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我一朋友正跟她男朋友冷战。
缘由极其细微——不过是两人吃饭时,我朋友直勾勾地问了男朋友一句,“你以后会娶我吗”。
男朋友切牛排的刀霎时顿了顿,叉子也在盘里躺下。他喝了两口酒,耸耸肩问她:“为什么突然问这个?”
“行,不问了,改天再讲。”我朋友收招。
“嗯。”男孩子继续切牛排,没有捡回这个话题。
我朋友来我家的时候,我长篇大论跟她讲,男孩子从没有过什么“穿上婚纱的幻想”,跟女孩子不一样,人家好好吃着饭,对你的突兀无法招架而已。
“可是我就觉得,他不应该有一丁点儿惊讶——我是说,如果他自己有结婚这个打算,他就会当成寻常事情去听,听到‘娶我’,就像听到明天下楼买菜一样,怎么会恨不能吓一激灵?”她在厨房门口抬高了声调。
“也是。不过你想让他怎么跟你表示呢?你现在把人家拉黑了,人家找了几个朋友过来劝和,你也通通不听。对了,他还送了你礼物吧?”
朋友点点头:“嗯,上午刚收到快递。”
我摊手:“对啊,那你还想让他干嘛?”
在23摄氏度的室内,她的声音受冻一般,有些孱弱:“大力,我知道我作。可是,如果他一直对我很好,让我早早相信了他愿意娶我,你觉得我还会抓着这一句话不放吗?”
那个时刻我心软了。
——对啊,要是被认认真真地爱着,被爱成一个舒展跟圆融的人,谁愿意做一个讨厌的妖怪呢。
所有歇斯底里,其实都是对“被爱”这一命题的不信任。
我也很作。
以前我喜欢一个男孩子,他在暧昧期的末尾消失了。电话不接,短信不回,人间蒸发一样。
所以那几天里,我几乎把一辈子的短信都发完了,不停地发,不停地发,从一开始的质问,到后来动情,把短信当成小作文,就差没有写一本书送给他。
现在想想估计谁收到那样的词句都会受不了......但,我管不住自己。
其实,但凡他回复了其中一条,哪怕是明确告诉我“我是不喜欢你的”,我都会停下来,谁也不会自找无趣。但他没有给任何回复,我只好不断试探他的态度,正常的试探他不给回复,那我就作一点,无理取闹一点,这种试探愈演愈烈,愈演愈烈,到最后成为一场小丑般的失意人表演。
越是不被爱,就越歇斯底里,所有不被爱的人都要试探自己是不是不被爱了,而“作”,只不过是其中最激烈的一种。
我以前很喜欢追问ex“你喜不喜欢我呀”,追问到他无法容忍的程度,他问我“你到底还要问多少遍”,我没作声。我其实想告诉他,那是因为你从来没有一次是好好回答的啊,你每次都是“好好好,喜欢喜欢”,仿佛受到逼迫。
就算只有一次眼神笃定、坚决无比的“当然喜欢了”,我其实都不会再问下去。
“作”这种事儿,说白了不过是气喘吁吁地追逐着爱,因而显得样子难看。“作”的本质,是一个人有点儿知道自己不被爱了,可是不愿意相信,还想用非常激烈的方式,唤起对方的挽回。哪怕是戏剧性挽回。
“作”里面当然有表演欲,表演欲只属于没被好好爱着的人。正是因为没被好好爱着,才只能用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方式,引起那个不够爱自己的人的注意。
你可以说这样很讨厌,但......这也很让人心疼,不是么。
前几天看到一句话,“越被爱,越想爱”。
意思是,越是得到了很好的爱,心满意足,你就越愿意温柔地、周全地回馈这种爱,而对方当然也要对你多爱一层,如此良性循环。
所以,真正被爱的女孩子是不会“作”的。男孩子们也大可不必抱怨恋爱谈着谈着,女孩子就变“作”了,女孩子所有的“作”,都是害怕自己不被爱了,是你先收回了认真,她才开始患得患失,像个被缴走了糖果的小孩儿。
但,为“作”做一些申辩,不代表我就觉得“作”是个好办法。
对女孩子们来说,觉得不被爱了,要紧的事情是离开,不是用遍种种过激的方式,试图唤回同情包裹着的,所谓的…“爱”。
我以前为了引起喜欢的男孩子的注意,跟他说我发了高烧,他后来只是回复:“那你一定要按时吃药哦。”
那是我的顿悟时刻,我就在想,我图什么呢?你安安静静的时候他不曾爱过你,那么你再怎样闹闹嚷嚷,渲染自己难过、纠结、无助,他也不会爱你的啊。
倒是你自己显得更难看了,他烦你,你自己也烦你自己。
何必嘛。
不被爱就坦然一点儿,对,我就是不被爱,暂时很心碎,但不被你爱,不代表我不会被下一个人爱。我也是遇见了很多个“说消失就消失”的过客,最后才能跟一个——当我难过了,他可以第一时间坐上飞机来找我的人,在一起。
现在这个人没有办法珍视你,不是你的问题,总有一天你会被爱的,被爱得很柔软,一身的硬刺没有了,跟谁都可以来个绵绵的拥抱。
会有那么一天的。
文/陈大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