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见钟色

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见钟色

00:00
16:29

大家好,欢迎收听马瑞芳品读金瓶梅。我们今天讲西门庆和潘金莲一见钟色。


中国古代因为男女之大防,男女七岁不同席,青年男女之间发生恋情,经常一见钟情。为什么我给改个字,一见钟色?因为西门庆潘金莲初见跟一般爱情故事完全不同,他们一见,男女双方都下意识地直奔“性”。



我们先看看古代文学最典型的一见钟情《西厢记》。相国小姐崔莺莺和书生张君瑞佛殿相逢,张生马上掉了魂,大段唱词:“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庞儿真罕见,我眼花缭乱口难言,灵魂儿飞向半天。”爱情像电光石火产生,因为外貌吸引,因为临去秋波那一转,谈不上思想交流,也还想不到“性”。接着,书生和小姐害起了相思病。他们越过男女交往的底线,还得靠红娘帮助。


西门庆潘金莲与崔莺莺张生完全不同。西门庆是采花高手,家里有三四个老婆,街前养歌女,妓院是熟客。每看到一个漂亮女人,或者不太漂亮却性感的女人,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怎么赶快把她拉到床上。而潘金莲正处于性饥渴之中,她原来的情人张大户老迈无用,丈夫是三寸丁、谷树皮,是皮肤粗糙的侏儒,一点也不懂温情。潘金莲一看到相貌堂堂、身材高大的武二郎,就想三想四,两次调戏小叔,给骂了个狗血喷头。这些情节,《水浒传》写得详细,我们不必说它。



潘金莲勾引武松不成,怀貌不遇,怀春不已,手中叉竿不端不正,恰好打到西门庆头上。《水浒传》写挨了一叉竿的西门庆本想发火,一见“是一个妖娆的妇人,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直钻过爪洼国去了,变作笑吟吟的脸儿。


”潘金莲到底妖娆到什么样儿?《水浒传》没有细写,到了《金瓶梅》,潘金莲的美貌借猎艳高手西门庆眼中描画出来:“黑鬒鬒赛鸦翎的鬓儿,翠湾湾的新月眉儿,清冷冷杏子眼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还有一大段被“洁本”删掉的描写,是西门庆想象潘金莲的性感部位。



西门庆已经在脑子里把潘金莲剥光,变成西洋画家的裸体模特儿。这一段我们就不读了。

潘金莲到底艳丽到什么程度,小说有多次描写。第九回“西门庆计取潘金莲”潘金莲嫁进西门府,第二天拜见嫡妻吴月娘,吴月娘仔细观察她:“月娘在坐上,仔细观看这妇人,年纪不上二十五六,生的这样标致。但见: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每带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吴月娘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走。”


兰陵笑笑生采用背面傅粉的手法,在文学上叫侧面描写,通过她的情敌、嫡妻吴月娘的观察,详细写潘金莲的艳丽。这样的艳丽俏娘们儿,西门庆一见面就决心要弄到手。


而潘金莲看到的西门庆,是个既伟岸又熟谙风情的男人,潘金莲一见就想着投怀送抱。《水浒传》英雄传奇,似乎不屑于写西门庆模样,害潘金莲丢命的千古浪子连肖像画都没给读者留下来。《金瓶梅》却把西门庆的模样和装扮,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浮雕般鲜明又寓有深意。



潘金莲第一眼看到的西门庆是个什么样儿?

“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腿上勒着两扇玄色挑丝护膝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风风流流从帘子下丢与奴个眼色儿。”


千古浪子西门庆“挑帘红”亮相,这个美男子偏偏亮在市井怨妇潘金莲眼里。这个时候的潘金莲确实算个“市井怨妇”,她先给糟老头子张大户玩弄,后嫁个“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一门心思追求打虎英雄,碰了一鼻子灰,一肚子性饥渴,一脑门子百无聊赖,就在这个时候,她手中叉竿突然打到了西门庆!潘金莲发现,她失手打到的人,身材魁梧,神情潇洒,是个阔人,漂亮人,懂风情的人,特别是,形体接近梦中情人打虎英雄武二郎的人。


说西门庆是阔人,因为他非金即玉、绫罗满身的打扮;说西门庆是漂亮人,因为兰陵笑笑生把他跟“张生”、“潘安”类比;说西门庆是懂风情的人,是潘金莲打眼一瞅就做出这结论,西门庆是“可意的”,风流的,还没打招呼已跟她抛上媚眼了。但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潘金莲内心,最重要的,是西门庆“博浪”。这就跟她的梦中情人武松有了相当可比性,也有了可能的替代性。


“博浪”是什么词?说古典不像古典,说白话不像白话,说方言不像方言,却被兰陵笑笑生用到西门庆身上了。

博浪≈身材伟岸+风度翩翩+神情风流;

博浪子弟≈伟男+俊男+懂风月之男。

“博浪”是《金瓶梅词话》形容西门庆的词,崇祯本《金瓶梅》把“博浪”改成“浮浪”,这一改,意思就不一样了。还是博浪好。而“浮浪”仅有纨绔子弟拈花惹草的意思,缺少伟男含义。而使潘金莲发生兴趣的,首先是伟男,伟岸高大的男子。西门庆躯体跟打虎英雄武二郎接近。后来吴神仙到西门府相面时看到西门庆的长相,就跟武二郎特别接近:头圆项短,体健觔强,天庭高耸,地阁方圆。长得很体面。这也是《金瓶梅》写人的成功之处,坏人不见得尖嘴猴腮,没个人样儿。西门庆就相当体面。


潘金莲因叉竿砸了西门庆脑壳事道歉,西门庆回应“不妨,娘子请方便!”“倒是我的不是,一时冲撞。”还说“小人不敢”。这个地方恶少,这个地方恶霸,在他想玩弄的女人跟前,他的语言多么甜净,温和有礼。说话同时,那双积年招花惹草、惯会调情的贼眼,不离潘金莲身上,临去还故意回头七八回。


跟潘金莲“叉竿相逢”,西门庆玩的是伟男媚人术。正如小说里一首诗歌写的:“风日清和漫出游,偶从帘下识娇羞。只因临去秋波转,惹起春心不肯休。”潘金莲的魂立即被西门庆勾走,“在帘下眼巴巴的看不见那人,方才收了帘子,关上大门,归房去了。”在《金瓶梅》这部小说里,凡经西门庆之手的女性,都不同程度进入“荡妇培训班”。从“叉竿不打不相识”开始,西门庆对潘金莲的“培训”已启动了。当西门庆离开时,潘金莲已“眼巴巴”瞧着他了。


这些描写都是《水浒传》没有的。在这之后王婆茶坊幽会,《金瓶梅》写的远比《水浒传》详尽得多,香艳得多。古代小说这对著名的奸夫淫妇,完完全全是一见钟色,赤裸裸的两性相悦。


就在潘金莲想“不想这段姻缘,却在他身上”时,西门庆在想:“好一个雌儿,怎能勾得手?”武大家跟西门庆家住同一条县前街。西门庆跟潘金莲“叉竿相识”后走回家,几分钟路程,到家他已想出如何把“雌儿”勾得手的办法:“猛然想起那间壁卖茶王婆子来,‘堪可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撮合得此事成,我破几两银子谢他,也不值甚的。’”中国古代小说第一虔婆马上要粉墨登场。


我们下次讲王婆茶坊的野鸳鸯,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错误教育的终结者

    马老师,为什么要在喜马拉雅上下这么大功夫?这样的文学作品在别处讲课也可以吧?或者这本身就是讲课的录音吗?请点拨一下弟子。

    马瑞芳 回复 @错误教育的终结者: 是因为喜马拉雅的朋友总来请。这录音是专门给喜马拉雅录的,我自己在书房录。

  • 一只月亮喵

    终于等到免费了哈哈哈

    马瑞芳 回复 @一只月亮喵: 哈哈

  • 一只月亮喵

    老师讲的红楼梦翻来覆去听了十几遍

  • 浅瑶指月

    总觉得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初相见,可以跟红楼梦里面贾琏和多姑娘那次书房外的见面对看,觉得特别有意思。这是属于成人的一种纯粹的风月相会,如果这两段相见再和宝黛初会、张生初见崔莺莺放在一起看,就会发现这类似于一个逐层递进:宝黛初会,因为年龄小,因为前世仙缘,所以特别简单纯粹,好像旧相识,如同远别重逢,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人的亲密。张生初见莺莺,青涩男女情窦初开,因色生情,致有相思,这是最常见的一见钟情。所谓少年男女怀春心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西门庆和潘金莲,一个是久经风月,一个是情感生理两空虚,他们早已经褪去青涩,更不会有少年的情怀,直接就是欲望的渴求与吸引。较之前面的两对恋人,他们更接近市井,也更直白

    马瑞芳 回复 @浅瑶指月: 把宝黛与他们对比,倒是有些道理,特别是年龄。

  • 听友33395597

    哈哈哈,西门庆看潘金莲这段怎么这么像石秀看潘巧云呢!

    坦夫荒影 回复 @听友33395597: 是的,这一段一模一样

  • 轻11

    马老师,妙语连珠,深入浅出。让每一部文学名著,不再晦涩难懂,而是妙趣横生。

    马瑞芳 回复 @轻11: 还请看看原文

  • 1847537nhdx

    有个疑问给潘金莲咋不怀孕?

    马瑞芳 回复 @1847537nhdx: 故意的安排

  • 黑蝉鸣半夏

    喜欢马老师的讲解,不喜欢听有声的那个

  • 我本顺

    马老不愧是马老! 一字之改!意义秒变! 一针见血!秒秒秒!高高高!

    马瑞芳 回复 @我本顺: 好玩不?

  • 清风不识字_nf

    如果只是一味从世俗道德上批判说教就没啥意思了,我想这本书之所以成为最伟大的小说之一,肯定有它更复杂深邃的地方。

    马瑞芳 回复 @清风不识字_nf: 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