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的山,连海的云(五)|作者:蔡骥鸣

齐天的山,连海的云(五)|作者:蔡骥鸣

00:00
06:54

            五

        在孔望山,有一个大石象。两千年了,缓慢地行走着。

        中央美术学院的老师,带着一群弟子,来观摩这个汉代的石象。这是目前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最大的圆雕石象。

        搞雕塑的人最懂它。因为这是汉代圆雕艺术的精品。有人说,大石象最美的部分是在它的臀部上。一根阳线,两根阴线,把它丰满的屁股和行走时的雍容形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山上是孔子登山望海的地方,山的西面是中国最早的佛教造像。山的东面是北魏时期建设的龙洞庵。这个石象自然就有点不同寻常。

        但很奇怪的是,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这个石象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会来到这个地方?用什么方法把这个几吨重的大象运到这个山坡上?因为大象的石质和山上的石头并不是一样的材料。这证明,工匠们不是就地取材。

        太多的谜也同样出现在汉代的另外一件考古发掘上。

        2002年7月,骄阳似火,在海州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这就是后来被各大媒体追踪的海州双龙汉墓古女尸。

        古尸的不同在哪里?她是继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第一具湿尸后,第二具过了两千年还没有腐烂的古尸。

        刚刚掀开盖板的一刹那,藕荷色的皮肤似乎还带着弹性。两千年的美女仿佛刚刚睡去,那样宁静而安详。

        从出土的印章中知道她叫凌惠平,除此之外,我们什么都不知道。但你永远想不到的是,两千年前,她已经戴上一头浓密的假发,那个发套被梳理出高髻云鬓,显示出墓主人高贵而典雅的气质。

        自从秦始皇在此立石为秦东门后,汉代为连云港留下了太多让人着迷的东西。

        在东海尹湾村,上个世纪70年代,出土了一批汉简。

        尽管我们知道,东汉时的蔡伦已经开始造出纸来了。但在实际中,大量的文书还是靠竹简来记录。你看三国演义,孔明读的书还是一卷卷的竹简。

        有一年,日本有个300多人的考察团,来到连云港。他们只有一个目的:一定要亲眼看看这批汉代竹简。当那一根根被玻璃密封的竹简呈现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一个个惊喜异常,激动万分。

        其实,它妙就妙在书法体式的变换上。这批用于记录日常生活的档案文书,把隶、行、草有机地结合起来,给人一种随心所欲、自然飘逸的美感。

        同时出土的那篇千古美文《神乌傅》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补白之作。这是一篇中国最早的俗赋,用缠绵悱恻、哀伤悲戚的调子描绘了两只鸟的爱情故事。

        什么叫俗赋呢?说简单一点,无论是汉赋还是六朝的骈赋,无不是阐明事理或抒情言志的正大气象。而俗赋则是用美妙的文字叙述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故事而已。正宗的文人是不说故事的。他们要写故事的话,那也是在元代以后的事情了。

        在两汉之间有一个夹缝地带,就是王莽篡位八年。八年时间在历史上只是白驹之过隙。

        但那个短暂的新朝却给连云港留下了一样东西。

        连云港因为有连岛而得名,连岛美在海中央。一湾浅浅的海峡,相隔一只雄鹰跨跃飞翔的距离。

        在连岛的东侧,那个号称空气最新鲜的苏马湾沙滩边,人们发现了一块石碑。

        石碑上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从这里去往大海的无极处,北边是琅琊郡,南边是东海郡。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一块关于海洋权属的界碑了。

        到大海的无极处。多么渺远,而又多么清晰。古人不知道什么叫大陆架,不知道什么叫专属经济区,不知道什么叫航空识别区,不知道什么叫领海,但却知道那无极处早已归属我们的了。

        这是何等的气魄和眼光啊。

        之前的徐福也许就是出去要把那个无极之处,归于秦皇的威仪之下,以成就四海天下的伟业。        

        无疑,连云港在历史上就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