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的量词“匹”最早是指布匹。人们制出了丝,丝可以直接编织衣或帽子,也可以织成布对折卷起来存放,待需要时裁剪。
“匹”就是丝织成布存放的样子。
古文字像把布的两边折起来,卷成一层层的样子。小篆变成了一边展开,中间为卷的样子。隶书、楷书根据小篆形体规范化为“匹”。
所以“匹”最早为布料两边卷起,并对折起来的样子,两部分大小一致相配叠起,故有匹配的意思。
马今天被称为一匹马,是用了匹配的意思。单独的马没有马鞍,要使用马就必有鞍辔,二者匹配在一起,才是一匹马。
后来“匹”字惯用为马的单位——马匹。马鞍垫正好两半,就像布匹叠起的样子。
此外在《韩诗外传》中记载了孔子的一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