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846期:真正有本事的男人,都有这个特质

2020-846期:真正有本事的男人,都有这个特质

00:00
14:51




有书君说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他发起古文运动,推行文以名道,复兴儒学。 


他务去陈言、不平则鸣,以一家之言,开八代文学之风。 


开创韩门,他成为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师者。 


百代文宗的修炼,到底是怎样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韩愈的故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他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父亲韩仲卿和叔父韩云卿,都与李白相识。

 

李白为父亲写碑文,给叔父赠诗“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有如此优秀的父辈,韩愈定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韩愈只有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先后去世。

 

从此,他由哥哥韩会和嫂子郑氏抚养。

 

可老天爷偏偏还觉得韩愈的身世不够悲苦。

 

十三岁那年,哥哥韩会因政治斗争不幸亡故。

 

家族的衰落、一家大小的生计、孩子教育的压力,全都落到嫂子郑氏肩上。

 

好在韩愈很争气,他的聪慧遗传了家族的文化基因,他七岁好学,言出成文。

 

他不仅早慧,学习也非常刻苦。

 

李汉《韩愈文集序》中记载,他:

“自知读书为文,日记数千百言。”

读书,是韩愈唯一能选择的出路。 

“我年十八九,壮气起胸中。” 

带着雄心壮志,19岁的韩愈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可满怀希望而来,却名落孙山。

 

韩愈感到羞愧,又有些不甘。

 

之后,他接连又考了两次,可还是没有考中。

 

除了再次落榜的压力,他要面对的,还有生存的艰难。

 

在后来的《殿中少监马君墓志》中,韩愈自己回忆道:

“自己参加科举考试,穷困潦倒到没办法活下去。”

 

所幸,韩愈遇到了贵人——北平郡王马燧。

 

韩愈的堂兄曾效力于马燧麾下,随军出征时战死。

 

因为这层关系,马燧给了韩愈一份差事。

 

贞元八年,25岁的韩愈第四次参加科考,终于考中进士。

 

可考中了进士就能做官吗?

 

接下来,命运又给韩愈设了一道坎。

 

做官要参加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韩愈考3次,均未通过。

 

最后,为了谋求生计,韩愈只能先到节度使的幕府中做幕僚,等混够政治资本后,再回朝廷做官。

 

幕府生活枯燥单调,后来经人介绍,韩愈终于在国子监做了四门博士。

 

韩愈广收弟子,诗人张籍、李贺、贾岛皆为“韩门”弟子。

 

在这个微不足道的岗位上,韩愈写出了振聋发聩的《师说》。

 

这篇《师说》是赠给弟子李蟠的,韩愈也借此说出自己的心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不光与坎坷命运斗,与艰难生活斗,还要与时代相斗。

 

这第一斗,便是戳破朝廷高官的谎言。

 

贞元十九年,关中大旱,民不聊生。

 

为百姓忧心的韩愈怎么看得下去?

 

早在之前,韩愈还在自荐信中,称赞京兆尹李实治安有成效。

 

可看到民间百姓的真实情况,他看清了李实的真面目。

 

于是,他果断摆正立场,给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

 

奏章中,韩愈描述当时首都“弃子逐妻以求口食”的惨状,更直指李实蒙蔽之罪。

 

可最后,韩愈收到的是一封贬谪之书,他被贬到了距离长安四千里远的广东阳山。

 

怀着一腔愤懑,韩愈写下《利剑》一诗:

“我心如冰剑如雪,不能刺谗夫,使我心腐剑锋折。”

命运沉浮依旧,公元806年,韩愈迎来了人生的转机。

 

这一年,唐宪宗登基。

 

韩愈奉召回长安,做了国子博士,官至五品。

 

元和十二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造反。叛军派刺客暗杀了宰相武元衡,裴度也被刺伤。

 

朝野震动,群臣就“战与和”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就在这一个关键时刻,韩愈秉持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二斗朝廷。

 

只不过这一次,他上了一道奏折《论淮西事宜状》。

 

其中一句“所未可知者,在陛下断与不断耳”,让唐宪宗下定决心出兵。

 

裴度临危受命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前往平叛,韩愈担任行军司马。

 

他向裴度献出一妙计: 

“叛军主力都在前线,老巢蔡州只留下千余人的老弱残兵。

主帅只要给末将三千兵马,末将抄小路偷袭蔡州,定能活捉吴元济!”

在裴度还在犹豫的时候,将士李愬已经从文城带兵雪夜入蔡州,果然活捉了吴元济。

 

淮西平定后,韩愈随裴度回朝,做了职刑部侍郎,并且奉诏写下记录战功的《平淮西碑》。

 

官做得越来越高,韩愈喜欢说真话的性情却从来没有改变。

 

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

 

这是长安的大事。


连皇帝都崇佛,黎民百姓便更是疯狂。

 

就是这样一派崇佛狂潮,韩愈偏偏“不平则鸣”,要与时代相搏。

 

韩愈写下历史上著名的《论佛骨表》,言辞激烈,直接批判“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唐宪宗一怒之下,把他贬为潮州刺史。

 

被贬出长安那天,行至蓝田时,大雪纷飞,韩愈的侄孙韩湘来送行。

 

韩愈含泪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与时代相搏,为盛世除弊事。

 

即使韩愈不甘,但心中绝无后悔之意。






韩愈被贬到潮州后,也没闲着。

 

他为百姓解决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鳄鱼之灾。

 

潮州城西有一个大水潭,潭中的鳄鱼像强盗一样,肆无忌惮地吞噬农民家的牲畜。

 

韩愈得知后,要为民除害,于是,他向鳄鱼宣战。

 

韩愈写了一篇《鳄鱼文》,说白了,就是一篇讨伐鳄鱼的文章。

 

他率领各位官员来到潭水边,先命令手下向潭水中投入一头猪一头羊,作为跟鳄鱼的见面礼。


接着,他开始宣读自己写的《鳄鱼文》。

 

韩愈先说先帝为老百姓除掉有害的虫蛇的功绩,接着,他指出鳄鱼对百姓的危害。

 

然后,韩愈摆明立场,说自己:


“承天子命以来为吏,固其势不得不与鳄鱼辨。”

最后,他给鳄鱼下了命令:

 

最多三天时间内,请鳄鱼率领自己的家族南徙于海。


如果三天不能,那就将时间宽限到五天,最多到七天。

 

如果还不搬走,那就“操强弓毒矢”,全部杀完为止,到那时千万不要后悔!

 

据《旧唐书》记载: 


“当天傍晚,潮州暴风雷起。

几天后,潭水干涸了,鳄鱼也迁到潭水西部六十里的地方。

从此,潮州人再也不用担心鳄灾了。”

一文退鳄鱼,尽管听起来带有传奇色彩。

 

但不得不说,韩愈为百姓做了不少事情。

 

以至于潮州有座山,原本叫笔架山,韩愈来了之后,就成了韩山;

 

潮州还有条江,叫鳄溪,他来之后,就成了韩江。

 

在潮州待了七个月后,韩愈收到了赦免令。

 

元和十五年,韩愈奉召回京,担任国子监祭酒。

 

长庆元年,53岁的韩愈本该颐养天年,但就在这一年,镇州发生了兵变。

 

成德节度使田弘正被部将王廷凑所杀,王廷凑自立为节度使,朝廷无力镇压,只得予以承认并招安。

 

那么,招安特使谁来当呢?

 

朝堂上一时静默,群臣们纷纷低头。

 

“我来!”韩愈挺身而出。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看到家国有难时,不顾友人元稹的劝阻,只说下一句“安有受君命而滞留自顾”,便头也不回地出使镇州。

 

最后,当听到韩愈平静地向自己述说朝廷的招安意向时,王廷凑突然决定息事宁人。

 

一介文士,孤身闯营。

 

看到这里,终于知道,韩愈笔下如海潮般的气势从何而来。

 

定是从骨子里的硬气,还有舍我其谁的胆量喷薄而出。

 



长庆四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

 

两百年后,苏轼把韩愈当成了自己的偶像。

 

苏轼客居潮州期间,特地去拜访了韩公祠。

 

他伫立在韩愈的雕像前,凝视良久,喟然叹曰: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回顾韩愈的一生,既以文言志,也以文为戏。

 

可不管忠直之言也好,戏谑游戏之作也罢。

 

韩愈,以至情至性的一生,终成为名垂千古的百代文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A0000神话梦萍

    下一集在哪里听

  • 听友192618256

    四大名著

  • 黄石市大冶曹玉洁

    讲的真好

  • a小仙女1

    这里的潮州指的是现在的潮州吗?

  • 晴空_Xin

    这是唐宋八大家那个韩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