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读
卢元镇
晨读。乐乐照例偎在右侧,胡巴也蹦上沙发,贴在左侧。在读《萧乾回忆录》最后部分,正读到“透过活物看人生”一章,这位伟大的文人喜欢小动物,蚕宝宝、蛐蛐、蝈蝈、龟、猫、狗、兔、羊他都喂养过。他的很多文章都与动物有关,他在动物身上有着强烈的精神寄托。
萧乾,蒙族人,出身贫寒,性格倔强,小小年纪就在北京底层社会独立为生,当过北新书店的跑堂,大公报的文艺副刊记者编辑,后留学剑桥。一生最辉煌的经历是成为二战时期的战地记者,历经巴黎沦陷,伦敦大轰炸,尾随美国第七军攻入柏林,在旧金山采访联合国成立大会,在慕尼黑采访过审判德国战犯……
他最悲惨的境遇是,五七年打成右派,强制下水田劳改;文革期间全部手稿书籍毁之一炬,屡遭批斗,全家五口挤住在一间狭窄的门洞里。六九年被赶到文化部咸宁五七干校,此时,他与我母亲同在“向阳湖”边从事繁重的脱砖、建房等劳动。他在回忆录中对那段艰难生活的描述,与我母亲生前对我的陈述几乎一模一样,读后想到母亲,黯然垂泪。
萧乾先生不仅是高产的记者、作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他与夫人文洁若,精通多国语言,翻译了许多世界名作。当年毛泽东要读《拿破仑论》,不得不把他从牛棚里急调出来,连夜赶出译稿。
他的回忆录,分“生活回忆录”与“文学回忆录”两部分,恐怕只有他这种阅历丰富、著述等身的人才能将自己的回忆录形成这样的叙述结构,也只有用这样的结构才能将自己苦难的人生与崇高的精神境界分说得清楚。
2020-04-22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