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自古以来,功成名就的名臣良将众多,而得善终者却很少。
不过春秋时代的范蠡,却是一个例外。
宋代学者黄震说:“春秋战国近五百年,以功名始终者惟范蠡一人。”
范蠡之所以能有这样完美的结局,是因为他悟透了8个字——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8个字背后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财神爷,而其中最著名的文财神正是范蠡。
当年范蠡离开越国时,身上仅有少量细软,但他很快积财10万,直到身家过亿。
也因此,被后世尊为财神爷。
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范蠡是越国的重臣,越王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他为什么一定要下海经商呢?
这要从多年以前的吴越恩怨说起。
入朝为官
春秋时期,北方的晋国与南方的楚国长期争霸。
楚国之东是吴国,吴国之南是越国。
吴越两国均是小国,且越国还是吴国的属国。
晋国为了牵制楚国,就扶持吴国。
吴国渐渐强大,开始与晋国联合伐楚。
处于晋、吴夹击中的楚国,则扶持越国。
越国也日益强盛,在军事上不再与吴国保持一致。
吴国见越国不再臣服自己,发兵攻打越国,结果遭到越国的拼死抵抗。
吴越两国由此结怨。
范蠡就是这种背景下来到越国的。
他本是楚国宛城人,胸怀大志,博览群书,常和宛城县令文种一起谈论天下大事。
那时的楚国,楚平王重用奸臣,杀害忠臣、能臣,政治十分黑暗。
吴国呢,则人才济济,恐怕难有范蠡、文种的一席之地。
而越国,正是缺人之际。
另外,因受到楚国的大力扶持,越国正处在上升通道。
范蠡和文种于是一起来到越国。
果然,范蠡因才能出众,很快被当时的越王允常封为上大夫,文种也得到重用。
五年后,吴王阖闾乘允常去世之机,攻打越国。
战争中,阖闾被砍掉脚趾,伤重感染而亡。
阖闾死时叮嘱太子夫差,一定不要忘了向越国复仇。
于是夫差即位后,积极筹备征伐越国。
陪君为奴
三年后,越王勾践得到消息——蓄谋已久的吴国很快就会攻打越国。
越王不想坐以待毙,于是就想先下手为强,入侵吴国。
范蠡苦苦相劝:
“贸然发动战争入侵他国,是违背道义之事。
为人处事要走正道,暗中争夺那是下策,上天不会支持您的。”
越王却说:
“吾意已决!”
于是出兵伐吴。
吴国为了向越国复仇,已经厉兵秣马三年。
其战斗力自然不是匆匆参战的越兵,能抵抗得了的。
很快,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了会稽山上。
越王后悔没听范蠡的话,就问范蠡眼下该怎么办。
范蠡叹了口气,说:
“为了保存实力,您还是讲和投降,去伺候吴王吧。”
越王这次乖乖听了范蠡的话,向吴王投降了。
离开越国之前,越王想让范蠡留在越国主持政事。
但范蠡说:
“在治理国家这方面,文种远胜于我,还是让他留下来吧,我和您一起去吴国。”
于是范蠡跟随越王一起来到吴国,做了吴王的奴隶。
吴王听说范蠡是个人才,就劝他为自己效力。
但范蠡说:
“亡国之臣,不敢妄想官位。”
于是拒绝了。
当亡国奴的日子似乎没有尽头,直到有一天,范蠡听说吴王病了。
他卜了一卦,知道吴王不会死,于是建议越王去品尝一下夫差的大小便,就说越王能从中看出病情。
越王同意了,果然去尝了夫差的粪尿,并说了一通似乎很有道理的治病之言。
夫差病好后,对越王好感顿增。
于是大发慈悲,放越王回国了,范蠡也一同返回。
助君复仇
回国后,范蠡被封为上将军,统帅三军,后来又做了相国。
在范蠡步步高升时,越王却越来越焦灼。
回国已经五年,但越王发现,大家都在好好地过日子,竟然没有人主动提出要为他复仇,不由得怒从心起,立刻把众大臣叫来训话。
已是相国的范蠡,和大夫文种等人静静地坐着,等着越王发火。
越王质问道:
“你们身为我的臣子,怎么没一个人替我谋划报仇的事呢?”
大臣们默不做声,只有年轻的计倪说:
“范相国和文大夫最有能力,您还是问问他们吧。”
于是范蠡和文种、计倪等,开始制定并实行削弱吴国的策略。
例如,越国向吴国进献良木、美女,诱使夫差大兴土木、沉迷酒色。
向吴国借粮,归还的却是蒸熟的种子,让吴国出现灾荒。
越王看着吴国一天天衰落下去,很是开心,想立刻去复仇,但被文种劝住了。
越王于是把目光转向国内,就把范蠡叫来问问军备如何。
范蠡说:
“士兵的近身搏斗能力不行。我听说南林有位越女,剑术超群。
大王您如果聘请她来做教练,她应该会来的。”
越王于是派人聘请越女。
越女在北上朝见越王的路上,遇到了一个自称袁公的老头。
那老头说:
“听说你剑术很厉害,能不能让老夫开开眼?”
越女说:
“那我只好一试身手了。”
袁公于是拔起一根竹子,谁知那竹子的梢已经干枯,竟然掉下来了。
越女赶紧捡起竹梢,拿在手中。
她才刚刚站稳,袁公的竹竿就刺了过来。
越女并未还击,而是巧妙躲过。
如此三次,越女突然举起竹梢刺向袁公。
谁知那老头忽地跃上枝头,变成一只白猿跑了。
虽然有些传奇,不过确实能说明这女子的剑术很厉害。
果然,越女成为教练后,越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
范蠡尽心尽力辅佐着越王,让越国越来越强盛。
激流勇退
公元前482年,早已按捺不住的越王,趁吴王离开吴国北上和诸侯会盟时,兴兵伐吴。
几次征战之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为了庆祝胜利,越王大宴群臣。
席中,文种在祝酒词中赞美了越王的战功,越王却一言不发。
文种又祝了一次酒,在祝酒词中特意提到“灭雠破吴,不忘返国”。
意在提醒越王适可而止,灭掉吴国后,尽早返回越国。
大家很是赞同,听了纷纷点头。
但越王却愈加不开心。
范蠡知道越王贪图吴国的土地,还想继续进攻,并不想返回越国。
至于战争会不会给大臣和人民带来负担,他并不放在心上。
越王果然继续进军,终于成了霸王。
就在此时,范蠡和越王说要离开越国。
越王不同意,还说:
“你要留下,我就分一半江山给你。
你要走,我就把你老婆孩子都杀了。”
范蠡苦笑:
“我老婆孩子有什么错呢?”
当晚他便收拾细软,乘上早已准备好的船,离开了越国。
范蠡来到了齐国,给文种写了一封信,说:
“人有盛衰,福极祸来。
鸟已尽,弓将藏,兔已死,狗将烹。
越王那个人,长了个长长的脖子,小鸟一样的尖嘴巴。
看人像鹰一样锐利,走路像狼一样旁若无人。
只能共苦,不能同甘啊!
你为什么不离开他呢?”
然而文种或许是贪图富贵,或许是不相信范蠡的话,只是装病不上朝,却下不了决心离去。
终于,文种被越王赐死。
而到了齐国的范蠡,则悉心经商,不久就积累了10万钱的财富。
与此同时,齐国请他做相国,但范蠡认为大富大贵很不吉利,拒绝了。
之后他把家产散发给亲友,只带着重要的财宝,到了今天的山东省定陶区,很快又积累了上亿的财产。
从高位上退下来的范蠡,不仅没有穷困落魄,反而越来越辉煌。
想当年,范蠡不计耻辱、不顾艰辛,为越国鞠躬尽瘁,最终帮助越王成就了霸业。
但是当越国达到顶峰时,他不是留下来享受荣华富贵,而是激流勇退。
因为他深深明白:
人要有舍,才能有得。
功高难免震主,功成即可身退。
当越王发现,他离开越国的那几年,群臣竟然在他不在场的情况下,能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他自然感受到了威胁。
只不过他还要依赖大臣们灭掉吴国,所以不好发作。
如今霸业已成,在越王的心里,这些重臣自然就留不得了。
可惜只有范蠡看透了这一点,所以他才宁可不要“半壁江山”的荣华富贵,也要离开。
之后的范蠡,过得比前半生更加精彩,而且潇洒自由。
如果当时文种能看透“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8个字,纵使不能像范蠡那样富可敌国,至少也会有个平安喜乐的晚年吧。
八块ty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