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时期

一、青少年时期

00:00
10:19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文艺天地。


在本专辑中,我们会为大家朗读近日在网上备受关注的一篇文章《我所知道的丁小平》。这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他就是丁小平。丁小平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优秀的家庭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使得他能够全面地发展。1977年,他顺利考上大学,并通过努力学习掌握了多门专业的知识。他在学术领域长期的奋斗和积淀使得他学识渊博,实践经验丰富,对哲学、科学和艺术都有着极其深刻的理解,在诸多领域都有着自己的创见,他曾在北大清华等高校,中科院、社科院等多个单位累计做过数百场学术报告,也为国家民族的发展积极地建言献策,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丁小平坚定不移地在为人民服务的道路上惩恶扬善,他也因此遭受到了内外反动势力的威逼利诱、恶毒的诽谤和无情的打压。然而面对高官的诱惑,他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面对生死的考验,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面对数十年来承受的内外反动势力的打压,他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他是一个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我相信,在了解了他的故事后,感动、尊敬和爱戴之情会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我所知道的丁小平》


作者: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建材局戴群丽


内容提要:上世纪八十年代,丁小平分别考入,并就读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央民族学院,是新中国第一位横跨工、理、哲三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此后他长期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2004年丁小平因公开揭露“网特”现象,长期遭到有组织的诽谤。本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了丁小平学习、工作、讲学的主要经历,剖析了他遭受诽谤的原因,并对流传甚广的歪曲报道进行了必要的反驳。


一、青少年时期


丁小平,男,1962年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一个的革命者家庭。丁小平的父亲丁继德是张富清式的老革命,1934年至1935年间就给中共满洲省委和哈东抗日游击队做地下小交通员,1946年,他做冯仲云同志的勤务员。在丁小平的记忆中,自己的父亲更多的是一个优秀的技术干部,直到冯仲云同志的子女为其父做墓志铭时,丁小平才知道父亲具体的革命经历。


冯仲云将军的女儿、国务院外国专家局副局长冯忆罗为丁继德题字,“衷心感谢丁继德同志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代给予冯仲云(原松江省省长)、薛雯(原东北烈士纪念馆馆长)一家人的照顾、关怀与帮助。我们永远怀念丁继德同志!冯仲云、薛雯的全体子女。2013年11月17日于北京。”


1955年,丁小平的父亲随1946年延安派来的李再仁同志赴抗日老区延寿县创办中国的第一个国营农场。自此,丁小平的父亲哪里艰苦就去哪里,一生从事开发建设新农场的工作。一旦开发的农场步入正轨,建起了学校,丁小平的父亲又举家创办新农场,所以,丁小平在读大学之前就几乎没有上过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在冯仲云将军的影响下,丁小平的父亲很爱学习,也善于教育孩子,家中多藏书就是一个极好的办法。丁小平与他的兄弟姐妹都善于自学。丁小平也常讲:“学习究其本质而言在于自学”。


丁小平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常说:“和你们比起来,我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讲话时他都沉浸在对童年无限美好的回忆当中。那个时候社会倡导为人民服务、斗私批修。没有吸毒、黄色这些乌七八糟的东西。如果有人给青年人讲一个黄色故事,立即就会被当做犯罪分子抓起来。社会风气是奋发向上的,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很强,不迷信任何国家、民族。他还说:“一个人能从小就懂得为人民服务,能懂得忠厚传家,那是怎样的幸运呐!


丁小平回忆童年时说:“没有学上也有没学上的好处,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打猎、钓鱼、捕鸟、游泳、滑冰、种地,真可谓什么都会,多好啊!其中,善于思考是最重要的。”他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也看了很多书。


他的父亲作为革命干部总是奉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的原则,把好的生活条件让给兵团战士。东北冬天冷的时候能够达到零下三十八九摄氏度,住的房子冬天漏风,就用报纸糊墙。冬天没事的时候,兄弟姐妹就在报纸上找一段话,让对方找一找在哪里。长此以往,把墙上的字找遍了,识字量就超过五千了。丁小平小的时候赶上了读《红楼梦》、批林批孔和评《水浒》,他的小伙伴说,丁小平11岁时就可以把全部《红楼梦》诗词倒背如流,丁小平至今在做《红楼梦》学术报告时仍可以对其中的任意一首诗词信手拈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在世界华人圈形成前所未有的阅读热潮,其作者周励,做知青时就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的建边农场。1975年周励在丁小平家过中秋,文人相聚,自然少不了咏月。时年13岁的丁小平的诗是:“情缘咏月自浅深,俊游流霞有诗云。今古圆蟾何异样?共赏分辉寄我心。”末句中的“我心”系借用自宋朝李之仪的《卜算子》。周励后来说:“真没想到在一个边远山村里还有这样的诗书之家……”


大雪封山的时候,正是丁小平做几何证明和解方程游戏的时候。初学微积分的时候,他没注意“徽”与“微”的区别,直到上大学后,听老师上课时才恍然大悟。他说:“这就是自学的坏处——发生错误没人更正。”食盐、面碱是自然而然的化学实验药品,盐酸是从酱油厂的师傅那儿要来的,电解实验的电极是从旧5号电池中拆下来的,丁小平竟然这样就把化学实验做了。丁小平13岁就已经自学了微积分,此前,他已经同父亲一道进行机械设计了。


亲爱的听众朋友们,这一期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我们下一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