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编年史》Ⅰ《第十二个天体》序

《地球编年史》Ⅰ《第十二个天体》序

00:00
16:30

制作语音不易,如需转载请与我沟通


对于一个读者——至少是我本人——来说,这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最具说服力而且也最陌生的关于太阳系与人类历史的知识体系。它是如此恢宏、奇诡、壮丽,使我首次意识到,人类在终于有机会和能力追寻人类起源的真相时,才发现事实竟然比想象或幻想更加不可思议。而此前,人类也许并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就置身于创造的奇迹之中,或者,我们本身就是一个被创造的奇迹。


应该说,大多数对人类进化及其文明有兴趣的人都将对这个系列的图书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同样,对《圣经》故事以及大洪水之前的历史感兴趣的人,也可能会持有同样的阅读姿态。你是否想过,为什么从古代的哲人到现代的科学家,都无法完全回答我们从哪来?或者你是否知道,为什么希腊词语anthropos(人类)的意思是“总是仰望的生物”?甚至连earth(大地、地球)一词都是源于古代苏美尔的e.ri.du,而这个词的本义竟是“遥远的家”!


——其实,撒加利亚▪西琴在《地球编年史》系列图书中回答的远不止这些。西琴是现今能真正读懂苏美尔楔形文字的少数学者之一。作为一位当代伟大的研究者,他既利用了现代科学的技术,又从古代文献中窥知了那些一度处于隐匿状态的“神圣知识”。而这些神圣的知识所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甚至“我们往何处去”。


在他看来,人类种族是呈跳跃式发展的,而导致这一切的是30万年前的一批星际旅行者。他们在《圣经》中被称为“纳菲力姆”(中文通行版《圣经》中将其误译为“伟人”或“巨人”),在苏美尔文献中被称为“阿努纳奇”。与《圣经》中所记载的神话式历史不同,他通过分析苏美尔、巴比伦、亚述文献和希伯来原本《圣经》,替我们详细再现了太阳系、地球和人类这一种族及其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琴发现,借助现代科学手段得来的天文资料,竟与古代神话或古代文明的天文观有着惊人的相似。令人震惊的是,数千年前的苏美尔文明的天文观甚至是近代文明所远远不及的。哪怕是现在,虽然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第十二个天体”尼比鲁的迹象,但却无法证明它的实际存在;而位于人类文明之源的古代苏美尔,却早就有了尼比鲁的详细资料。《地球编年史》充当了现代科学和古代文献之间的桥梁,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古代神话及天文学的帮助下,西琴向我们全面诠释了太阳系、地球以及人类的历史。


以上节选自《地球编年史》中译本总序(译者 宋易)


在出版史上,尤其是非文学类作品中,很少有这样在出版界风靡多年、持续畅销的读物。而《第十二个天体》不仅做到了,还有更大的突破:它的平装版在美国知名出版社Avon Books印刷了45次!创下了一个记录。此外,它还有22个语种的翻译版本面世。包括英语在内的不同语言的硬壳精装版、软壳精装版、平装版、口袋版、磁带版甚至盲文版都在不断地出版,这使这套书有了上千万的读者,并时常被引用(当然免不了也被错误地引用)。无数的书刊和媒体都称它为“经典”。


本书显示了进化论和《圣经》的冲突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将是持久的。我相信这一点,因为它告诉我们人类起源的真相,以及——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广袤的宇宙多维度时空中,我们并不孤独。


以上节选自《地球编年史》作者撒加利亚▪西琴 序


对于我一个普通的天文及人类起源爱好者,虽然还不知道这套丛书是否已经有了语音版本,但是我尝试制作语音版本的目的却比较简单——因为我晚上在床上看书总是很快就睡着了,所以我希望能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下来方便保存和收听。《地球编年史》中文译本一套七本,200多万字,我初步估算阅读一章大概需要45-75分钟,希望我能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在这漫长过程中能得到您的支持,点赞、关注及转发甚至是打赏都将不胜感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维度观察者

    不久的将来,呼和浩特将是战区,人类与阿修罗抢夺最后的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