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教子枕边书》(二一零)因材施教

《犹太人教子枕边书》(二一零)因材施教

00:00
08:26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的天赋是有差异的,然而这差异是有限的。就是那些只有一班禀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都能成为非凡的人。

威特是近百年来德国少有的奇才,他八岁时能够自由运用德语、意大利语、拉丁语、法语、英语和希腊语等七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化学、物理学,尤其擅长数学。九岁考上莱比锡大学,14岁由于提交数学论文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又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法学教授。

可是这样聪明绝顶的一个奇才,婴幼儿时期确实极傻的,连母亲和邻居都认为他是一个白痴。他妈妈当时还曾说:“这样的孩子教育他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这是白费力气。”然而威特的爸爸老威特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他们的禀赋连一半也没有发挥出来。比如禀赋为80的职能发挥出30,禀赋为60的只能发挥出20。如果实施能发挥禀赋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那么,即使生下来禀赋只有50的普通孩子也会优于禀赋为80的孩子。他坚持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儿子,没有多久,这个“傻孩子”就轰动了整个街区乃至后来全德国。

正是老威特的因材施教,才使少年威特从一个别人眼中的“傻瓜”成为德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奇才。他的理论及成功的实践,给千万望子成才的父母增添希望和信心。

犹太拉比认为,为人父母者应该按孩子的思维长项来寻找学习和研究的领域。爱迪生偏向观察,于是选择发明。爱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觉,于是选择理论物理,唯有用好自己的长处,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学习与创造的领域,爱因斯坦在《自述》中说:“我看到数学分成许多专门与领域,每一个领域都能费取我们的短暂一生。因此,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就像布里丹的驴子一样,它不能决定究竟该吃哪一捆干草。这显然是由于我们在数学领域。领域里的直觉能力不够强,以致不能把真正带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东西,与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无的广博知识可靠地区分开来。

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是中世纪的一颗明星。他在物理学方面发现,打破了1700多年以来人们对压力是多得的迷信。牛顿说过:“如果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一点,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他所说的巨人,指的就是伽利略。

可是,有谁会想到伽利略年轻的时候曾一度想当修道士。这个科学界的天才差一点被埋没在修道院里。及时改变伽利略这个主意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父亲凡山佐。

那时候欧洲的教育和科学都是神学的奴仆,许多学校都是附设在修道院下的。为了让伽利略做好进大学的准备,凡山佐把孩子送到修道院的学校去学习。伽利略在学校里受到宗教感情的激动,决心要当一个修道士,把一生都贡献给宗教。

凡山佐自己擅长数学。但是,那是人们并不了解数学的用处,连大学里都没有专职的数学教授。凡山佐又是一个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员。但是,他也不能靠音乐来谋生,他只能开一个他不愿意开的小铺子养家糊口。在这种情况下,凡山佐当然不愿意儿子学音乐,也不愿意儿子学数学。他希望儿子成为一名医生。伽利略的名字加利里奥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一位著名的医生而起的。

凡山佐当然不同意伽利略的这个错误决定。他知道这个孩子从小对任何事情都喜欢问一个“为什么”,这样的人是不会甘愿长期受宗教教条束缚的。而且,修道院中令人窒息的枯燥生活也不是伽利略这样的人能够忍受得了的。他找了一个借口,说伽利略一只眼睛有问题,不能看书,把伽利略从修道院带回家中。

后来,经过凡山佐的耐心劝说,伽利略接受了父亲的劝告,改变了想当修道士的念头,进比萨大学当了学生。虽然他始终没有成为一名好医生,可是,他毕竟摆脱了做一个枯燥的修道士的命运。而且他在比萨大学读书期间结识了一些数学家,开始观察和研究了一些物理学的现象,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知子莫若父”,如果没有凡山佐果断、及时而正确的引导,伽利略这颗科学巨星很可能埋没在修道院里。

犹太人认为,孩子的不同爱好,或有益于身体的健康,或有益于治理的开发,有益于个性形成,或有益于情操的陶冶。只有尊重和发展孩子的正当爱好,方有遂愿的可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