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读书 严谨 求精 清白

朱自清 读书 严谨 求精 清白

00:00
02:50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他年少时就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经常一头扎进书房,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兴趣广泛,多有涉猎,能将自己心仪的情节熟读成诵,绘声绘色地讲给朋友听。某一次他逛书店时看上了一部新版字典,爱不释手,然而这本书定价太高,囊中羞涩的他实在买不起。于是他不惜典当自己的皮大衣,用换得的钱买回了这本心爱的字典。
朱自清一直孜孜不倦、勤奋苦读,他视书为精神食粮,从中汲取了生命的养料。不但为自己积累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将勤学的精神贯穿了自己的一生。

他一生笔耕不辍,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然而,在他的名篇《荷塘月色》发表之后,曾经有人写信质疑——认为蝉在夜晚是不叫的。朱自清非常重视读者的来信,认真观察考证后,发现月夜的确有蝉鸣,于是特意撰文对此进行答复。同时,作为一位老师,他治学严谨,精益求精,为人做事十分谦虚,不随意下定论,且愿意接受质疑,勇于承认不足。
因为“常识”的“常见”,很多人习惯接受,拒绝思辨。无论是做学还是做人,不轻信,多实践,求真务实,才能避免陷入刻板思维、保持清醒的头脑。

节操
原名自华,为了激励自己时刻不忘志向、清白做人,他选择改名为“自清”。名字便是他对于自己的要求,后来他也确实做到了人如其名——一生清高自持,恪守做人的原则。战乱时期,他不仅一贫如洗、饥寒交迫,还卧病在床,饱受病痛的折磨,但是哪怕清苦如斯,他也拒不领受美国供给的“救济粮”。最终,朱自清因为贫病交迫而遗憾离世。
君子当洁身自好,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朱自清不受嗟来之食,不失文人风骨,不损君子节操。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格和尊严的价值,深刻地影响了后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