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南海》

曹松《南海》

00:00
37:35

南海

唐代: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注释

南海:今广东省广州市。  

秦朝置行政为九州三十六郡,各州下辖哪些郡?

首先,秦朝初期设天下行政区为三十六郡,下设县,这是当时朝廷规定的行政区划,而九州是大禹时期划定的,在秦朝已经不作为官方的行政区划了,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天下划分的越来越详细,划分的州数也越来越多。所以史记上说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而不是秦始皇分了九个州,然后州下面又划分了三十六个郡。这是你所提的问题本身的错误所在。

如果以大禹划分的九州在当时的地理情况大约是这样的:冀州,为现在的河北、辽宁、内蒙一带,在战国为燕赵之地;兖州,为现在的山东西部、北部一带,在战国为齐国之地;青州,为现在的山东半岛一带,在战国为齐国、鲁国之地;徐州、扬州、荆州为现在的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战国为楚国之地;豫州,为现在的河南一带,在战国为魏国、韩国之地;梁州,现在的四川、云贵一带,在战国时期属巴蜀古国;雍州,现在的陕西、甘肃及以西的地区,战国时期为戎狄所在。秦朝统一全国后,在这些地区设立郡县,三十六郡只是秦始皇最开始所设的数量,后期超过四十八个。

秦始皇所划诸郡与九州的大致关系如下:

冀州有燕赵之地,郡数最多:有太原郡,云中郡,邯郸郡,巨鹿郡,雁门郡,代郡,常山郡,广阳郡,上谷郡,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辽东郡;

兖州有齐国北部之地,主要的郡有:齐郡,济北郡;

青州兼有齐鲁之地,主要的郡有:琅琊郡,胶东郡、薛郡(鲁国故地);

徐州有部分楚国之地,主要的郡为东海郡、泗水郡;

扬州是楚国最东边的土地,春秋时期的吴越之地,主要的郡有会稽郡、九江郡、衡山郡

荆州是楚国的核心地带,主要的郡有南郡

豫州是当时的中原地带,战国时期有魏国、韩国和楚国的一部分,主要的郡有:南阳郡、陈郡、上郡,河东郡,东郡,砀郡,河内郡、三川郡,上党郡,颍川郡;

梁州有黔中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现在的大西南

雍州有九原郡,当时是匈奴所在。

当时的梁州、雍州还是莽荒之地,故行政机构很少,有凑数的嫌疑。

 旅次旅途中小住的地方。也指旅途中暂作停留

越王台:汉代南越王尉佗所建,遗址在今广州越秀山。

赵佗岭南开发第一人的历史故事

 

广东河源下辖的龙川,公元前二一四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即已置县,是中国保留最古县名的县份之一。旧治龙川城--今“佗城”,是最早的龙川故城。

在这里,我们可以寻觅到岭南开发第一人赵佗的踪迹。“佗城”,即因赵佗得名。岭南,北靠五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从中原遥想,是为岭外;于珠三角仰观,乃为领表。气势磅礴的山峦,水网纵横的平原,海天一色的港湾,以及岩溶洞穴,川峡险滩,婀娜多姿。日照长,雨水丰,不见霜雪,四季常青。战国时,岭北汉人逐渐南来。唐张九龄开大庾新道,“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中原之声数日进矣,遐陬之风俗日变矣。”

最早“南来”的“岭北汉人”首领赵佗为其一。

公元前二一九年,统一六国之后的秦始皇派屠睢为主将、赵佗为副将率领五十万大军平定岭南,屠睢滥杀无辜,被顽强反抗的当地人杀死。秦始皇继命任嚣为主将,四年后完成平定岭南大业。

朝廷在岭南设立了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任嚣被委任为南海郡尉。南海郡下设博罗、龙川、番禺、揭阳四县。龙川地理位置和军事价值都极其重要,故委赵佗为龙川县令。赵佗到任,上书朝廷要求从中原迁居五十万的居民至南越,以融合汉越。

秦皇死,二世继位,陈胜吴广起义,刘项“楚汉相争”,中原大乱。公元前二○八年,任嚣病重,死前召见龙川县令赵佗,嘱其依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险可据之利建国,并当即命赵佗代行南海郡尉之职。

秦亡。公元前二○八年,赵佗封关、绝道;三年后,兼并桂林、象郡,统一岭南;公元前二○四年正式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公元前一九六年,汉高祖刘邦遣大夫陆贾使南越。赵佗受汉高祖所赐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南越国遂成汉藩属国。

刘邦死,吕后临朝,从经济上制裁南越国。汉越矛盾激化。吕后发兵南下攻打南越,赵佗抵抗并反攻到湖南一带,击败长沙国边境数县,断然宣布脱离汉朝,自称“南越武帝”。

吕后随即派遣大军攻赵佗,无奈中原的士兵不适应南方的炎热和潮湿,连南岭都没有越过。一年后,吕后死,汉朝军队停止了进攻。

赵佗由是扬威南越,闽越、西瓯和骆越纷纷归属。赵佗以皇帝之尊施令,与汉朝对立。南越国的疆土,北至南岭(今广东北部、广西北部和江西南部一带),西至夜郎(今广西,云南的大部),南至海(今越南的中部和北部),东至闽越(今福建南部)。都城在番禺,今广州市。

公元前一七九年,吕后死,汉文帝刘恒即位,派人重修赵佗先人墓,置守墓人按时祭祀,并给赵佗的堂兄弟们赏赐了官职和财物。又经丞相陈平推荐,命高祖时多次使南越的陆贾再次出使南越说服赵佗归汉。

赵佗再次接受了陆贾的劝说,除帝号复归汉朝。他在公元前二○四年创立“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正式列入中国统一的版图。虽然在南越国内,仍然继续用着皇帝的名号,但一直到汉景帝时,赵佗都向汉朝称臣,每年在春秋派人到长安朝觐。

后遂用为咏南越或边国臣服之典。

裁:剪,断。

当:一作“逢”。无雁处:大雁在秋天由北方飞向南方过冬,据说飞至湖南衡山则不再南飞了。南海在衡山以南,故曰“无雁处”。

霜尽:此处指天亮了。广州天气暖和,天一亮霜便不见了。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围墙。荡:一作“带”。

发:一作“向”。

译文

抒发内心的怀乡之情最好不要登上越王台,因为登高望远只会使内心的思乡情结更加无法排解。

我正在南海这个鸿雁无法飞到的地方客居,故园的音讯又有谁可以传达呢?

城头的角声吹去了霜华,天已经亮了,护城河里尚未退尽的潮汐还荡漾着残月的投影。

长年郁结在心中的归思就像含苞待放的花蕾,年年春天一到便被催发开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之前。曹松是舒州(治所在今安徽潜山)人,因屡试不第,长期流落在今福建、广东一带。这首诗就是他连年滞留南海(郡治在今广东省广州市)时的思归之作。

赏析

  此诗抒写羁旅之情。首联“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从广州的著名古迹越王台落笔,但却一反前人的那种“远望当归”的传统笔法,独出心裁地写成“忆归休上”,以免归思泛滥,不易裁断。如此翻新的写法,脱出窠臼,把归思表现得十分婉曲深沉。

  颔联“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鸿雁南飞不过衡山回雁峰的传说,极写南海距离故园的遥远,表现他收不到家书的沮丧心情。言外便有嗟怨客居过于边远之意。李煜的“雁来音信无凭”(《清平乐·别来春半》),是写见雁而不见信的失望;而曹松连雁也见不到,就更谈不上期待家书了,因此对句用“谁道有书来”的反问,来表现他的无限懊恼。

  颈联“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展示了日复一日唤起作者归思的凄清景色。出句写晨景,是说随着城头凄凉的晓角声晨霜消尽;对句写晚景,是说伴着夜晚的残潮明月复出。这一联的描写使读者想起唐诗中的有关诗句:“三奏未终天便晓,何人不起望乡愁”(武元衡《单于晓角》);“回潮动客思”(李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在唐人心目中,明月、晓角、残潮,都是牵动归思的景色。如果说,李白的《静夜思》写了一时间勾起的乡愁,那么,曹松这一联的景色,则融进了作者连年羁留南海所产生的了无终期的归思。

  归思这样地折磨着作者,平常时日,还可以勉强克制,可是,当新春到来时,就按捺不住了。因为新春提醒他在异乡又滞留了一个年头,使他归思泉涌,百感交集。“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高潮。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像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想象一下号称花城的广州,那沐浴在春风里的鲜花的海洋,读者不禁为作者如此生动、独到的比喻赞叹不已。这出人意表的比喻,生动贴切,表现出归思的纷乱、强烈、生生不已、难以遏止。写到这里,作者的南海归思在几经婉转之后,终于得到了尽情的倾吐。

  这首诗在艺术上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探索,它没有采用奇特的幻想形式,也没有采用借景抒情为主的笔法,而是集中笔墨来倾吐自己的心声,迂曲婉转地揭示出复杂的心理活动和细微的思想感情,呈现出情深意曲的艺术特色。

   曹松(828——?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曹松为诗,学贾岛苦吟。“平生五字句,一夕满头丝”(《崇义里言怀》),是其自我写照。工五言律诗,炼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点接近贾岛,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种清苦澹宕的风味。“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废巢侵晓色,荒冢入锄声”(《送进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这种诗风。题材狭窄,不外乎叹老嗟卑,旅思离情,很少接触社会问题,而《己亥岁二首》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却为历来传唱,堪称绝调。

    晚唐,又是一个乱世。乱世出怪事。怪事之一便是“五老榜”。“五老”之一便是曹松。乱世是英雄的时代,但不是文士的时代。曹松手难缚鸡,生不逢时,只好在战争的夹缝里到处奔走避祸。“他先到洪都西山避乱,继又奔波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漫长的流浪生涯,激起他对故乡山水无限眷念,不少作品都倾注了羁留异乡所产生的思归之情。”(摘自《桐城县志·人物传·曹松》)

    据说唐朝进士名额很少;据说唐朝的考卷不弥封,也就是说考生姓名籍贯是公开的;据说唐朝(尤其是晚唐)的时候考场风气很腐败(考卷不弥封无疑给腐败创造了条件)。因了这些据说,许多真正的才学之士往往名落孙山。曹梦征终于能够考中进士,虽是白首皓髯,也是可喜可贺的。于是他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可惜的是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了。也幸好他死于903年,没看到904年的朱温杀昭帝,也没看到907年的朱温叛唐称帝和随之而来的十王乱天下。

    虽是个白头进士,但曹松毕竟还是登了榜的,想想千百年来,又在多少人考白了头发,却最终带着一声叹息走进坟墓。曹松是不幸中的幸者,他官运不济,到底还有些文运,他的诗歌得到认可,评者认为“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他遗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886卷收入其诗140余首。

唐朝进士“五老榜”

8

科举制发轫于隋,完备于唐。科举取士之前,国家选才的制度主要有举孝廉和九品中正制。举孝廉名额稀少,而且多为氏族门阀所垄断,而九品中正制更是看重出身。这些制度对于天下寒门学子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之事。科举制改变了之前选人用人的弊端,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一些寒门学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施展才智提供了机会。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因为应考人数多,录取名额少,所以科举考试难度非常之大。很多士子毕生应考都考不上。当时有所谓“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科举考试之难。所以很多人考到白发苍苍都不能中举。《唐摭言·述进士上篇》曰:“文皇帝(指唐太宗)修文偃武,天赞神授,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唐朝诗人赵嘏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芸台四部添新库,秘殿三年学老郎。”唐昭宗时期,就有五位年过60岁的老人同榜进士及第,被称为“五老榜”。

901年,唐昭宗李晔经历一场宫廷政变之后,在朱温拥立下复位。李晔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一心想复兴大唐王朝昔日的辉煌,所以在复位当年就举行了辛酉科进士科考试。本科录取进士共26人。因为昭宗皇帝刚恢复帝位,心情不错,又听到新选进士消息,甚为喜悦,就下令选拔一些出身贫寒,屡试不第,年龄偏大的考生成为进士,授予官职,以表示皇上开恩。礼部侍郎杜德祥以曹松、王希羽、刘象、柯崇与郑希颜等五人上奏,这是五位特批的进士,并各授予秘书省正字,太子校书等职。唐昭宗在敕书中说:“念尔登科之际,当予反正之年,宜将异恩,各膺宠命。”

这五位进士中有两位已经年过七十岁,三位也都过了六十岁,老态龙钟。当时的人把这次放榜叫做“五老榜”。其中较有诗名的为曹松,字梦徵,安徽潜山人,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曹松的诗作,风格学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很同情劳动大众的苦难,憎恶战争。官军在阻击黄巢起义军时,大肆杀戮残害生灵,曹松义愤填膺,写诗抗议,他在《己亥岁二首》诗中写道:“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后人评论此诗精炼隽永,超过了前人同题材诗作,可谓“千古绝句”。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901年才以71岁古稀之年中进士,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只做得两年官便与世长辞。遗作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录其诗140首。

与曹松同榜的王希羽,安徽池州人。王希羽与诗人杜荀鹤是好朋友,杜荀鹤登进士第,希羽曾赋诗相贺:“金榜晓悬生世日,玉书潜记上升时。九华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

刘象,西安人。屡试不第,登进士第后被授官太子校书,曾作《咏仙掌》一诗:“万古亭亭倚碧霄,不成擎亦不成招。何如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救旱苗。”此诗为时人所称道,故称其为“刘仙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愿为西南风_赵

    老师,词典里的每首诗您都能背诵吗?

  • 月影西窗云阁主

    老师的感悟很深刻啊!

    秋语荷塘 回复 @月影西窗云阁主: 呀。评价的好啊

  • 刘立达

    好。

  • 刘立达

    好。

  • 刘立达

    好。

  • 刘立达

    好。

  • 刘立达

    好。

  • 刘立达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