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05与无情 大学问 圆哲学 光明 不可说的

14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05与无情 大学问 圆哲学 光明 不可说的

00:00
15:08

情与无情

我常常谈到一个问题,出家的同学都知道,佛学有个名称“沙门”,汉代翻译为“桑门”。到了中国以后的佛教,那些真正的出家人——就是出家人中的出家人,这些真正修行的人叫“头陀行”,也就是苦行僧。依照戒律,“头陀不三宿空桑”。一个头陀行的人,在一棵树下过夜、打坐,不能超过三天,这是戒律规定;到第四天非离开不可!因为在那个地方住久了,就会与那里发生感情,就会留恋了。我们拿一个杯子、一只手表来说,再不好的杯子,但这是我用的,我会对它产生感情,如果你不小心打破了,我会生气!人们对物也会有一种留恋的感情。所以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头陀不三宿空桑”,是非常有道理的。


《太公素书》(就是圯上老人送给张良作军师的那本兵书)中就说“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也“。人要能割舍了嗜好,抛弃了欲望,才能除“累”,才不会受感情的拖累。人对于感情的牵挂比什么都厉害,所以很多修道的人,不能有所成就,就是这个原因。这些道理都与安土有关系。由此可知,人不但对土地有感情,对个人周遭的一切,久而久之,也都会产生感情、产生留恋。


在《易经》的道理中,非常注重这个“情“字,因为情是一种现实的东西。对性呢?《易经》中则不大注重,因为那是形而上的东西,形而上是空的,什么都可以不要。但情是有的,如何处理感情,是个艺术,也在于你自己,而上帝、佛,都帮不上忙。所以“安土敦乎仁”,你要懂得了这个道理, “故能爱”,就能够博爱。博爱不是含有占有私心的狭隘爱,而是很广博的、普遍的、无私的。


宇宙的大学问

下面讲《易经》整个学问的运用,以及它的目的。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经》的学问懂了以后,整个宇宙万物都懂了,所以说“范围天地之化”。这个中国文化《易经》所发明的“化”,后来被道家所运用。譬如“宇宙”这个名词,最早出现的道书《淮南子》里边。宇是代表空间;宙是代表时间。时空两个东西就是宇宙的代表,所以宇宙是属于时空的范围,而天地则是有形的。可见天地的观念小,宇宙的观念大。


后来佛学又创造了一个更大的名词,可以包括了宇宙,这个名词叫做“法界”。法界包括了时空、万物以及天地间的一切。我们中国汉代的道家,在《淮南子》里边就说明了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易经》的学问也是包含时空两部分的,就是“范围天地之化”的。


这个宇宙,在我们中国文化里不认为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其他神创造的,没有宗教的性质。在《易经》文化中,还有一种科学观念,叫做造化——自造自化。整个天体宇宙是大化学的锅炉,我们人不过是这个锅炉中的一个小分子、一个小细胞、一个很会活动的细胞而已。这是造化的一种功能。人类把自己看得很重要、很伟大,但站在宇宙的立场看人类,不过像花木上的一片小叶子一样,是微不足道的。而整个的造化却非常伟大,只有懂了《易经》以后,才能知道《易经》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的,就是说,没有任何法则是超过《易经》以外的,所有宇宙的一切学问,都离不开《易经》这个范围。


圆的哲学

《易经》的另一个重点,是“曲成万物而不遗”。懂了《易经》的法则以后,能够了解宇宙万有的一切运用;这个运用的原则是“曲成”。大家注意这个“曲”字,举凡老子、孔子、儒家、道家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都从《易经》文化中而来。《易经》这个名词叫“曲成”,老子的“曲则全”,就是从《易经》这个观念中来的。


为什么是曲则全呢?《易经》告诉我们,宇宙是没有直线的,通常是个圆圈。圆圈这个图案就代表了太极,人也是这样。我们人的生命,只有修道的人了解。如果从生命来看我们这个形体,却是很糟糕的。我们前面的什么都看得见,后面的什么都看不见。我们生命的圆是分段的,我们形体的圆是一个光圈。实际上这个形体是我们整个生命的中心、一个支柱,所谓神以形生,精以气凝。人体的生命就是这样。


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每个人,乃至万物,凡是活的生命都有光。过去大家看到菩萨、上帝的画像上,都有一个光圈。现在科学研究,已经可以看到人的光圈。人的光圈约有一寻——就是八尺左右,换句话说,你的手臂有多长,你周身上下就有这么大的光圈。人体光圈有各种不同的颜色,而且这些颜色是随你的心情在变化的。如果你动了一个坏念头、恶念头,你光圈的颜色就变黑了;你心里有个善念头,你光圈的颜色也是亮的。光有几种,最好的是金色,佛经上所谓的金色晃耀,就是圣人的境界。其他还有红光、黑光、白光、蓝光、黄光等。


我们中国人学了《易经》会看相,也有人会看光。如果是红光,代表将有血腥之灾;黑色就代表有灾难来了;绿光是一种魔的境界。这说明一切都是圆的,光也是圆的。我们研究地球物理,到太空去转了一圈,还回到原来地方。懂了这个道理,便晓得《易经》为什么说“曲成万物”了。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一切是没有直线的,所谓直线就是把曲线切断,加上一些人为的作用,假名叫做直。真正学了《易经》,讲话也要有些艺术,转个弯;连骂人也是一样,转一个弯骂了他,他还很舒服。如果你要骂一个人混蛋,他会跟你拼命;如果你说我们大家都是混蛋,他便没有什么说的了。所以说“曲成万物”。


但是也不能太过了,变成一个球,你又不通了。所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晓得宇宙万有的道理是由曲线完成的,人身没有哪一个地方不是曲线的。大家信佛打坐修白骨观,每一根骨都不是直的,我们背脊骨也不是直的。孔子研究《易经》说“曲成万物而不遗”,不会遗漏哪一样,因为它是圆周形的。真正的圆代表一切的圆满,因为我们的生命都在这个圆圈以内,没有哪个地方会有遗漏的了,所以说是“曲成万物而不遗”。懂了太极中的学问以后,就可以了解这个曲成的道理。老子说“曲则全”,一走曲线就一切圆满了。


光明来自黑暗

“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我们开始讲象数时,就讲到一天十二个时辰是分昼夜,分阴阳的;就连短短的一分钟也分阴阳。我们明白了日夜这一明一暗就是个现象,由这个现象而知道,有阴必有阳,有光明面,下一步一定有黑暗面。有上台必有下台;有下台也可能会再有上台的时候。


明极暗生,暗极明生。明从哪里来?从黑暗来,黑暗从哪里来?从光明来。那个能明能暗的是本体,是太极,既不属于明,也不属于暗。


从前有个禅师参祥,但还没有解脱到生死的问题。有一天他读《易经·系辞》,读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这一句,他便大彻大悟了,于是就在下面加了两个字,变成“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


下边一个结论,这也是东方文化特别的地方:


“神无方而易无体。”什么叫神?把宗教外衣统统剥光了,我们东方最高的宗教哲学是“神无方”。神是没有方位的、没有形象的,我们本身生命也好、精神也好、宇宙的生命、宇宙的精神也好,神是没有方位,无所不在,也无所在的。


“易无体”,《易经》是没有固定的方法的。所以你用八八六十四卦来卜你的命运,说你的命不好,你便难过。谁叫你不好的?命不好自己可以改造呀!通了《易经》的道理之后,生命、命运统统可以自己改造。但是如何改造呢?很简单,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人定可以胜天,命运是靠自己的,所以说,“神无方,而易无体”。这是孔子研究《易经》的心得报告。


我们大家学《易经》,先要把《系辞》上下传弄通了才可以,否则一学《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你便着《易经》的“道”了,借用佛家的一句话,你就着相啦!一脸的卦气像神经病一样,那就不好看了。我们看京戏,诸葛亮出来是八卦袍、鹅毛扇;姜维是诸葛亮的徒弟,脸上也有一个太极图,也是八卦袍、太极图、鹅毛扇……可见八卦、太极图都是代表智慧的,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有智慧的高人。但也有脸上画半个太极图的,那就说明了他是假智慧、狗头军师。在京戏中,羽扇纶巾就是智慧的象征。


“神无方而易无体。”易以什么为体呢?易以用为体。体在哪里看到?体在用上看到。无用就无体,体本身看不到它的功能,只有在用上才能看到它的功能。所以说“神无方而易无体”。我们了解了这个,再看西方哲学,尤其是宗教哲学,就已经低了一级啦!不过我们自己没有贡献,光拿老祖宗来夸耀,那是过去的成就,那是老祖宗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交了白卷,只有对不起老祖宗,我们做后代子孙的应该检讨才是。


说到这里,想到过去一个朋友来看我,说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自己死了,给自己写了一副挽联,上联是“真对不起,此生交了白卷……”我说好!作得真好!这挽联不只你能用得上,我们很多人都用得上。对老祖宗而言,我们真对不起他们,因为我们都交了白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777135hqgu

    曲生吉,同样学会拐弯说话很重要

  • 五月晴天may8

    是羽扇纶guan巾好吧。

    菩提雅舍 回复 @五月晴天may8: 好的,下次更正,感谢您的指正

  • 羲皇文化

    羽扇纶巾:(guan 去声)。个别字读音不准哦

    菩提雅舍 回复 @羲皇文化: 感谢指正,后续已更正~

  • 心若菩提2022

    常读书,常行路。借用南老师的话来说,读书让人打开第三只智慧之眼。 目之所及,所到之处不是没有道理,只是自己有没有发现。圣人观察后知道了成就了,圣与凡就在知与不知,行与不行之间。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南老师功不可没当代孔子,凡间的菩萨几千年来儒释道与易,光芒万丈老祖宗的宝藏,取之自成🙏🏻🙏🏻🙏🏻

  • 文青平

    是羽扇纶巾(纶guan)不是lun

  • 五月晴天may8

    还有纶guan是平声,不是去声。

  • 生命之舞_vv
  • 刘淑贞666

    造化

  • 刘淑贞666

    造化

  • 朱雀堂金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