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赠你一篇词和一首歌: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元宵节赠你一篇词和一首歌: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00:00
04:19

评论!赞赏!都是支持!微信公众号jingbopd,新浪微博:静播频道

最后附歌:陈鸿宇,苏紫旭,刘昊霖 - 别送我

原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三月2159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我最喜欢的诗词。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生后压力炒鸡大的生活中,乐然豁达的心情真的模仿不来啊!

  • 悠竹羽

    不知道背景音乐是什么很适合

    q素子m 回复 @悠竹羽: 亲,背景音乐原版是Five hundred miles,这改编也挺好的,原版更好听,

  • 听友46980099

    境界,朗诵俱佳

  • 花非花_g9

    太美!文音乐都美!比🌸还美!!转发

  • 梦回唐朝_WB

    这首词美哭了……

  • 1665021wdax

    这首歌挺好听

  • 幸福多一点_m1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江南轻愁

    喜欢这首诗的意境及坦荡的胸怀朗诵得非常棒

  • 空谷幽兰SHSHSH

    离家五百里(中文版)

  • 默默的羽毛

    此后 苏轼 成为 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