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给我温暖的爱 | 祈福

奶奶给我温暖的爱 | 祈福

00:00
09:06

制作与宣传:岩一自媒体

合作:一枝光-柳故禾

主播:岩一

文案:柳故禾

BGM:1n - kae ru

陈萝莉-少年水芝

the tumbled sea - Ø

Sofia Jannok - Liekkas - Warm


月光光,像书里那样照落地堂 ;虫吵嚷,不听话的小孩该上床。


广播里播的是,黑猫探案,仙人渡江,花被单半掩着我的,百宝箱。


红色香蜡,火苗摇曳,烟缭绕而上。


常年熏着的墙,黝黑泛紫,四面而立。


墙高处摆放端端正正,数个佛像菩萨塑身,伴着沉吟乐声,那人脚步恍如虚浮,单只抬起,踏一步,又放下。左手作揖,右手拿一钱纸,化符状,点燃,又扔入灰钵,重复,直到写着我名字的钱纸烧净,全程宛如举行一场盛大仪式。


那人,是位神婆。


大概1960年代,农历庚子年,那是我奶奶生活的年代。


属于那时对精神世界寄托的方式,遗留到了现在。迷信二字,信的人视其为观世音降世,拯救苍生。不信的人叫它洪水猛兽,以科学傍身。大概我是个异类,奶奶开心,就算不信这些,假装相信也没什么。


去那神婆家中的路,有些颠簸,奶奶一直在后座握着我的手,念念叨叨,“ 信一信,总归会好的。爸爸有些不耐烦,已经和老人家争执了几遍了,然无果,我望向窗外,直到老人说,到了。


两栋三层小别墅,古色古香,家具考究,现代化与古朴交融,显得有些突兀怪异。踏进那间充满塑像的屋子,神婆拉起我的手,一边抛出让人卸下心防的问题,一边讲起通过这些问题推衍出的事实,最终给出一个结果:我有血光之灾,马上安排送煞。


让人恍若,她嘴里事实是通过面前镜子照射。


真似假,假似真。


仪式开始前,上一场做完的一家人刚离开,神婆开始为我准备仪式用品,间歇中,我注意到她没来得及塞好的几张人民币露出一角,上衣口袋,鼓鼓囊囊。


我在这场盛大里如木偶,扮演着大家喜欢的角色,跟着作揖,亦步亦趋,直到后院一座小庙,烧掉厚厚一沓纸钱,上面写有我的名字,也不知烧给谁的。


奶奶在仪式最后拿着五百多块买了一张纸符,轻轻唤着


“ 囡囡,揣好。


要问我看到了什么


是半口虚假,是谈话套话,


是人性贪婪,是愚民背后?


现实意义上,是诈骗。


让虚无缥缈作为本事,高价贩卖人的心理


令人乍舌。


那三层别墅,砖砖瓦瓦,皆是横财。


但同时同地,我也看到了,奶奶的爱。


奶奶的爱有很多表达方式,是夏日竹席里轻轻摇摇的蒲扇,是冬天寒夜提前暖好的被子,是乡下蝉鸣,是饭香飘远,是篝火里烤的一只红薯,独留给你。


我们成长的越快,年岁爬满他们的身体也越快。奶奶年纪越大,越活的像个小孩,时常任性,就像和我爸吵吵嚷嚷,也一定要带我来祈福,坚守着她心里“为我好”的概念。


年少时他们包容我们,年迈了我们包容他们。亲情的特殊在于,这是用彼此生命消磨的陪伴,不需要对等交换,只是因为我们是亲人。


一切,皆因牵挂。


我并不迷信,但我信奶奶带给我的祈福。


伴我终身。


        最后附一则小故事,


       愿你心里所有重要的家人永远安康。


多年前,曹文轩曾到一个小学做讲座,孩子们刚学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凡卡》,他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说的理解。有一个小男孩把手举得很高,站起来说,这篇小说控诉沙皇俄国残酷的统治,字字句句都是对血的控诉。


曹文轩就问这个孩子,除此之外,你对这个小说,还有什么别的看法吗?这个孩子一直挠头说不出话来。


《凡卡》里做学徒的小男主人公辛辛苦苦地给爷爷写了一封信,但信上没有爷爷的地址,只写了一行“乡下爷爷收”。


曹文轩说,这个故事常让他想起自己的奶奶:”我奶奶一辈子都没有走出5公里以外的地方,所以她觉得全世界就两个地方,一个是脚下的土地,一个是外出求学的孙子所去的地方。


凡卡眼中的世界也只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他学习的皮匠店,一个是他和爷爷生活的地方,所以他以为写“乡下爷爷收”爷爷就一定可以收到。


“这个细节才是整篇小说的魂,也是最让人难过的地方。”曹文轩说。


  ——朱蓉婷《乡下爷爷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Waki岩一

    这只是一个缩影,我相信你的奶奶也一定很爱你😊

  • 小叶石子

    好好听呀,声音超级治愈,听你的节目很久很久了,超级喜欢!愿你越来越好,嘿嘿

    Waki岩一 回复 @小叶石子: 谢谢您的支持,我们会越来越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