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虽然是一部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但是里面也出现了许多的人物。这部经典通过所记录的言语、故事,活灵活现地给读者描绘了了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比如聪明的子贡、刚直的子路、好学的颜回,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个人,在《论语》里面只出现了一次,只说了一段话,但是风采却几乎盖过所有其他人,成为《论语》里面除了孔子本人以外,千百年来最为中国文人所称道、所追捧的一个人,他就是曾点。
曾点是曾参的爸爸。
曾点出场,仅此一次。那是孔子和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四人聊天。原话是这样的:
子路、曾皙(曾点)、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孔子说:“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觉得拘谨,平日你们常抱怨说没有人了解你,假设有人了解你,你要怎么做呢?”等于是请他们各抒己见,谈谈各人的志向。
这里需要插一句,《论语》里面这一段对话,是非常经典的,常常被称之为“曾点之志”,广为大家所熟知、引用。但是,就是这么有名的语录,孔子师徒在什么时候讲的、什么状态下讲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个靠谱的说法,其中大家比较认可的,是宋朝著名思想家朱熹的点评,而我却觉得,其实连朱熹也完全理解错了。所以,我们一边读,一边要带着问号反思。
“我的年纪比你们大一点,希望你们不要因此觉得拘谨。”这样的话,师生之间会不会说?会的,但是问题在于,孔子师徒是终生的师徒关系,子路、曾点、冉有,都是孔子最早的学生,所以这样的对话,如果出现在孔子晚年,周游列国之后,子路和冉有都已经跟孔子朝夕相处半辈子,又已经做大官了,然后他们聊天,孔子说,你们不要拘谨,不要总说我不了解你们,我们来聊一聊理想,这可能吗?我觉得不可能。
所以,开头这一句话,我觉得我们已经可以确定,这段对话,是在孔子早期,在鲁国做官之前发生的,大约在孔子30岁到40岁左右。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时孔子已经确定了个人的志向,曾点和子路小一点,冉有再小一点,他们也基本确定了个人志向。公西华传说比孔子小很多,一是这个传言有误,二是即便还是一个小学生,一起谈谈理想也无妨。
子路先说了,子路年纪相对大一点,性格又刚直,往往都是他先说话。他说:“即便是夹在几个大国之间的一个诸侯国,即便是发生外有军队侵犯、内又发生饥荒的糟糕状况;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变得勇敢而又懂规矩。”
子路的志向是通过武力来治国平天下,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志向。他讲完之后,孔子微微笑了一下,没表态。
冉有接着说:“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就能让百姓富足,但是礼乐方面的教化,则需另请高明。”冉有的志向也是治理一方,但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只能把经济方面搞好,礼乐教化则要另请高明。
然后,轮到公西华,他年龄还小,所以很谦虚,说:“我不敢说自己可以做到,只是想要这样学习:宗庙祭祀或者国际盟会,我愿意穿上礼服戴上礼帽,担任一个小司仪。”他的志向是做礼仪官,在外交或者祭祀这样的重要场合工作。
三人讲完之后,还剩下曾点一人没说。这时候他正在一旁鼓瑟,他的年龄只比孔子小6岁,比子路还要大3岁,所以本来没打算加入讨论,觉得谈理想有点幼稚了。但是孔子还是对他问:“曾点,你的志向怎么样呢?”接下来这段描述非常生动: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曾点鼓瑟的声音渐稀,然后“铿”的一声,把瑟推开,站起来回答:“我与三位同学的说法有所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妨碍呢?各人说出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点说:“暮春三月时,春天的衣服早就穿上了,我陪同五六个大人,六七个小孩子,到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唱唱《国风》,然后一路吟诵着《诗经》回家。”孔子听了,赞叹了一声,说:“我欣赏曾点的志向啊!”
曾点的回答,犹如诗句一般唯美,大多数人都觉得,曾点描绘的是一幅春游图,那这究竟代表的是什么理想呢?难道曾点和孔子内心憧憬的,是不思进取、放弃功名而及时行乐,趁着美好的春光抓紧时间游玩?
朱熹是这么解释的:曾点没什么舍己为人的精神,因为在曾点眼里,真正的大同世界,一切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人人只需快乐地自由自在地生活就好了,这不就是尧舜时代的景象吗?这不就是孔子追求的终极目标吗?
朱熹的答案,几乎成了后来理解曾点之志的标准答案,大家都为曾点志趣的超脱、理想的高标而激动不已。曾点凭着这一句回答,成为《论语》人物里面最最光彩夺目的一个人。
但是我总觉得不对劲,孔子让大家谈理想,曾点说了一个没有理想就是不需要理想,也就是实现了最大的理想,所以孔子说,这个答案好。朱熹先生,是这个意思吗?这样解释,不觉得曾点的回答跑题吗?这又不是脑筋急转弯的课堂联练习,孔老师应该给他零分才对!
于丹教授更是抓住了朱熹话里那个“没有舍己为人的精神”的意思加以反驳,说其实这是一种修身养性,是一种超越职业追求的人生追求,所以,这个境界比子路、冉有和公西华高。这都扯到哪里去了?洗洗澡唱唱歌就是自我修养?
这个答案,最大的问题是孔子居然觉得好,一辈子积极进取的儒家领袖,居然为一种消极无为的思想点赞。专家们为了让道理看起来通顺,不得不猜想这场对话是在孔子的晚年发生的,那时候孔子已经对政治比较消极了,一次次的心灰意冷让这位斗士萌生了退隐山林、享犬马之乐的想法了,太扯了,这还是孔子吗?这个答案更是全然不顾对话的语境和人与人关系,绝对不可能是几个六旬老人七旬老人之间的对话。
所以,我对这个答案,说不,持否定态度。
除了憧憬太平社会的解释、没有志向,及时行乐地春游的解释之外,还有一个说法,说曾点的理想是主持通过雩祭来求雨的仪式,或者在暮春的上巳节主持祓除辟邪的仪式,这两种说法都把曾点的理想安排在以礼乐为政的角度,或许也有道理,但是大家想想,如此理解的话,曾点的理想很高大上吗?跟公西华岂不是差不多?而公西华当时还是一个低年级的娃娃。
所以,我总结一句话:以上答案,都不是正确答案。那么,曾点之志究竟是什么呢?大家体会一下,“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春游?没错,但是这是什么单位或者什么家族部落组织的春游呢?
我告诉大家吧,这是学校。那个时候的学校,第一,不分年龄段;第二,基本上终生制。进了这个学校,就像进了一个帮派一样,无论是青壮年的“冠者”,还是低年级的“童子”,从此白天黑夜就泡在一起,跟着老师了。学校里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组织春游,在美丽的春天里,边游山玩水,边吟唱了课堂上学到的诗书礼乐知识。而曾点告诉大家,他的理想莫过于作为一个老师,带着学生学习、实践、春游。孔子一听,马上赞叹道,对啊,这也就是我的理想。如果不是我身有使命,如果我能一辈子做一个老师,那该多好!
这次对话,就是一个快乐的学习场景,里面有老师孔子,有冠者曾点、子路、冉有,还有童子公西华。子路、冉有和公西华,各有各的理想,曾点却告诉孔子,我就希望未来能够像老师这样,带着各种年龄段的学生,边学习,边生活,边成长,这该多好!
子路的理想是将相之位,冉有的理想是地方长官,公西华的理想是礼仪官、外交官,而曾点的理想是放弃仕途,专心致志从事教育工作,这个答案最打动孔子。事实上,孔子虽然一生追求参政,但是他一辈子最成功的、最长久的影响最大的职业,的确就是从事教育工作。
我的这个解读,大家赞成吗?如有不同意见,我希望可以留言讨论,让我们在讨论中一步一步走近真理。今天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这样解释比较合理
楚子学堂 回复 @罗天_gx: 谢谢,但是这种解释比较少被学术界采信,大家宁愿相信曾点是道家式的清静无为,及时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