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第12集 追求优越感 (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去实现优越感目标
 16.38万

《自卑与超越》第12集 追求优越感 (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去实现优越感目标

00:00
07:02

第三章 自卑感和优越感(上)

大多数神经病患者都会限制自己的行为。比如,口吃的人在表达上常常表现出犹豫不决的态度。他仅存的社会感会迫使他和人交往,但是他害怕这种尝试,鄙视自己,当这种情绪和社会感觉发生冲突时,他便会在言词中显得犹豫不决。除了前面的这种情况以外,患有自卑情结的人还包括:(1)在学校中总是落后于其他人的孩子;(2)三十多岁仍然找不到工作或一直没有解决婚姻问题的男人或女人;(3)强迫症患者,(4)对工作厌烦的失眠患者。这些人在解决生活问题时都会感到无助。一些人因为害怕面对异性,于是出现了手淫、早泄、阳痿和性欲错乱等问题。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么害怕行为不当呢?”答案就是:“因为这些人把成功的目标定得太高了!”


我们已经说过:自卑感本身是正常的,它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同时需要预测未来,科学是人类为了改善自己生存的环境,对宇宙作更进一步的探知,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而努力奋斗的成果。事实上,阿德勒认为,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建立在自卑感之上的。想象一下,一位兴致不高的外星观光客来到我们的星球,他一定会产生这样的感受:这些人类,建立起各种团体和机构去竭尽全力保障自己的安全,为了防雨建造了屋顶,为了保暖而穿上衣服,为了交通便利而修建道路,他们真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是地球上最弱小的生物啊!


从某些方面而言,人类确实是地球上最弱小的生物。我们没有狮子和猩猩强壮,甚至许多动物都比人类更适合单独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虽然群居生活和团结也是动物解决困难的方式之一,但是人类比其他动物都需要更广泛和更深入的合作。婴儿是非常脆弱的,他们需要长期地受到照顾和保护。而任何人都是从婴儿发展过来的,如果缺少合作,他就只能完全受到环境的限制,所以如果一个儿童没有学会合作,他一定会走向悲观,发展出严重的自卑情结。同时,即使是那些最喜欢合作的人,也还是要面对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种种问题。没有哪个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所处的环境。人生苦短,生命脆弱,可是生活中的三个现实问题始终摆在我们眼前。我们要不断地寻找答案,然而,我们也不会满足于现状,止步不前。无论如何,人类总是要继续奋斗下去,但是,只有与人合作,奋斗才会充满希望和意义,才能真正地改善我们的情况。


我们永远无法到达生命的终极目标,这个事实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怀疑吧。如果一个人或整个人类,已经达到了完全没有任何困难的境界,我们可以想象:在这种环境中的生活一定是非常枯燥的。因为每件事都能够被预料到,结果也都能够提前被计算出来,明天不存在任何风险和意外,那么,我们对未来也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


事实上,生活中的乐趣大多来自不确定性。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事都了如指掌,那就没有了讨论和发现的必要,科学也已经走到了尽头。宇宙对我们而言只是不断重复的故事而已。我们没有实现的目标,为我们带来许多愉悦的艺术和宗教,也都不再有任何意义。幸好,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人类的奋斗不会停歇,我们也能够不断发现新问题,创造出合作和奉献的机会。


神经病患者往往在奋斗开始时就已经遇到了阻碍,但是他解决问题的方式始终没有改进,但他遇到的困难却在相应地增大。普通人能够持续地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他们接受新问题,也能找到新答案。因此,他们具备了贡献他人和社会的能力,他们不愿落后于人给同伴增加负担,他们不需要也不要求特殊的照顾,能够依照自己的社会感觉,独立而勇敢地解决问题。


每个人都有属于他个人的优越感目标,它取决于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这种意义不是口头说说的而已,它是建立在个人的生活方式之上的,就像生命中一段奇特的音乐贯穿始终。然而,我们不会轻易地发现隐藏在生活方式中的优越感目标,因为它的表现方式非常含糊,我们也只能凭个人的举动来进行猜测。


了解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了解一位诗人的作品一样。诗虽然是由文字组成的,但是它的意义却远远超过它所用的文字。我们必须在诗的字里行间推敲大部分文字的意义。个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件最丰富、最复杂的作品,因此,心理学家必须学会推敲行为表现背后的意义,换句话说,他必须学会欣赏生活意义的艺术。生活的意义早在人生的最初四五年间就确定下来:确定的方法不是用精确的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而是在黑暗中摸索,像盲人摸象那样,用感觉捕捉到的一些暗示来对生活做出自己的解释。


优越感的目标也同样是在摸索和猜测中确定下来的,它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而不是地图上一个静止的点。没有哪个人能够完整清楚地描述出自己的优越感目标。他也许知道他的职业目标,但这也只是一小部分的追求而已。即使目标已经很具体,但实现目标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一个人立志要成为医生,然而,成为医生却意味着许多不同的事情。他不仅希望成为某个医学领域的专家,他还要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表现出对自己和别人的独特兴趣。


我们还会看到:他希望自己怎样去帮助别人,以及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他给自己设定了哪些限制,这些其实都是他补偿自卑感的方式,我们能从他的职业或行为中推断出具体是哪方面让他产生了自卑情结。例如,我们经常发现,很多医生在儿童时便目睹死亡,可能是他们的亲人去世了,总之死亡给他们留下了极度不安全的深刻印象。这使得他将保护他人的生命作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自己和别人找出更安全的、更能抵抗死亡的方法。


再比如,另一个人如果把教师当作他的具体目标,但是我们也很清楚:教师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假如一个老师缺乏社会责任感,他当教师的目的,可能就是想通过统治比他弱小的人而获得安全感和优越感。而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会平等地对待他的学生,他是真心想对人类社会做出一番贡献的。值得注意是:教师之间不仅能力和兴趣的差异很大,他们的目标和行为表现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个人会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以适应具体化了的目标。在这些条件的限制下,一个人会不断靠近他的目标,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他都会找出方法来实现他生活的意义和他争取优越感的终极目标


因此,我们要透过表象去了解一个人的本质。一个人在使目标变得具体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表现,比如他的职业。所以,我们必须找出隐藏在他整体人格中的一致性,无论他是用什么表现方式,这种一致性总是固定不变的。就像我们拿出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按照各种不同的位置摆放它时,每个位置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不同的。但是,假如我们再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三角形始终没有变化。一个人的整体目标也是如此:它的内涵不会只有一种表现形式,我们能从它的各种表现中来全面认识它。


我们不可能对一个人这样说:如果你想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做这些或那些事情就可以了。人对于优越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事实上,一个越健康、越接近正常的人,当他在遇到阻碍时,他越能找到新的解决办法。只有神经病患者才会认为:我只能这样做,不然我就无路可走了。


我们不打算轻率地对优越感的特殊追求进行描述,但我们在所有的目标中却发现了一种共同因素,那就是努力想要成为神。有时,我们会看到小孩子毫无顾忌地按照这种方式去表现他们自己,他们希望自己变成上帝。很多哲学家也有同样的理想,一些教育家则希望把孩子们培养得像神一样。在古代宗教训练中也有相似的例子,教徒必须把自己修炼得接近神圣。变成神的理想曾经温和地表现在超人的观念中。


据说,尼采发疯后,在写给史翠伯格的一封信中,留下的署名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人。发疯的人常常不加掩饰地表现出他们的优越感目标,他们声称自己是拿破仑或中国的皇帝。他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世界关注的中心,成为四面八方人膜拜的对象,成为超自然力量的主宰,能预言未来,能用无线电获取整个世界的信息。变成神圣的目标,也许会有比较合理的方式,体现在试图无所不知,掌握普遍的智慧,或是长生不老这些追求上。无论我们希望在人世间长生不老,还是经过无数次轮回后可以一次次地重返人间,或是在另一个世界中永生,这些想法都源自于成为神的渴望。


在宗教的训诲里,只有神才是不朽的,历经世世代代而保持永生。我不打算在这里讨论这些观念的对错;它们都是对生活的解释,是一种意义;而我们也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种要成为神的意义。即使是无神论者,也希望能征服神,想要比神更高一筹。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一种特别强烈的优越感目标。一旦把优越感的目标具体化以后,个人便不会在生活方式上出现偏差。


个人的习惯和特征,对他的具体目标来说,都是完全正确和完美无暇的。无论是问题儿童、神经病患者、酗酒者、罪犯或性变态者,为了达到他想要的优越地位都会采取适当的行动。他们不可能抨击自己的病征,但正是因为他们有这样的目标,才会出现相应的病征。


在一个学校里有个男孩,他是班上最懒的学生,有一次老师问他:你的功课为什么老是这么糟糕?他回答老师说:如果我是班上最懒的学生,你就会关心我。你从来没有注意好学生,因为他们功课好,在班上也不捣乱,你怎么会注意他们呢?因此,只要他的目标仍然是吸引老师的注意,他就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想要他放弃懒惰是不可能的,因为对他而言要达到他的目的,必须这样做,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如果改变这一行为,他就会因此而变得愚蠢。


另外,还有个在家里非常听话,可是却有些愚笨的男孩子,他在学校比不上别人,在家中也显得平平无奇。他有一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和他迥然不同,哥哥聪明活跃,但生性鲁莽,不断惹麻烦。有一天,这个弟弟对哥哥说道:我宁可笨一点,也不愿意像你那么粗鲁!假如他的目标是避免麻烦,那么他让自己显得愚蠢,可以说得上是明智之举了。因为他的愚蠢,别人对他不会有这么多的要求,即使他犯了错误,也不会因此而受到责备。从这点来看,他其实不是愚蠢,只是在装傻。


这一集内容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


我是夏雨嫣,


精选用户评论
  • 愿为春来归

    神经病患者也许可以换成精神病患者,是否更符合国情一些

其他用户评论
  • 饼书

    #共读#共读第5天了,一直没发过评论,今天这条让我有感而发,我最喜欢那句“个人的具体习惯和目标对他具体追求的优越感而言都是完全正确和完全无暇的”,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被人误解、质疑的时候,但其实对自己来说,理由不足为外人道也。我们要把优越感具体化,把行动具体化,向自己的目标走,不要在意他人的言语,当然,我们不能做坏事呀[呲牙]

  • CY_s2

    #共读打卡第五天# 第一,要重视我们和社会的联系,认真处理好职业、人际关系、和婚姻三大问题。 第二,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情结,这也是我们向上的动力,我们要努力通过自我奋斗,实现超越。 第三,社会价值决定个人价值,多付出,少一些功利心,我们会比现在走得更远。

  • 小丸子棒棒哒哈哈

    自卑是好的

    夏雨嫣 回复 @小丸子棒棒哒哈哈: 为了超越

  • 贝子妈

    自卑可以是成长的动力,也可以是成功的绊脚石,关键是你如何反应。很多非常规的表现方式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优越感。生而为人都有优越感,要学会正确的表达出来,用合适的方法,不能压抑。压抑久了就会出问题,变成焦虑,嫉妒,藏在潜意识里,梦里,折磨人。对待孩子,要看到他追求优越感的需要,满足他。尤其是孩子有不良行为时,更要看到他背后的需要。跳出追求优越感的羞耻感,生而为人,都有。要光明正大的追求。承认不足,努力改善,从擅长的地方入手,找到优越感。优越感是上进的源头。平等对待孩子,不要企图在孩子面前获得优越感,你赢了,孩子就输了。要培养孩子的优越感。他优越感越多,教育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