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被“诗和远方”骗了吗
文案 | 国馆(有删减)
最近,一位大四毕业生发了一篇微博,在网上引起热议。毕业碰上疫情,他不但工作打了水漂,而且面对着高房价和全球经济低迷,对未来更迷茫了。
从重点高中上到重点大学,一路顺风顺水的他,在现实面前,连铁饭碗和北上广都难以抉择,两条路都看不到光鲜亮丽的未来。这位学业上的佼佼者一向相信“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是诗和远方。”
可如今,他发现,连眼前的苟且都解决不了,谈什么诗?
文章一发,他瞬间成了当代年轻人的缩影,一边着急眼前的苟且,一边着急日后实现不了 “诗和远方”。看到这篇文章,“诗和远方”的发起者高晓松写了封回信:
诗和远方只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一小块只能种花不长粮食的自留地
言下之意,诗和远方,不只是花重金下的高配生活和环游世界,更是你心中的一块自我疗愈的地方。而后者,才更是我们应该先实现的东西。但是,在物质横流的当代,有的人着急把诗和远方活成高配生活,一掀开名牌吃喝住行的包装,底下全是迷茫和攀比,以及高额信用卡债。总有人说,要趁年轻,见见世面,出去走走。这没错,可年轻的资本换来的不应该只是高额债务。世面没领悟,账单却领一大把;精致没感受,精致穷却压一身,透支着未来。透支的祸根在于,我们割掉了“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脑袋里全是“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不是攀比
而是自我疗伤
在经济时代,“诗和远方”被营销成高配生活,每个人都在攀比,比谁过得更高配,谁游览的地方更多,谁就更快过上了诗意生活。父母尚在苟且,有些人却忍心炫耀诗和远方。
可在高晓松看来,在现实生活中, “诗和远方”不是在指环游世界。而是在指,迷茫和自我安慰。人的本能是趋利避害,人人在不同年龄段会碰上不同事,都是在迷茫和恐惧中变老的。每一个工种的人,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迷茫,都需要安慰。
诗和远方
在巴黎铁塔上
也在菜市场案板上
很多人的“诗和远方”都很虚无缥缈,虚无得只剩下看得见的物质,却不知道,“诗和远方”哪有这么肤浅,它有比物质更重要的东西。
最近,7岁女孩在案板下学习的照片刷屏。看着这一家子,案板上的生活,案板下的希望,网友很感动。她眼里的光感染到我了在网友看来案板上是人来人往的菜市场有着最市井的烟火气息案板下是女孩一个人的小世界透着身在井隅却心向星光的诗意
这股韧劲,在日后,能带她抵达和理解任何想要去的诗和远方,她心里装着的世界比眼前看到的更广阔。这股韧劲,才是真正的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不是结果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直以来,诗和远方被看成无欲无求的仙境生活。我们看着50多岁的大爷开着车全世界自驾游,再看看自己手头上焦头烂额的工作,凌晨三点也被甲方夺命连环催,便对生活失去希望,恨不得立马退休,逃避这一切。可你忘了,成年人过日子,最真实的一面是妥协。
50多岁的大爷大妈们正是熬过了这段艰苦奋斗岁月,妥协了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才有今天的自驾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段泥泞路要走,谁也躲不掉。有的人为了生存妥协,有的人为了梦想妥协。诗和远方,是在期待里,接受妥协;是在无奈恐惧里,锤炼逆行。而一切的期待和妥协,都要等你上了路再说。“开始”只是一个点,而人不活一个点,人活起伏。
诗和远方与苟且生活
相互成就
在回信的最后,高晓松说了一句话:慌张是青春本春。这句话引起了网上强烈的共鸣。共鸣的背后,不是廉价地怀恋青春,而是想说:珍惜慌张的青春吧,哪怕走错了路,也会发现一角新世界。慌张化成行动,那才是动力,不然,都只是百无聊赖的焦虑和无病呻吟。生活如果不解决眼前的苟且诗里的内涵你读不懂远方的意义你也悟不出
抱怨无用,只有从苟且生活里体验生存的意义,才能在诗与远方里升华。否则,再多的诗与远方,你也只是快递和邮差。如果你热爱当下,深耕苟且,那么心里的诗和远方可以助你坦然面对,远处的诗和远方可以助你提高眼界。想起了余华的《活着》,很多人声称受挫时,一定要去看的书。不是去比惨,而是要活着。福贵的一生,经历了年少阔绰、家道败落、战争的离乱、丧妻失子,一家八口,只剩他一个,夕阳西下,老年的他和老牛,走回了家中。他早已不是活着了,他是坚韧本身,也是中国人的缩影。
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不为别的,为活着本身而活着。所有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命不好,而是你感受不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选择不了命运,但你能选择人生态度,这就是一股韧劲。还是那一句迈出那一步吧莫问前程,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