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君在中年》

《念君在中年》

00:00
07:40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tyreader


前两天,深夜录了一篇枫林的新作《只影向谁去》。录完已是凌晨1点半。微信发给枫林后,我就睡觉去了。

早上起来,看到他发给我一长段文字。题目叫作《节制之美》:


节制之美

  ——致高昂老师

 

收到你的音频,在未听之前,我会预想它的风格,预想你的语气、声情、节奏,是如何理想地展现文字。可是,听到你的声音一起,才知道自己把理想定低了。通篇听完,及至声音一驻,音乐一落,我只会傻傻地自语一声:真好,真好。


近年来,听过不少朗诵作品,也结识不少朗读者,对于如何用声音展现一篇文字,其实早已有了共识,可惜仍然鲜有作品能够达到共识的高度。以我的看法,其原因主要有二,要么声音太过霸气,武断地渲染文字,要么文字声音两张皮,你美你的,我美我的,做不到无缝契合。推而论之,朗读作为一门艺术,同诗歌、绘画、音乐一样,都需要绝对安静的创作氛围,始于斯,终于斯,爱于斯,付于斯,亦应是一切艺术门类的创作态度。如果要我在心里形象地描述一位朗读者,我希望他是深夜里披了大衫,端坐于灯光之下文稿之前,以心声发语的人,他的窗外,夜凉如水,秋虫低吟,他的耳际,空旷静谧,天下无音。写到这儿,忽然想到央视的《朗读者》了,呵,舞台那个炫啊,灯光那个刺眼,在这里不说也罢。


初识你,初识你的朗读作品,算起来很有些年头了,就你的声音而言,无疑是两个字:好听。说句伤人的话,有太多的朗读者,功力有,态度亦有,无奈只是这个硬性条件不太够,叫人好不可惜。对于拥有好声音的人来说,亦有一种可惜,这便是声音到了,心里没到,如同捧着金碗,碗里却无米。既然是想夸你,不妨就夸句彻底的:你实在是双美得兼,令人羡煞!


站在写手的角度,我深知好的文字与好的朗读,是造就优质诵读的必要条件。可是,当我听到你读的这篇只影向谁去,心里实在有愧的狠,自觉我的文字配不上你的声音,配不上你认真的态度和拿捏文字的功力。你的声音是被时光打磨过的,知道赋于文字怎样的深情,可你的读法,又是节制的,惯以平静的语调,好心地拦着字里行间的波涛。节制,不是隐忍,是对一切过度欢快与过度悲伤的抚爱,是翠彩里的一抹白,黑夜里的一片星光。你明白这样的制衡手法,不仅可以使文字与声音回归本位,同时亦能使受众睹其容貌,知其内在。


想夸你的话还有很多,不过我也该懂得节制。在这里,只想送给你一个称号:声音的捍卫者。这个称号虽是虚名,却又是内心最想给的评价,这个称号适于你,也适于和你一样用声音认真传递人类情感的每一位优质朗读者。感谢你,感谢你们!


这一番盛赞,让我心中窃喜,又觉得实当不起。但其中一些观点,让我深以为是。


我和枫林相识已逾十年。

10年前,是在新浪博客看到他的文字,很喜欢,就读了几篇,然后在新浪成了邻居,也就因此相识。他在新浪叫“枫林主人”,做博客很用心,不止在于他文字好,图片音乐更是无一不精,每一篇文章都是一个诱惑朗读者的精致陷阱,不幸,我掉了进去。

好在,我也可以偷懒,读了音频发给他,他做好后我再转我空间。在我的新浪博客里,读的最多的就是他和阿紫的诗文。一直从博客时代玩到微信时代。



我以读文字为职业。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前20年,读的都是指定文稿,这是工作,完全不管是不是喜欢。后来,工作不再那么繁重,得以抽出空闲时间,把朗读作为我的业余爱好。

有爱好,就有选择。我一般读名家名作比较多,那些文字确实是经得起分析精读,越分析越有心得,越有收获,也越有乐趣。但有一段时间,大约2006年左右,我觉得网上名家名作的音频太多,在各种网络朗诵区听来听去就那些“老三篇”(现在明白,扎堆跟风的原因是很多朗诵爱好者不怎么读书,阅读量小,自然眼界就窄),于是就决心与众不同点,专注读网文,我迄今录制过的网文,基本上都是2005-2008年之间的。


但对网文的新鲜感很快消失,读来读去觉得能入眼入心的网文其实更少见,多数思路混乱缺乏逻辑,遣词造句华而不实,感受肤浅还故意卖弄,入口的“口感”也不好,就又慢慢不读了。


但枫林的文字,依旧是例外。我愿意开口读的网文越来越少,枫林也越来越“只影向谁看”了。

好的文字,一定是诱人朗读的。

我喜欢读枫林的文字,好看,好读,好听--不是说我读的好听,是他的文字有音乐美感,读出来好听。

枫林的文字,无论诗词还是散文,或是故事,一向入心、上口,文字简约,内涵丰满。文章寓意丰富,情感真挚朴素,最喜欢他的文字洗练精妙,分寸恰到好处,能3个字说清,不写5个字。年初我读的大受好评的《镜中眉》即可见一斑,如此短的篇幅,讲了个纵横时空万里,情意深切的故事,留给读者听者的想象空间极大,扩成长篇小说也未尝不可。


巧了,我翻出聊天记录,那一篇也是凌晨1点多发给他的。

因此,这一次他写出“节制之美”四个字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说我,其实也是写他。节制也正是他文字的特点。因为只有文字和声音在本质上趋于一致的时候,才能1+1>2,才能相得益彰,真正的焕发光彩。


给枫林读文字,最实在的回报之一,就是看他的点评了。首先就是文字的魅力。无论说好说坏(目前主要是夸我),都觉得收获很大。一个文字作者,喜欢听朗读的文字高手,谈朗读,一定是有长期积淀的想法和感受的。这对我,十分有益,常常也有意外的启发。


记得有一次我读了他的《念君在中年》后,他发我QQ消息说,至少年半之内不会找我读文字了。

我很诧异。不知何故?

因为隔着电脑屏幕,看不到对方的表情,听不到语气,于是文字的表意功能变得十分脆弱,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片刻沉默之后,枫林在QQ那头又说,这篇文章读得太完美了,完全就是他自己的心声。他怕我再也读不了这么好,所以半年内不敢找我,怕毁掉我在他心中的形象。


其实,我当时心里不以为然。我必然是越读越好的,怎么可能倒退呢?

那时我还无法理解,一个作者,听到朗读者几乎完美传达了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之后的惊喜和担心;但不久之后,我自己作为作者真实感受了一回之后,才有感同身受之悟。

那时我在做节目改版方案,字斟句酌地写了一整期样片串词,请了一位素来佩服的女主播录制样片。这次角色对换,让我有了极其意外的收获!我竟然第一次听到有人把我的文字的意思用声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那真是从未有过的奇妙享受!可惜,这位同事只是帮忙,这样的“享受”只有一次;而以后的日日夜夜,在节目运行中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我平时都是作为朗读者朗读别人的文章,我刚开始学播音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有声语言工作者的任务是还原文字,不是表现自我卖弄技巧。这一点我牢记在心,一直伴随着我走在正确的路上。但这只是理性认识,并非真实感受。而这一次,当我作为作者的时候,我才真正明白,朗读者能够传递作者本身的意思和情感是多么美妙!忠实于文字本身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拿人家的文字随便进行自己的“二度创作”。因为朗读的“二度创作”只是结果,而并非目的。


客观的讲,朗读爱好者,其实真正热爱读书的并不多,爱写文章的更少。我觉得,这早晚会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硬伤。因为只有大量的阅读,自己经常动动笔,才能真正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文字内涵。阅读、写作和朗读,三者不分家,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如果有人想在诵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相信这应该是大家的共识。


充分地尊重作者和作者的文字,去掉自我欣赏自我展示的“烟火气”,还原作者之愿,文字之美,用自然的声音传递真实的情感,这也许就是枫林说到的“捍卫”二字。

如今的朗读朗诵,确实是需要“捍卫”的。

近一两年,诵读之势日盛,这是好事;我参与了越来越多的比赛,见到了越来越多的诵读爱好者,坐在评委席,如坐针毡地听了越来越多的朗诵:无论是幼儿的、少年的、青年的、中年的……遗憾的是,我的感觉却是,越小的孩子,越未被“开发”,就越有真情实感、纯真动人;反而是年龄越大的,受“培训”越多的,却越多的虚假和腔调。

诵读的生活原型是说话,中国人说话表达意思和情感是有独特性的,绝不像雨果写给阿黛尔的情书那样热烈,也不像高尔基的《海燕》那样奔放。我们在生活中的真实表达是怎样,在赛场和舞台上就应该怎样,最多略做夸张而已,但自然真诚朴实的原则应是不变的,追求真善美、摈弃假丑恶的原则应是不变的。

但事实上,却是变了。

这几年我关注社会活动和网络朗诵较多,听到太多肆意歪曲文字、一味卖弄声音和技巧、拖腔拖调、装腔作势、虚情假意的东西,于是,我忍不住要出来捍卫,捍卫文字的尊严,捍卫诵读的尊严。希望把正确的、对的、美的东西传播给更多人,与志同道合者共同捍卫这个世间的美好声音。


当然,我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说是“捍卫”,其实只能约束自己。但“节制”和“捍卫”,确实都说到我心坎里了。“捍卫”是不知哪里来的紧迫感和使命感;“节制”则是来自岁月的积淀。


我读枫林,从青年时代读到中年;我由播音工作转向尝试朗读也由青年时代的外放进入中年时代的内敛。现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忽然觉得真的是在“念君”,念枫林君、念朗读君、念文字君。这些都是我在开口时要特别尊重的君子和君王。

人入中年,声入中年,我对于节制和内敛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朗读是生命状态的呈现,青年时代活力无限,中年时代则要追求力量。真正力量,不在于张牙舞爪、锋芒毕露,声嘶力竭,咆哮大喊;而是自然朴素、内敛从容。节制的语流,是平静水面下力可移山的潜流。

因为文字的作者,多数是在同样的状态下,书写的文字。有力量的文字,需要有力量的声音去呈现。这种力量不是测试仪器中的DB,而是深入人心的震荡。


枫林的这段话是最得我心的:以平静的语调,好心地拦着字里行间的波涛。节制,不是隐忍,是对一切过度欢快与过度悲伤的抚爱,是翠彩里的一抹白,黑夜里的一片星光。


这样精妙的话,深得我心,但我写不出来。

我只会傻傻地自语一声:真好,真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闲临牗

    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散文朗读吗,完全的声音与文字与情感融为一体,象作者自己在朗读,是一种没有朗读痕迹的思想的呢喃。

    声境界 回复 @闲临牗: 作者和你同感。我读完这个,他说半年内不会再找我读,因为怕我读不了这么好。呵。

  • 声境界

    作者写得很真实动人,朗诵者也理解了其中含义,总体比较满意。作者自己也非常喜欢。

  • 爱读书的小九九

    两个知音,在谈高山流水

  • 第十一名

    主播真是朗读界的“LV”

  • 思默儿

    喜欢枫林主人的文章,主播声音总是能再带我入境,字字句句读得入心

  • 纳兰慧羽

    『楓林文字.Go on朗誦』念君在中年

  • 听友10275253

    人生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