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00:00
11:45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但是面对这个属于教育的矛盾,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掩盖和忽视问题,反而应该积极地解决问题,调整教育方式。 」

“我讲你们哪个人听了?啊?就这些好同学跟我走啊,啊?咱们班以后语文课全改自习,不用上了!”

当这句自动带语音播放功能的台词,配上一些东北口音,再加上惟妙惟肖的神态和肢体语言,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坐在讲台下方听老师讲课的中学时代。而它的模仿者,来自黑龙江鹤岗的小男孩钟美美就这样从快手上火出了圈。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钟美美的快手首页

但儿童节前后才火起来的他就被网友发现,他的首页上有关老师的模仿视频都删除了。今日,在媒体采访中当地教育部门承认了曾与他接触过,希望他可以更多的拍“一些正能量”的东西。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当地教育局回应

这场风波到今天算是暂时停歇,但是钟美美的视频真的不够正能量吗?我们又可以从这些模仿中引起共鸣、幽默感和一些讽刺的核心:基础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中,反思些什么呢?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学习至上主义:真实的问题与矛盾

钟美美创作出的老师,大多都处于“恨其不争”的状态:或因为上课不听讲带着“二分讥笑三分薄凉” 发飙,或因为抓到早恋气极而笑请去办公室。

这些被网友戏称看到就“瑟瑟发抖不敢说话”的老师,会生气、会讥讽,情绪和用语并非所有时候都得体又符合身份, 与正统光辉、淳淳教诲的教师形象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也是为何 钟美美所展现的教师被认为不够“正能量”。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事发之前知名博主均转发过他的视频

但在判定是否正能量之前,无法被否认的是,这些多面的形象恰恰是长期以来被有意无意忽视的、没有被构建到正统和主流教师形象中的一些真实。

而这个让我们共鸣、发笑的真实并不可以因被认为不够正能量而改变,因为它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是基础教育中无法绕开的核心: 学习至上主义。 这些真实也并不能看作是故意揭丑,而是展现了一系列围绕这个核心引发的矛盾。

如果仔细观察钟美美模仿中出现的场景:不能挽裤脚、不要扎花里胡哨的小辫、还有因为染指甲被批评的“吴丽丽张丽丽”,在学习至上主义下,“爱美”是不被容许的;考卷上画画、魔方比赛第一名,这些除考试外很难被认可的“个性”也总少不了那句“如果学习也有这么大劲就好了”的规训。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模仿老师检查仪容仪表

如果将基础教育比做一条赛道,终点就是中考和高考,在以学习考试为核心比赛规则下,一不小心就会淹没那些生活中其他重要的事。但是对美的追求、对张扬个性的需求,这些对自我的探索也很难因一句“学习为重”就停止发芽,只能按耐在心中,尽可能的延缓萌发。

就像是《国王的新衣》故事里的孩子一样,钟美美在幽默的模仿秀背后大声提出了这个被我们忽视了许久的 矛盾,这也是为何这种真实值得鼓励和包容的原因。

除了要按耐住对自我的认知,过度的强调学习至上有时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唯成绩论,它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逻辑:暗示着我们可以以成绩为标准来衡量坐在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和朋友。

钟美美模仿的老师中,最常使用的称呼就是“差生”或者“好学生”。其中最具有讽刺和幽默效果的就是钟美美故事中“黑马王旭”。

“王旭”同学曾经不听话、在考卷上画画被批评,也因为考试得了第一而被老师夸奖“挺厉害的,咋一下干到第一名了?平常没看到你有这么大用功的。”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模仿老师夸奖考的好

有网友评论称“这个王旭到底是优等生还是差等生啊?”,其实这句调侃的困惑,更加体现出用成绩给予学生社会角色和定义是贫乏、单调的,甚至是危险的。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网友评论

不可否认的是,以“学习为重”的确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目标,但可怕的并不是学习,而是唯考试、唯成绩作为衡量每一个个体的唯一标准。

“好学生”和“差生”的分别不仅在逻辑上造成了二者的对立,还在认知上影响着我们对身边人的判断。如果从这种对立和唯成绩论中得出的结论是人人都要以自己的学习为重,那同时我们将会学习到的是利己主义的冷漠。就像《少年的你》中戴上耳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每个人都对胡小蝶的漠不关心一样,学会了如何学习,但没有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大人。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少年的你》中胡小蝶因不堪校园霸凌自杀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青春期的少年VS“家长式”的教育

但是,钟美美视频中的老师并不是都“面目可憎”。在班级成绩优秀,学生听话的时,在抓住早恋学生时,他惟妙惟肖地模仿了老师的有点高兴,有点好笑,但是最后还是绷住脸的小细节。

教师愤怒的出发点并不是不好的, 但 出发点好的也并不意味着方式和结果的一定正确。学习的确是基础教育阶段一个重要的任务,而考试成绩尤其是高考成绩在人生中分量并不轻。因此,在老师眼里对所有没有本着“学习第一”的行为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愤怒,这种教育方式也是 “家长式”的教育

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对于初高中的学生来说,较长的在校时间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老师必须担当起家长的角色,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告诉你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家长式的教育往往是断言式的、命令式的。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淘气包马小跳》中的班主任秦老师

如果说八九岁的儿童调皮,以一种训诫式和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一定程度上会起效,但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就不太一样了,更难管也更复杂一些,因为这时候的少年正在开始学会对世界产生质疑,对合理性进行思考,这也是为何断言式教育方式在学生的管理上总是充满矛盾和硝烟味。

在以考试为终点的赛道上,青春期的少年难免就会开始思考:我一定要比赛吗?我为什么要比赛?在这种迷茫和思索下,经常就会被赛道旁正好盛开的不知名花朵暂时地吸引目光,甚至有了想要走下跑道的念头。

所以,在这里或许我们就可以多少理解改编自真人真事电影《嗝嗝老师》里,奈娜老师三番五次被气,甚至最后想要放弃这份职业的愤怒和无力感。

一个致力于当好老师的老师,一群迷茫的被学校认定为最差的“F班”学生,是老师不够好吗?显然并不是,影片中的奈娜已经足够好了,她敢于跟体制抗争,敢于以偏离考试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想要真正地挖掘学生的兴趣。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嗝嗝老师》

那是学生们不够好吗?显然,我们同样无法去指责这群突然被融进贵族学校无法适应的同学,也很难简单地去指责最后一心想要留住老师,误入歧途选择买答案的同学。

也许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就是这样存在的,一个想要引领正途,一个不甘心听从旁人。 但是面对这个属于教育的矛盾,我们要做的并不是掩盖和忽视问题,反而应该积极地解决问题,调整教育方式。

那何种教育方式更好?这可能需要教育学专业知识的补充与实践。但也许大多数人都希望有一个《死亡诗社》里的约翰老师,他带领着学生在成绩的压力下肆无忌惮的读诗,最后换回学生对着被迫离职的约翰站在桌子上齐声呼出那一句:船长,我的船长。

所以比断言式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像“船长”一样,引导学生向前走,告诉他们前面还有什么大海或者新陆地。对话和引导不是“我告诉你们必须要考好”,而应是考完之后,你可以看到哪些美丽的世界,你还有什么可能,人生也不是到赛道终点就截止。

从钟美美式的幽默中,我们可以如何反思背后的师生关系?



▲《死亡诗社》中的约翰

电影艺术作品会集优点为一身,而钟美美的视频则高光了老师们的“发飙“时刻。它们大多数发生在不好好写作业之后、班级没考好之后。但如果将老师群体具体地的看作是每一个人,老师也把学生具体的视作独立的个体,那么我们也许就或多或少能理解彼此的愤怒和迷茫,包容彼此的错误。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些闪光点我们依旧可以从每一位老师中找到,比如知著君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讲课中会突然情不自禁讲起考试用不到的构词法,讲述构词法背后的故事和意涵,有时会突然将一首不在背诵范围内的古诗分享给我们。

在离开跑道偶然休息的时刻,我们都或多或少感受到了文学、数学、物理、化学背后的美与深奥,这也许就是一颗种子。在这里, 考试和人生再度成为目标一致的一体两面,而不再因应试相差太远。

回到钟美美的视频中,虽然为了幽默的效果,他创造出形象和挑选的片段是集中的、些许夸张的,但是这些形象的宝贵在于,基于真实的、再创造的幽默将老师还原成一个普通人的样子。

只有当老师与正统光辉的“神化”形象脱钩时,师生之间的关系才会开始走向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灵魂与灵魂的碰撞,而不只是停留在教师节的一句问候,或者毕业时的感动。

当我们可以从钟美美幽默的模仿秀中得到一些快乐,并启发一些反思,这又何尝不能视为一种正能量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