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维度|想象联想

构思维度|想象联想

00:00
05:49

【笔记】 

1.想象与联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构思维度。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使用想象和联想的手法,来拓宽诗歌的表现方式,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想象:如何构思表现月光洁白而凄冷的诗句?

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分析:运用想象来构思,把眼前大片大片的雪,想象成被春风吹开的满树梨花。

3)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分析:这首诗,写在作者被禁于长安时。当时杜甫的妻子儿女都在鄜州,而杜甫被叛军困在长安,望着天上的月亮,思念家中的妻儿。在《月夜》这首诗里,我们看到杜甫巧妙地使用了想象的方式,通过想象远方的妻子也在望月思念自己,写出了两人彼此之间的挂念。所以诗歌的开篇没有写长安的月亮,而是直接写鄜州的月亮。

3.联想:比如说,此刻你离家乡很远,一个人孤独地在小旅馆里,你可能会联想到千里之外的亲人和朋友。

1)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分析:诗人看到天上的月亮,联想到这轮明月也在照着自己的家乡,从而生发思乡之情。

2)李白《越中揽古》: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乡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分析:作者打破绝句的常规写法,前三句极力铺叙勾践灭吴之后的荣耀与欢庆:战士衣锦还乡,春殿歌舞不断。后一句陡然直下,“只今唯有鹧鸪飞”,物是人非,霸业成空,突入而来的对比形成巨大的反差,令人长嗟不已,这是联想带给我们的魅力。 

【练习】 

1.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使用( )和( )的手法,来拓宽诗歌的表现方式,增强诗句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写雨后景色的诗句是( )。


3.下列古诗中没有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风流倜傥的美人儿

    2024年,万岁,万岁!

  • 1338155itxg

    这节文字和语音不匹配

  • 春静如苏晓望桃园

    所以想象包括比喻吗?

    ZZRDSG 回复 @春静如苏晓望桃园: 不包括

  • 听友185801671

    老师,请问想象和联想有什么异同呢?怎样能简单的区分一下?谢谢!

  • 康宏阳的八宝粥

    咚咚咚

  • 听友185801671

    老师的讲解清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