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如果你是单眼皮,千万不要忽视“眼皮跳”

【疾病防治】如果你是单眼皮,千万不要忽视“眼皮跳”

00:00
08:26

更新提醒  


加入VIP畅听整张专辑,每周二、四更新

点击右上角免费订阅↑↑↑


本期原文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金铂。我想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当你专注于做事的时候,你的眼皮开始不受控制地跳动。这是一种令人很烦躁的感觉,有时会持续几个小时。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眼皮跳真的和祸福相关吗?抛开迷信解释不谈,对于眼皮跳原因的简短解释是,没啥大碍。虽然,在个别情况下它可能是某种神经疾病的起因。眼皮跳动是一种自发的肌肉收缩,不伴有肌肉萎缩或肌肉无力。 

眼皮抽搐通常出现在某一边的下眼睑上。有时候可能会涉及两边的眼睑,不过两边眼睑的肌肉收缩彼此独立。这种短暂且间歇性抽搐的频率在3-8赫兹。在大部分情况下,眼皮抽搐没什么好担心的。


它们通常是一种自我限制的良性问题,没必要去医院检查。但在很罕见的情况下,眼皮抽动有可能是面肌痉挛、眼睑痉挛、麦杰综合征、痉挛性麻痹面部抽搐以及多发性硬化的前兆。今天我就主要和你说一说面肌痉挛。

什么是面肌痉挛?面肌痉挛习惯上也称为“面肌抽搐”,表现为突发的、反复发作的、不受控制的面部肌肉抽动。据统计,此病的发病率占到 6-14人/10 万,行走在大街上时稍加注意就可能发现这种患者。这种病多在成年后起病, 30~50 岁之间发病者最多,从性别比例上女性多于男性。

面肌痉挛患者停止期一切如常人,一旦发作发作可延至数秒钟至数分钟。咀嚼、瞬目或随意的表情动作都是引起面肌抽搐发作的诱因,情绪激动、紧张、劳累或阅读时间过长等因素也可诱发。


患者病情严重时,发作时可终日抽搐不停,甚至睡眠中也可抽搐,妨碍阅读、驾驶汽车等日常活动。频繁发作的痉挛还会使病人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惧怕参加社交活动和在公众场合露面,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


此外,个别面肌抽搐可伴发三叉神经痛;此外,某些患者还可伴有患侧耳鸣、听力下降等。


“眼皮跳”,一定就是面肌痉挛吗?面肌痉挛多数表现为面部肌肉难以自控的异常抽动,且大多数限于一侧。通常情况下会首先发生于下眼睑,类似“眼皮跳”,之后范围逐步扩大,多在数月后波及到口角、上下唇、面颊部,症状严重者同侧的颈部肌肉也出现抽搐。


如细致观察,可已发现患者单束肌肉或多束肌肉快速频繁收缩,肌肉收缩前多无先兆,上下眼睑肌肉连续强烈收缩会使“眼睛变小”,影响阅读和视物;面部肌肉收缩会导致口角持续歪斜向病侧;病情严重时可连带病侧的颈部肌肉收缩。

几乎所有的面肌痉挛均开始于眼皮跳,但有此症状的患者也不必过分担心,两者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单纯的眼皮跳,医学上也叫眼睑痉挛,在日常生活中极为多见,几乎每一个都有这样的经历。引起单纯眼皮跳的原因是支配眼睑活动的神经肌肉受到局灶性的兴奋刺激所导致,这种情况多在一段时间后自行缓解。


而面肌痉挛则不同,患者发病后出现的眼睑痉挛不但不会自行停止,而且会越跳越重,在跳动一段时间后逐渐累及面部肌肉甚至颈部、肩部肌肉随之抽动,相对而言症状明显且严重。

综上所述,“眼皮跳”的患者也就不必急于求医了。因为眼睑痉挛与面肌痉挛的发病因素有着本质的不同,单纯眼皮跳不可能发展为面肌痉挛。


当然,如果眼皮跳的症状不能改善,而且进行性加重,就要及时寻求检查治疗了。面肌痉挛的病因是无法自然缓解的,一般的治疗是不能阻止面积抽搐逐渐加重的自然病程规律的。

面肌痉挛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1、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发病因素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大部分的面肌痉挛患者是由颅内血管压迫面神经引起的。其具体情况为,面神经根在出桥脑段受到走行异常的血管压迫,引起面神经损伤,出现脱髓鞘变,造成神经纤维之间电流“短路”,引发面部肌肉抽动。


通常情况下,这类患者也被称为原发性面肌痉挛患者。目前,面神经根受到血管压迫导致面肌痉挛的病因学说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


2、导致面肌痉挛的其他因素
除血管压迫因素外,其他一些情况也会导致面肌痉挛。最常见的是非血管的占位压迫引起神经损伤,如桥脑小脑角的肉芽肿、囊肿、肿瘤、蛛网膜增厚等。


有时候,患者还患有其他一些疾病,如面神经炎,从而导致面神经脱髓鞘病变,也可诱发面肌痉挛的症状。


还有一些罕见的面肌痉挛患者与全身多发性硬化并发,其机理尚不明了,据推测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清云淡_0f

    内容和标题不一样啊

  • hh100

    音频内容和文字不一致,同时学了两个知识点,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