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认识大洲

专题七 :认识大洲

00:00
20:13

【小鹿听课】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程全部更新完成啦,还有最新上线的语文课内古诗文高中历史 及重磅推出的英语课文精讲(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更有免费专辑:作文文化常识 等你来听!专业有声教育服务,助力孩子轻松高效学习!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喜马拉雅小鹿听课,快来跟小鹿一起学习吧!!(点击历史政治生物地理英语语文课外古诗文即可进入收听)

添加小鹿助手领取配套的课程资料VXzaoxuexinmei007


专题七《认识大洲》

一、做好考情调研

(一)重点

1运用地图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二)难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并简要分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二、设计课程结构

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考冲刺地理专题复习课。今天,我们学习的专题是《认识大洲》。这堂课大概需要25分钟,请同学们准备好七年级上册课本和地图册的相关内容。

(P2)今天的学习,按以下四个板块内容来完成:“策略·专家导航”“要点·聚焦突破”“地图·深度点拨”“检测·智能提升”。

(P3)承转:首先,我们介绍第一个板块“策略·专家导航”。

策略·专家导航

(P4)本专题的主要学习策略包括:

1运用地图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P5)承转:了解了主要学习策略后,我们接下来走进“要点·聚焦突破”板块的学习

要点·聚焦突破

(P6)导入:北京在2008年成功承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而今年2020年第32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日本首都东京举行。通过两届奥运会的会徽,我们都可以看到奥运五环的标志,你知道奥运五环的含义吗?奥运五环代表五大洲的团结,蓝色代表欧洲,黑色代表非洲、红色代表美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大洋洲,这种颜色搭配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一些地理知识。比如非洲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因此黑色代表非洲;亚洲东部主要是黄色人种,因此用黄色表示亚洲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伴随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口号,一起聚焦突破“认识大洲”中的重难点吧。

(P7)这部分,我们重点来探讨“认大洲,识位置”“读地图,述特征”“解水文,析关系”等三个主题任务。

(P8)主题一:认大洲,识位置

同学们,你知道中国北京和日本东京位于哪个大洲吗?

是的,它们都位于我们所生活的——亚洲。那你会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吗?

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可以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主要方面来描述。

承转:纬度位置是通过某一个大洲的纬度范围或者重要纬线穿过的位置等来判断其所处的南北半球、高中低纬度、温度带等纬度位置信息,而海陆位置是通过描述与某一大洲相邻的陆地和海洋的相对位置关系来表达。

(P9)以“亚欧大陆轮廓图”为例,我们来读一读亚洲的地理位置吧。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到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由此可以判断,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大部分在中低纬度,地跨寒、温、热三带。

(P10)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亚洲西邻欧洲,西南非洲,东南大洋洲,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承转:地理位置是区域认知的基础,也是区域环境特征归纳和区域联系差异的基础。听完玲玲和贝贝的对话,你会判断某大洲的地理位置了吗?

(P11)一起来看例题1。

本题是描述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根据刚才所复习的内容,得知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来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从图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就能得出非洲的主要位置特征。

所以,非洲的地理位置可以描述为: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东北角习惯上以苏伊士运河为非洲和亚洲的分界。纬度位置——赤道穿过非洲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

(P12)主题二:读地图,述特征

区域环境特征的归纳是区域认知的重点,因此,这一主题需要突破三个关键点:

1能够结合某大洲的地形图和其他资料,描述某一大洲的地形特点,并归纳地形特点的一般描述方法。

2能够结合某大洲的气候分布图和其他气候资料,描述某一大洲的气候特点,并归纳气候特点的一般描述方法。

3能够结合某大洲的地形图和水系图等资料,描述某一大洲的水系特点,并归纳水系特点的一般描述方法。

(P13)承转:中国申办奥运会是从1991年开始的,因为1990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11届亚运会。当年,亚运会的主题曲《亚洲雄风》红遍大江南北,歌词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你知道歌词中高昂的山指的是什么山吗?热血奔腾的河流又指的是什么河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结合“亚洲地形图”,接下来我们通过地形图来看一看。

(P14)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地形图,通过图例我们可以观察到,亚洲大部分区域的海拔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其实亚洲的山地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3/4,从世界七大洲来看,亚洲的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极洲以外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因此,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通过这张地形图我们可以找到,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它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号称“地球之巅”,它位于中国和尼泊尔的边境线上,海拔8844.43米,同时我们还可以找到世界陆地表面最低点死海湖面,海拔-415米。因此,亚洲的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通过这张地形图,我们还可以找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而平原如北部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平原多分布在大陆边缘。因此,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另外,我们还可以发现亚洲的东侧和东南侧有一系列弧形岛屿,这与这里处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是密不可分的。

(P15)通过以上读图分析,可以归纳出描述某一个大洲的地形特的方法。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平均海拔高度、地形起伏状况、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格局和特色地形。

(P16)区域的自然环境除了地形以外,最重要的还有气候。接下来我们看看“亚洲和欧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你能从图中归纳哪些亚洲的气候特点。

同样,我们先来看图例,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明确图中亚洲的范围后,我们可以找找亚洲有哪些气候类型,由北往南依次有苔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种类繁多,地跨寒温热三带,唯独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因此,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通过气候分布图,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与亚洲面积广大是分不开的。

通过这张气候分布图,我们还可以发现,亚洲东部和南部分布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是亚洲气候最典型的特点。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亚洲气候的特点。同学们,你能总结出如何描述某一大洲的气候特征吗?对了,我们可以从气候类型、分布最广的气候和最典型的气候着手。

例2(P17)本题考查读图说出亚洲的地形和气候特点。从由图可知,亚洲河流呈放射状,受地势中高周低的影响。由气候资料图可以判断,该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通过地图掌握了描述某一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之后,这些自然环境要素之间是否有关联呢?让我们进入主题三:解水文、析关系。

(P18)主题三:解水文,析关系

看看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我们可以发现,人类社会文明源起于河流文化,人类社会发展积淀河流文化,河流文化生命推动社会发展,所以人类文明其实就是“大河文明”。而河流又有不同的种类。其中,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做外流,如太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做内流我们可以通过水文特征来了解河流。

(P19)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航运价值等,它们会受到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地形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流速、水能等,气候可以影响河流流量、汛期长短、结冰期等。

(P20)要弄清楚这些要素特征之间的关系,我们直接通过几个典型例题来分析一下。请看例题3

做题前,先读懂题意,“读亚洲沿30°N和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可见题中有两张剖面图,一张随纬线30°N东西方向剖面,一张随经线80°E南北方向剖面,答题的关键词谁找“不正确”的。

阅读清楚题意后,我们可以很快找到答案A是不正确的,因为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位于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通过正确的描述B、C、D,结合剖面图,我们可以发现亚洲中部高四周低,会影响河流流向四周,所以亚洲北、东、南三面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就说明地形可以影响河流的流向。

(P21)再来看例题4。

河流是否结冰,取决于河流流经区域最冷月的气温,读图可知,乙河流位于南美洲,水系主要流经热带,终年高温,不易结冰,而甲河流位于北美洲,自北向南流,北美洲南北三纵列的地形特征导致冬季北方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因此河流会有结冰现象。

总结:从这些讲解和例题我们可以发现,认识某大洲的特征,往往从地形、气候、水系等地理要素出发,而要素间又会相互联系和影响。

(P22)课件上显示的是本专题的思维导图。

 

(P23)为了更有效的认识大洲,我们进入第三板块“地图、深度点拨”。

地图·深度点拨

(P24)核心地图包括亚洲和欧洲的地形图》《亚洲及欧洲的气候分布图》。

(P25)南北美洲的地形图》。

(P26)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图》。

(P27)如图,在北美洲中部,冬季寒冷气流可到达墨西哥湾沿岸;春夏季节,来自墨西哥湾的暖湿气流也能长驱北上,到达哈得孙湾附近。这些现象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要弄清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仔细分析“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读图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如下:

1看气流,明风向。图中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气流,如红色表示春夏季节暖湿气流,温暖湿润,从墨西哥湾和太平洋吹向北美大陆,蓝色表示冬季的寒冷气候,寒冷干燥,从北冰洋等高纬度地区向南吹。

2析地图,找原因。通过地图中暖湿气流和寒冷气候的影响范围,我们可以发现来自太平的暖湿气流为什么没有深入北美洲大陆内部?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为什么要绕道墨西哥湾沿岸进入北美大陆内部?寒冷气流为什么能长驱直入到墨西哥湾沿岸?从地图中我们可以发现北美洲大陆西侧有高大的落基山脉,它会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而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会被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阻挡,无法直接进入大陆内部,绕道地势地平的墨西哥湾沿岸进入。而落基山脉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走向又使得它们无法阻挡北方寒冷气流的南下,因此寒冷气流直达墨西哥湾沿岸。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北美洲的气候深受地形的影响。

3联系知识,回答问题:结合气流的特点和地形的影响,我们可以推测出冬季中部平原和墨西哥湾沿岸出现寒冷天气;春夏季节能给中部平原带来丰沛降水。

(P28)5如图,造成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读图可知,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被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因此迎风坡降水较多,植被茂密,而背风坡降水较少,以荒漠为主。

(P29)今天的复习内容告一段落,接下来到了检测复习效果的时候,进入第四模块“检测·智能提升。”

检测·智能提升

(P30)课后,请同学们完成第7讲《认识大洲》的检测·智能提升。

……

(P31)结语: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里是“中考地理冲刺专题复习课”,下期将播出第8讲《了解地区》,一起漫步椰林婆娑的东南亚海滨,领略西亚古城浓郁的宗教文化,走进西欧现代化的车间感受精湛的高新技术。感谢同学们收看,咱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