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范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自幼丧父,生活艰难,在清苦的生活中发奋学习。
成年后,不仅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是极其严格。
范仲淹一生历任高官,但范家一直清贫俭约,家风纯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范仲淹教育子女的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
古人素重名节,相比于生前的荣华富贵,身后的万世之名则更有价值。
正如曹操诗中所写:“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一人不管生前多么风光,死后终将化作尘埃。
若想德行名节得以延续,除了立身端正,还需涵养家风。
历史上能做到这两点的人堪称“凤毛麟角”,而北宋名臣范仲淹便是其中之一。
提到范仲淹,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他的千古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幼年丧父、生活困顿,到进士及第、官拜执政,范仲淹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
就连目空一切的王安石,都不由得感叹道:
“一代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
然而,范仲淹的过人之处不止于此,除了自身皎然无瑕外,其家风传承更令人叹为观止。
言传身教,节俭立家
很多人都知道范仲淹少时“划粥断齑”的故事。
范仲淹在年少读书时,便养成了勤俭的好习惯。
后来他科举高中,一路上出将入相,难能可贵的是,即便身居将相高位,他依旧保持着这种品格。
范仲淹不但自己节俭奉公,居官清廉,对子女要求也甚为严格。
他常告诫子孙说:
“贫贱时,无以为生,还得供养父母。
吾之夫人亲自添薪做饭。
当今吾已为官,享受厚禄,但吾常忧恨者,汝辈不知节俭,贪享富贵。”
有一次,次子范纯仁要娶妻,妻子是官宦之女,想要婚礼办得风光一些,便提出用罗绮做帷幔。
范仲淹听后很不高兴,他说道:
“罗绮岂帷幔之物耶?
吾家素清俭,安得乱我家法?敢持吾家,当火于庭。”
最后,新妇吓得再也不敢铺张浪费了。
范纯仁更是秉承其父的节俭之风,被世人称为“布衣宰相”。
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范仲淹家还有一个“奇怪”的规定,那就是“非宾客不重肉”。
范纯仁被任命为宰相后,依然秉持父亲的教诲,过着清苦节俭的生活。
有一天,范纯仁留客在家吃饭,客人吃过饭后就对别人说:
“范丞相的家风变了!”
大家都问:“是怎么个变法?”
客人说:
“以前范家人吃饭桌上只有几根咸菜。如今,居然加了两小片肉,这难道不是家风变了吗?”
大家听后笑得合不拢嘴,都清楚范家的节俭家风完全没变,这只不过是这位客人的调侃之言罢了。
节俭,是每个人一生中享用不尽的盛筵,更是一个富贵之家的传家之宝。
勤学苦读,教育为先
贫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范仲淹家境贫寒,他能一步步登上高位靠的便是“勤学苦读”。
“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在科举盛行的宋代尤为切合实际,范仲淹不正是读书立学的受益者吗?
由于自己的亲身经历,范仲淹深知“君子学而知其仕也,必渐而成德,然后有位焉”的道理,所以他格外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范仲淹在与家人的书信《与中舍书》中,曾提到过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督促孩子学习,勤学苦练,不能让他们混日子;
二、要让他们了解,只有学有所成,才能入仕做官,有所成就。
他经常劝谕后辈们勤奋学习,并在家书中嘱咐:
“二郎、三郎并劝修学,日立功课,彼中儿男,切须令苦学,勿使因循。
须候有事业成人,方与恩泽文字”。
他还专门撰写《训子弟语》,强调读书的重要性:
“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
在此家风浸润下,其子孙皆勤学苦读,能文擅画。
长子范纯祐“方十岁,能读诸书,为文章,籍籍有称”;
次子范纯仁“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
四子范纯粹“沈毅有干略,才应时须。凡条疏时事,议论皆剀切详尽”。
当然,范仲淹不仅重视对家人的教育,对社会教育也毫不懈怠。
范仲淹告老还乡后,买了一块地皮,准备自己盖房屋。
盖房之前,请风水先生看了一下。
风水先生看后高兴地说:
“这块地风水很好,在这块地皮上盖了房子的人家,今后世代都会出大官。”
范仲淹听后表示:如果真是这样,好处不能让范家一家独得。
于是,他把这块地皮捐出来,造了一座学堂。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读书是一个人进步的阶梯,也是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的不竭动力。
范仲淹诗书传家,后代名臣良相辈出,遂成世间美谈。
乐善好施,廉洁奉公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济世,良医救人。
这便是范仲淹的人生理想。
正是这一份“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心境,一直激励着范仲淹前进,帮助他战胜眼前所有的困难。
范仲淹为官后,救济学子,减少徭役,善行惠泽天下,还利用自己多年节省下来的俸禄,在老家创办了义庄。
所谓义庄,就是他买田十余顷,雇人耕种,然后用收获的粮食去救济远房亲戚,以及一些贫苦大众。
为使义庄的收入分配合理,他还亲自制定了包括管理办法在内的《义庄规矩》十三条。
在立《义庄规矩》时,范仲淹要求自他开始,以后族人中凡有做官者,一律捐献其薪水,资助义庄,以此来确保义庄经久不衰。
直到清朝,范家义庄仍在运作。
范仲淹为官几十年,官职遍历朝中重臣、地方要员,但他一生乐善好施、清廉守正,以至死时“身无以为殓,子无以为丧”。
《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中记载,范仲淹无论是做吏部侍郎,还是出使外地,甚至官居参知政事,这几十年间,他身边未曾增加一名仆役。
日子虽然过的清贫,但其清廉为官、清白做人的操守却为世代所景仰。
范仲淹终其一生,也没能做到当朝宰辅的高位,反倒是他的儿子范纯仁后来顺利拜相,大有赶超其老爹的势头。
但人家范纯仁也完全是凭借自己的本事上位的,并非拼爹走后门。
其实,范仲淹虽居高官,却从未想过为自己的子孙谋仕途之路。
有一次,其兄范仲温要求范仲淹给自己的儿子们谋个一官半职。
范仲淹立即回信拒绝,并告诫两位侄子要苦学求成,不要想着攀关系、走捷径。
范仲淹一生廉洁为官,无私为民,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轼曾这样评价范仲淹:“出为名相,处为名贤”。
范仲淹一生无尘,直到晚年仍“田园未立”,没给子孙留下什么物质财富。
但他却给后辈留下了“先忧后乐”的思想养分。
至今罗江范家大院的石门柱上,依旧镌刻着一幅楹联:
自喜奂轮光世泽,还崇廉俭绍家风。
范仲淹以自己的一生告诫后人:
勤俭持家,立家之方法;
读书立学,治业之道路;
行善奉公,处世之根本。
皇祐四年,范仲淹病逝于徐州,终年63岁。
从此,朝堂上少了一位忧国忧民的君子,田野间少了一位亲和简素的老友,而浩瀚青史中却多了一个熠熠生辉的名字——范文正公!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纵观范仲淹一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其品行光耀朝野上下,其家风激扬后世清风。
快餐时代,范仲淹这样的人越来越少了,多的都是浮躁拼爹,而自己并无真正实力,错把平台当实力,这样无知的人活的实质悲哀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我认为这句话说的就是家风的破败,纸醉金迷,夜夜笙歌的奢靡生活,家怎么能盛兴呢?门当户对,不是财富相近,而是三观相合,思维意识一致,家风相似家教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