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气不足的人脾胃受伤怎么调?
 35.59万

正气不足的人脾胃受伤怎么调?

00:00
22:20

(《卫生宝鉴》·卷五·温中益气治验)

 

中书左丞相史公,年六旬有七,至元丁卯九月间,因内伤自利数行,觉肢体沉重,不思饮食,嗜卧懒言语,舌不知味,腹中疼痛,头亦痛而恶心。医以通圣散大作剂料服之,覆以厚衣。遂大汗出,前证不除而反增剧。易数医,四月余不愈。予被召至燕,命予治之。予诊视得六脉沉细而微弦,不欲食,食即呕吐。中气不调,滞于升降。口舌干躁,头目昏眩,肢体倦怠,足胻冷,卧不欲起。丞相素不饮酒,肢体本瘦,又因内伤自利,又复获汗,是重竭津液,脾胃愈虚,不能滋荣周身百脉,故使然也。非甘辛大温之剂,则不能温养其气。《经》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又脾不足者,以甘补之。黄芪、人参之甘,补脾缓中,故以为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当归辛温,和血润燥。木香辛温,升降滞气。生姜、益智、草豆蔻仁辛甘大热,以荡中寒,理其正气。白术、炙甘草、橘皮,甘苦温乃厚肠胃。麦蘖面宽肠胃而和中,神曲辛热,导滞消食而为佐使也。上件㕮咀一两,水煎服之,呕吐止,饮食进。越三日,前证悉去。左右侍者曰:前证虽去,九日不大便,如何?予曰:丞相年高气弱,既利且汗,脾胃不足,阳气亏损,津液不润也。岂敢以寒凉有毒之剂下之?仲景曰:大发汗后,小便数,大便坚,不可用承气汤。如此虽内结,宜以蜜煎导之。须臾去燥屎二十余块,遂觉腹中空快,上下气调,又以前药服之,喜饮食,但有所伤,则以橘皮枳术丸消导之。至月余,其病乃得平复。丞相曰:病既去矣。当服何药以防其复来?予曰:不然。但慎言语,节饮食,不可服药。夫用药如用刑,民有罪则刑之,身有疾则药之。无罪妄刑,是谓疟民;无病妄药,反伤正气。军志有曰:允当则归,服而舍之可也。丞相说而然之。

 

【参术调中汤】治内伤自利,脐腹痛,肢体倦,不喜食,食即呕,嗜卧懒言,足胻冷,头目昏。

 

人参 黄芪(各五钱) 当归身 厚朴(姜制) 益智仁 草豆蔻 木香 白术 甘草(炙)神曲(炒) 麦蘖面 橘皮(各三钱)

 

上十二味,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

精选用户评论
  • 和声细语润物无声

    没有,坚持得不好医生说用中间的三根手指点压,从腹部往下,再从两边往上。不过要注意,欲速则不达。坚持总是有好处的。另外可以轻拍腹部,我现在也在做呢。,即使有微小的效果,但坚持重要,而且开心最重要!

其他用户评论
  • _画千古

    wglacier 回复 @_画千古: 感谢课代表!

    海洋_wos 回复 @_画千古: 感谢课代表

    二师兄_p0 回复 @_画千古: 感恩!

    查看全部19条回复
  • 包包爱笑

    感恩罗博士,李东垣医案的笔记真的好费劲哦

    瑞雪兆丰年_k7 回复 @包包爱笑: 笔记做的太棒了!点赞!

    扶正2011 回复 @包包爱笑: 脾不足以甘补之

    温县山药哥_四大怀药 回复 @包包爱笑:

    查看全部4条回复
  • 念先_kx

    太太太感谢罗博士啦!利用自己的知识,引用古代名医的医案和经典谆谆劝诫、教诲当下的人,饮食有节,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身体!个人觉得不仅是讲的内容特别有益处,而且罗博士的仁心更给现代社会树立了清新高洁的榜样!面对丰盛的自助餐放开自我敞开肠胃,吃到扶墙;还是只取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吃适量就好;同样,当人们都在急功近利地钻营的时候,罗博士每天花时间,深入浅出地讲道理,奉献的远远超出了知识和时间!生为同时代的人,我觉得非常幸运!感恩罗博士!

  • 1388908edpd

    每天听罗老师讲中医补脾胃知识,每天学一点,积少成多,时间长了自己就会调理了

    温县山药哥_四大怀药 回复 @1388908edpd:

  • 义贵_ns

    罗博士讲的比较好,比现在网络上许多的中医课都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