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试图解决一切的计划为什么很容易适得其反?

第13章 试图解决一切的计划为什么很容易适得其反?

00:00
32:44

一、罗马帝国体系的巨大优越性

大家可以把罗马理解成中国的汉朝。罗马最初不是帝国,最开始类似今天的德国、日本政体,通过议会管理一切。罗马共和国正好对应中国西汉时期。

凯撒之后,经过一系列内战,罗马共和国内部多出来一个职位:皇帝,其他一切不变。因为有了皇帝,所以改名「罗马帝国」,此时大致和中国东汉是同一时期。

不过罗马帝国的皇帝不同于东方皇帝,罗马皇帝类似终身制的美国总统。首先军队归皇帝指挥;其次是第一公民,属于国家的精神领袖。但立法权还在元老院。

这套制度在诞生之初,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因为它解决了困扰罗马共和国的很多问题,但又没改变其本色。可以说罗马帝国是罗马共和国PLUS版。

帝国皇帝主要发挥两个作用:①东征西讨,维持稳定;②调节贫富差距,作为贫富之间矛盾的缓和剂。

在公元元年,即耶稣诞生前后,罗马帝国这套Plus体系正式确立,「皇帝+元老院」的制度为罗马统治下的地中海赢得了200多年的太平盛世,海清河宴,民殷国富。

这期间出现了著名的罗马「五贤君」: 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东尼·庇护以及马可·奥勒留。哈德良长城,图拉真凯旋门,这些遗迹遗址都还在罗马。当然这中间也出过一些臭名昭著的皇帝,比如大暴君尼禄。

这时的罗马制度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皇帝再荒淫再无耻,都不会影响整个帝国的运转。



二、一揽子法令:「安东尼努斯敕令」

公元212年,当时中国正直三国时期,那一年刘备取西川,曹操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当时的罗马帝国,在神武皇帝和精明元老院的共同治理下,其乐融融。

当时的罗马皇帝卡拉卡拉,年轻有为,随手出台了个法令:安东尼努斯敕令,就是给罗马帝国境内所有人普发公民权。

要知道原先罗马帝国只有罗马城里人和周边一些盟国人以及其他行省的部分贵族有公民权。公民权主要享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了这些权力就有机会参与选举成为议员、乃至做皇帝。

卡拉卡拉觉得普发公民权既不会影响选举结果反倒还能给更多军人以荣誉权。而且发「公民权」早以有先例,也并不违背趋势。

但就这个看似不太重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的法例,彻底毁灭了坚不可摧的罗马帝国。

这就得说到《道德经》29章说的心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个社会,每个群体的诉求都不一样,出台一个法令看起来只是给了一部分人好处,实际上会一步步摧毁整个系统。



三、「普发公民权」法令

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随着法令的施行,卡拉卡拉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税收问题。

起初的税制下:没有公民权的地方交固定税;有公民权的地方交捐赠税和奴隶解放税,但这两项都不是强制的。

普发公民权后,两税并轨,但却愈发不好收税了。原先的罗马公民自然不肯交固定税,那就只能取消新增公民的固定税,可如此一来大家都不愿意缴税,税收大幅下滑。

公民权发出去后自然是没法回收的,被逼得没办法的卡拉卡拉只能提高税收,让罗马的老公民多交税。可在普发公民权之下,原先属于公民特有的荣誉感没有了,交税意愿大幅下降。更可怕的在于,原先公民权是皇帝稳定军心激励打仗的钥匙,但普发公民权后,属于军人的特有荣誉感消失了,军队也没法管理了。


最初军队管不住人还只是个别现象,几年后军队逐渐失控。罗马皇帝东征西讨之际,军队动辄哗变,甚至军官动不动还宰杀皇帝。

「安东尼努斯宪令」出台后的73年,罗马换了22个皇帝,其中20个都是被军队弄死的,只有两位是自然死亡。包括卡拉卡拉自己,也是在远征时,在帐篷外撒尿时被禁卫军捅死的。

到最后罗马已经没人想(敢)当皇帝了,因为皇位简直是个绞肉机。



四、一神教:压倒罗马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潘多拉魔盒」直到73年后,戴克里先皇帝找到了破解办法。学习东方智慧,启用太监,自己平时躲在米兰,日常事务让太监出面解决。后期干脆把国家分成了四份,四个皇帝各自为政,这样禁卫军就算杀了皇帝也没法做皇帝。



这样一来,罗马皇帝是安全了,但罗马帝国变成了分裂的君主国。随之而来的,国家的新目标变成了:追求强大统一。

集权的前提是造神,戴克里先的继承人君士坦丁继位后,其他几个皇帝打成一团,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成果,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一神教控制国家,即把基督教变成罗马帝国国教。

按照《罗马帝国衰亡史》这本书的角度来看,这一步是压垮罗马帝国最后的稻草。

因为政教合一有一个大问题:不能出现两个权威。皇帝和宗教如果出现分歧,听谁 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国家就没法维持稳定。

这个问题在君士坦丁去世后愈演愈烈,最后罗马皇帝向教皇服软了。因为教皇有杀手锏:开除皇帝教籍。(只有基督教徒才能做皇帝)

皇权到这个地步,存在的意义其实不大了。随着皇帝颜面扫地,原先被压迫的民族揭竿而起,境外蛮族入侵,罗马数次被洗劫一空。最后还是教皇孤身犯险,出城与蛮族谈判,竟然让蛮族首领皈依基督教,退兵了。

罗马帝国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皇帝职位取消了,没人也不需要皇帝了。元老院觉得罗马不安全,集体搬去了土耳其,跟东罗马帝国的元老院合并,统一叫「拜占庭」。


只有罗马教皇不怕死,留在了罗马,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梵蒂冈。而西罗马帝国境内逐渐被蛮族填满,形成了今天的德国、法国、意大利。欧洲进入沉沉黑暗的中世纪。


这就是《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基本框架。

追根溯源,罗马帝国的衰亡源于那个看起来人畜无害的「普发公民权」。通常我们理解的恶法都是没有任何一个群体明显受益,但也要知道:那些想让所有人都受益的法律,很有可能也是恶法。

比如说美国20年代出台的禁酒令,这个看似有益于与所有人的法案,最后臭名昭著,因为它不仅造成了走私猖獗,引起的黑帮问题到现在都没能彻底根除,更重要的是:它把全社会都变成了伪君子。

这些故事都完美的诠释目标与结果相背离的问题:因为组织成员是复杂的,不可能同时考虑到所有变量。想要解决问题,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试图一次性解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