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楚辞】《九章》

【探秘楚辞】《九章》

00:00
05:03


大家好,欢迎收听
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屈原的《九章》。《九章》是屈原抒情短诗集,一共是9篇作品。具体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这九篇作品体现了屈原一生的思想历程,并不是一时地所作。


我们现在看这9篇作品到底写了什么内容。《惜诵》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之后愤怒的心情,内容和《离骚》前半篇非常相似。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心郁邑余侘傺兮又莫察余之中情。固烦言不可结诒兮愿陈志而无路。”内心忧愁,没人能够理解,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又无处可走。《离骚》的前半部很多个地方都表现了这种情感。


《涉江》是屈原流放江南时期的作品,表现了他高洁的情操和他不愿意和黑暗浑浊的现实妥协的心理。诗歌的开篇就写出了一个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我小的时候就喜欢这种奇异的服装,到老了我也没变。我佩戴着长长的宝剑,戴着高高的帽子,这种高大的抒情主人公和整个黑暗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哀郢》创作于秦国的大将武安君白起,他攻破楚国都城郢之后。描写了诗人对国破家亡的哀思,体现了对楚国人民苦难的一种同情。《抽思》是作于屈原流放汉北时期,它表现了诗人被怀王疏远之后幽怨的情感。《怀沙》是屈原自沉汨罗江之前的作品,有人认为“怀沙”是怀念长沙,也有人认为怀沙是怀抱沙石去沉江。怀念长沙有两个问题,第个问题是在屈原那个时代,长沙是不是叫长沙需要考证。第个从整个作品来看,这首诗重点写了诗人的正道直行,不随世浮沉的节操,以及他准备用死来实现理想和信仰的一种决心。所以我们把“怀沙”理解成怀抱沙石来沉江和整个内容更贴切一些。


《思美人》反映了诗人对国君的一种思念,对理想的一种追求。我们注意中国古诗中提到美人一般都是后人的文人士大夫对政治理想的一种追求,和《楚辞》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像李白的诗:“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绿水之波澜。”那么美人如花并不是他心目中的爱人,而是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他对美人思念还是对政治理想的一种追求。


《惜往日》是屈原的绝命词,概述了诗人一生的政治遭遇,屈原遭受到了小人的谗言,但是国君又很昏聩,不能理解他,他的理想无法实现,内心非常的悲愤,表达了必死的决心。《橘颂》,我们前面提到过这篇作品,它是中国第首咏物诗。通篇用橘的形象体现出坚定的爱国情感、爱国思想,这里有屈原的鲜明的影子。《悲回风》则流露了一种低徊缠绵的忧苦之气,体现出他内心的苦痛。


整个《九章》都是体现了屈原不被理解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内心的痛苦。把《九章》和《九歌》对比的话,我们发现有两点不同。第点很简单就是篇目不同,《九章》是9篇,《九歌》是11篇。第点是所写的内容不同,《九章》是写屈原一生的思想历程,并不是一时一地的作品,而《九歌》创作时间相对集中,写了楚国民间的祭祀,体现了楚地的信巫鬼、重淫祀的文化传统。(1274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

文字一校: 金  梓

文字二校滕亚慧

工作协调朱明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pple_Kz

    2023.1.13,12:11

  • 顺其自然_zlb

    谢谢老师

  • 小宝mom

    每天坚持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