淹的那个级别给提了一级,就提成了县级,但是让他做这个整个这个捍海工程的这个总指挥。这是在历史上我们所能看到的范仲淹做的第一件,于国于民有长远利益,真正是个百年大计的这么一个工程。这个工程据说在修建的过程当中,出了很多波折,出了很多波折,那么甚至一度差点放弃,这个过程是怎么回事,我们下次再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