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辛老师注解伤寒论 条文15-16

012辛老师注解伤寒论 条文15-16

00:00
14:29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白晓说

    评论区也精彩!

  • 招志宏

    这时再把把脉看看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再来治疗了,桂枝汤主要用来发汗解表,如果说患者伤寒的话脉浮紧的,不出汗,这里就不能用桂枝汤了,不要搞错了,要用麻黄汤。

    辛老师最好了 回复 @招志宏: 桂枝汤主要是解肌的 发汗力量很小

  • 葉子_45

    庸医好多

  • 细水_长流

    风寒表症的时候切记不能用下法,因为外邪会内陷,陷入身体里面,传经。

  • huimouyiran回眸伊然

    太阳病,如果误治导致气上冲胸,仍用桂枝汤

  • 风吹竹叶_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太阳病属表,误下后,则太阳之气当从肌腠而下陷,若不下陷而气上冲者l#里不受邪,与邪抗争r#,则邪仍在肌腠之中,可与桂枝汤,从肌腠外出而愈。若不上冲者,邪已内陷,不在肌腠之中,故不可与桂枝汤攻表。

  • 风吹竹叶_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太阳病三日,已三阳为尽,发汗则肌表之寒自解。若吐则中膈之邪当解,若下则肠胃之邪当解,若温针则经脉之邪当解,当解而仍不解,此为医者误治坏病,故桂枝汤不中与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或逆在隔,或逆在胃,或逆在经脉,随其证之所在而治之。 脉浮,发热,汗出,恶风者为中风,可与桂枝汤解肌;脉浮紧,发热,不汗出者为伤寒,可与麻黄汤。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 郁记1

    👍

  • 正在输入名字中

    16 患者原先太阳中风症已病三日,已经发过汗,未解决 (其实此时仍可用桂枝汤继续治疗) 但医生改用吐法,下法,火针,仍然不解决,桂枝汤症已经消失,不知变成了什么病,再用桂枝汤已经没有用处 太阳病各种误治,因而引起病情恶化,证候复杂多变,形成“坏病" 难以预料所变何证,该用何方亦无迹可寻,只能分析现有的脉和证,分析用过的误治方法,作出正确诊断,辨证下药 喑示前文病人原是汗出的桂枝汤症 如果病人脉浮紧,发热不出汗,不能用桂枝汤,这种常见病必须认识,不可错误治疗 强调辩证的重要性

  • 正在输入名字中

    15 原太阳病,医生用过下法后,病人自觉胸中有气往上顶的感觉 此为太阳阳气向上往外抗邪于表而没有内陷,提示仍然是太阳表证 可用桂枝汤 正常情况下,表症不可用下法,若下,会致使邪气从太阳经直接传入其它经内 所以强调,若无其气上冲者,不用桂枝汤,因为太阳病已经变成其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