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土得掉渣,却回味隽永…

它土得掉渣,却回味隽永…

00:00
18:07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的书叫做《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这本书2019年于德国莱比锡荣获“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它土得掉渣,却回味隽永,它记录着本土传统的匠人之心,也赢得了国际交流的极高赞誉。摄影家龚为先生深入社会深处,专题拍摄各种行当,既是写实的实践,也是艺术的创造。作家潘文龙先生以流丽的文字,诠释了各种行当的背景和具体情形,同时普及了社会生活知识。这本书将江苏的老行当分为衣饰、饮馔、居室、服侍、修作、坊艺、工艺、游艺八类,九十多个主题,一百多位匠人,生动地展现了当代江苏城乡生活、民生、风俗的珍贵画卷。

    行当,“行”,指社会上不同职业的分工,俗称行业;“当”,指行业里所做的事。老行当,则是历史悠久的社会百业的通称。它们当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还勉力存活,有的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像大熊猫一样被保护起来了。

    江苏地处长江下游的黄金三角洲,运河贯通南北,水陆交通便捷,南北风物、人情兼备,自古经济繁荣,市肆林立。由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众多老行当的生息、发展、传承有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这些老行当中的无名师傅们做的是活计,注入的是情感,他们坚持一份手艺,就是坚持自己的信念,非生存所迫,而是理念支撑。

    让我们撷取其中的几篇,感受一下江苏百业的匠人精神吧!

 

   1. 锦绣年华谁与度——苏绣

    从前,刺绣并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庙堂工艺,而是和纺纱织布一样,是江南女儿的日常手艺。姑娘们闺阁里学做女红,出嫁后相夫教子,闲时花前灯下,细织密绣,既能为衣物添彩,更能贴补家用。说起来,几代以上的苏州妇女,她们的青春岁月,或许都是一针一线在绣绷前度过的。

    到了近代,苏绣在发展的过程中基本上形成了两大流派,仿真绣和乱针绣。沈寿就是仿真绣的代表人物。她的画稿以油画、照片和自然界的物体为对象,吸收西洋油画的用光、用色和明暗关系,用中国丝线和技法再现。为表现出物象的明暗层次、立体感、质感,沈寿还创造了旋针和滚针等技法。

    在当代乱针绣大师任嘒闲的手中,一根丝线可以被劈成二十几股,细若纤尘,用来表现鸟兽的羽翅绒毛,以及那些更为细微的部分。她在绣绷前飞针走线七十多年,直到2003年过世。

    江苏还有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台发绣。发绣,又称墨绣,以发代丝,以针代笔。有人考证,发绣起源于佛教盛行的唐代,就像信徒用指血写经一样,信女们将自己的秀发剪下,在绸或绢上绣如来佛祖或观音菩萨像,焚香膜拜,极尽虔诚。和丝绣相比,发绣不褪色变形,但技术要求极高,流传甚少。“发绣”的传承人王琼大师介绍:发绣艺术忠于头发原色性、真实性,利用头发本体色泽和细、柔、光、滑的特性,运用滚针、缠针、接针、切针等不同针法刺绣作品。大师的一幅《五牛图》用了一万多根头发,历时一年才完成;《清明上河图》光画图就花了五个多月。

    现在,苏州西部太湖边的镇湖,仍然是苏绣的传统基地,八千绣娘仍然在飞针走线,绣日刺月、勾云染霞。人生有涯艺无涯,江苏儿女的绝技,依旧传承不息。

 

2. 舌尖上的精致——苏式船点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部有一集拜师仪式里,有一位须发皆白的大厨端坐上方,接受徒弟们的跪拜。这位大厨就是原苏州得月楼的烹饪大师朱阿兴。除了苏式招牌菜,他的另一拿手绝活就是苏式船点。

    船点是由熟米粉裹馅心后,捏成各种形状,蒸制而成,因作为游船上的点心而得名。馅心有荤、素、咸、甜之分。它的起源不迟于明代,后经历代名师不断研究改进,将花卉瓜果、鱼虫鸟兽等各种形象引入,终于形成了小巧玲珑、栩栩如生,既可观赏、又可品尝的苏派美食。

    苏州过去有“七里山塘半酒楼”的说法,明、清两代山塘街一带是商业和旅游两旺的黄金地带。画舫笙歌、宴游不绝的山塘孕育了苏州的船点。清代笔记《桐桥倚棹录》记录当年苏州船宴的情景,书中形容 :“游宴时,歌女弹琴弄弦,清曲助兴 ;船行景移之中,两岸茉莉花、珠兰花浓香扑鼻,酒尚没有醉人,花香先已令人陶醉,夜宴开始,船头羊灯高悬,灯火通明 ;船内凫壶劝客,行令猜枚,纵情行乐,迨至酒阑人散,剩下一堤烟月斜照。”

          

 3. 金枝玉叶薄如纸——打金箔

    中国金箔工艺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和目前世界最大的生产基地。早在2006 年 5 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就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法打金箔是纯手工的。先将金提纯,做好配比,再粗打成两寸见方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进行细打。一块黄金,只有经过千锤百击的敲打,才会成为薄软如纸的金箔。传统手工打箔需要两个匠人相互合作,上下两个人协力。上面的人推锤,通过控制锤的落点,调整金箔的位置;下面的人主打,锤的落点始终保持在同一位置上。上面的师傅锤重7 斤,打击的力度大,主要是使金箔快速延展,也防止金箔粘在乌金纸上,下面的人锤重 5 斤,打击力度小一点,是为了使金箔和乌金纸分离,不粘连。打箔工序,是决定金箔质量好坏最重要的工序,通常要不间断地敲打 6 到 8 个小时。打金师傅十分辛苦,经常是不分寒暑日夜地赶工期,累得腰酸背痛。

    上品的南京金箔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打好的金箔行话叫“金开子”。而把金箔装到乌金纸包内也是一个绝活。必须使用鹅毛趁口风挑起,不破坏金箔,要小心翼翼放进去,不能有褶皱。老规矩使用的鹅毛是老鹅翅膀上第二或第三根羽毛。鹅毛因为上有油脂,不沾金箔。而边缘的毛比较软,可以起金箔。

    金陵金箔在明、清时代是宫廷贡品,用于装饰皇家园林和家具、佛像、器物。经过一个甲子的努力,如今的南京金箔集团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令中国金箔工艺的金字招牌一直熠熠生辉。

 

4. 立体画与无声诗——盆景

    江南人风雅,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无论是深宅大院,还是平民陋室,房前屋后总少不了放几块石头,栽几株草木。阳台和院子里,更少不了安放一些盆景,点缀主人的精神空间。为此,也就有了一大批专门侍弄花草苗木的花农和园艺师。经年累月。江苏一地居然形成了中国盆景的两大主要流派——苏派盆景和扬派盆景。

    苏派盆景颇多古人画意,富有浓郁的诗情,布局简练,章法严谨。讲究景、盆和架完美结合。姑苏城的东南角有一座名为紫兰小筑的小巧园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成了苏派盆景的集散地。因为园林主人周瘦鹃先生不仅是一位知名作家,还是一位盆景大师。他在园中置梅丘,掘荷花池,安紫兰台。在屋前长廊,专门置放他精心制作修剪的盆花、树栽和水石盆景。

    苏州盆景当代传承代表人物李为民,正是周瘦鹃先生的外孙。他说,为了选择那些不断被砍柴人砍掉主干后,在地下越长越大的老树桩作为主材,几年中他跑遍了苏州周边的大小山林。精美的盆景,离不开精心的培育与修剪。李为民说:“老一辈盆景艺术家用控水的方法来保持盆景的形状。一盆针叶松,要把它的针养得稍微短一点,就用少浇水来控制它。现在我们吸收了日本短叶松的方法,利用黑松的自然习性,在出梅的一段季节,促使它两次发针,能够把松针控制在一寸左右,这样就能把黑松的层次感表现出来了。”

    盆景很娇贵,全靠手艺人的精心呵护。大凡精品,大多需要几十年的悉心培育。无数阴晴雨雪,数度严寒酷暑,足以让盆景艺人和盆景之间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

    盆景是立体的画,是无声的诗,是活的艺术品。在庭院中,闲看它花开花落;在几案旁,品味岁月的痕迹。盆景使天、地、人、物达到了和谐圆满的统一,这正是古代中国人最高的生活理想与人生境界。

 

5. 一飞冲天、“筝筝”日上——板鹞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遍布南北。“北鸢南鹞”,北方管风筝叫“鸢”,南方则称之为“鹞”。传说墨子曾制作木鸢,所以墨子就被尊为风筝制作的祖师爷。南鹞中以南通板鹞风筝最有特色。 它形制巨大,平整如板,以六角形为基础,通过组合变化,结构成串联星式形状,上面绑扎着几十只大小不一的哨口,在天空飞行时会发出响亮又有节奏的哨音,犹如一曲空中交响乐,在中国风筝家族中堪称一绝。

    郭承毅就是南通板鹞风筝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研究制作板鹞风筝四十余年,长期研究南通风筝的风俗民情、历史状况,并在风筝制作技艺的经验总结和探索创新上付出了不少心血。

    制作一个板鹞风筝要几十道工序,在制作上扎、糊、绘、绷、雕、放等多个工艺流程要求非常严格。首先要选择质地细密、弹性良好的江南毛竹来扎制骨架,风筝越大,骨架越要粗壮结实。毛竹要用文火烤直,再磨光,刷清漆,以防虫蛀。扎时要做到上下左右对称均匀,轻重一致,尤其左右两根边骨的粗细长短和弹性必须分毫不差,这样才能保证板鹞在强风中的平衡。板鹞骨架扎好后,用事先绘绣好的绢布缝合,再用去掉弹性的蜡线或细绳作引线。引线各个角都要拉好,保证左右对称,拉力均衡。

    风筝上的绘画,通常都是先白描后彩绘。与北方多注重鸟兽飞禽不同,南派风筝更注重人物,题材来自民间故事。板鹞风筝上画得最多的是“八仙过海”“昭君出塞”“木兰从军”和“天女散花”等戏文传说。

    板鹞有两条蒲草或稻草搓制的长尾巴,也称尾档,长度约为风筝主体的15 倍左右,重量为装配哨口后的 70%,起到稳定重心,保证飘浮的作用。风筝飘起时,尾档轻摆而有浮力,在空中飘舞犹如龙蛇飞舞。

    板鹞风筝最大的特色就是在主体上装置一排排的哨口。竹哨音色清脆悠长,是艺人用刀削出来的。竹子削得越薄,音色就越亮。风筝上的竹哨口,三个大小不同的合为一组,称为连哨。雕刻好的哨口,经过试音,区分高中低音,由上至下排列在鹞面上。有的鹞面可装有数十个乃至数百只大小不一的哨口。放飞时,响声混合,犹如机群掠空,震空齐鸣,又似江海怒涛,汹涌澎湃,果然像空中的交响乐。

 

    礼失求诸野,文化产业的根基在民间,那些侥幸保留下来的老行当、老手艺、老作坊、老字号正是扎根于中国本土文化产业的宝藏。老行当的故事,带着扑面而来的民间气味和生活气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我们用这本书记录历史、致敬匠心,希望唤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老行当,希望这些老行当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清歌赋离殇

    前面的也太多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