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康有为是1858年出生,1927年过世的,他是广东南海人,去年在南海举办了一个他诞辰160周年的学术讨论会,我也去参加了。到今天康有为虽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人物,可是大家还是纪念他。
康有为生长在一个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下,这个什么变局呢?就是西方的力量进来了,他在这个帝国飘摇之中,感到非常忧虑。这点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这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他能够冒险犯难,以救国救民为己任,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的一生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权力,可是他奋身不顾一切,拼命往前。换言之,他以一介书生能够鼓动风潮,他的名声不下于一些做到大将军、大官的这些人,这是比较罕见的。
康有为
他在历史上当然是有争议的,因为他坚持他的理想,而现实跟他的理想是背道而驰的。他主张君主立宪,可是后来建立了民国。他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反对民国,而是认为民国是下一步的国家的形式,不能够越等,要一步步来,这是他反对共和的原因。可是民国已经建立了,他反对,那当然成为众矢之的。后来他又参加了张勋的复辟,变成一个受到批判的人。
另外一点,他也主张要建立孔教,我们知道五四之后,打倒孔家店,孔子很不受欢迎,他却要成立孔教。其实我觉得他成立孔教并不是完全那种复古的想法,他是因为觉得西方很强盛是因为有基督教,所以中国也要有一个教,那中国要有什么教呢?他说最好是孔教,因为这个原因,他当时也非常不得人心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康有为虽然是受到了争议,可是他有很多地方我们从后来回看的话,是非常有远见的,尤其是关于物质救国的想法。
传统教育下的有识之士
首先我先讲讲康有为他的家世跟他的教育背景。康有为出身在传统的书香之家,他从小就很自负,很有霸气的一个性格。他有点西方人所谓的知识上的傲慢,intellectual arrogance,他自视很高,所以他后来觉得“虽千万人吾往矣”这种使命感,他产生了这种所谓道德的勇气。我觉得这也是他在思想上能够开出一个新的境界,以及后来在政治上力求维新的一个根源。
当然,康有为从小受的是传统的教育,可是他读了这些古书之后,觉得古人不过尔尔,觉得他自己可以成为圣贤。在22岁的那一年,他经过香港,看到英国人治理香港的情况完全是一个现代的文明,对他的影响就非常之深。因为这个香港经验,他拼命要想了解西方,可是他怎么了解呢?他的来源是什么?正好江南制造局就翻译了很多西方的著作,因为他不能读外文,所以他完全是依赖江南制造局大概有三千多册翻译的书。据我所知,他几乎把这三千多册书统统买了,非常用心地看。这些书我初步浏览了以后,有一部分是关于宗教的书,我想这些东西对他大概没有太大的影响,可是其他的几乎80%以上都是关于西方科技的书对他是很有影响的。
康有为的家国情怀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这种家国情怀是非常明显的。他在1883年像其他的很多读书人一样,要进京考试,他就用考试的机会畅游祖国大地,到处去旅行,所以对中华大地也产生了非常浓郁的感情。所以我认为,康有为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代的国族主义者,因为以前大家都说是民族主义,就是nationalism或者nationalist,可是我们知道现代很多国家大部分都是多民族国家,所以这个民族主义不太恰当,所以国族主义,当然他同时看到清帝国的衰落。
后来很多保守派攻击他,说他保中国不保大清,这句话其中有些道理的,正因为我刚才讲他是一个国族主义者,他的重点是在中国,要保中国,他当然希望能够保大清也保中国,可是保中国更加重要,他常常讲到要为四万万人谋福利等等。
他要从教育入手,就在南海办了万木草堂。后来他有很多学生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梁启超。他们这个万木草堂不但读书,而且要把爱国救亡作为自己的责任,所以他讲学的政治目的是非常明显的。
去年3月的时候,在康有为的老家南海开了一次纪念会,我也参加了,特别去看了万木草堂,这个万木草堂现在在广州市的大街当中,四周都是高楼,万木草堂就是高楼中间一个角,一个小房子,我看了很有感慨,就作了一首小诗,“仰首看广厦,低头见草堂。当年论学热,他日好文章。”
万木草堂
变法中康有为的位置
所以康有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倡变法,马江之役以后,他试图变法没有成功,后来到了甲午战争,更是惨败,因为以前还是被西方人、欧洲人打败,这个甲午战争,居然被小日本打败,这个刺激太大了。甲午战争爆发的时候,他仍然在桂林讲学,他的心情我觉得有一点像东汉的梁鸿,虽然隐居在外,但是胸怀天下。又有一点像唐朝的杜牧,虽然已经去国不在朝廷了,但是仍然是忧国忧民。所以1895年就是甲午战争战败之后,他从桂林又回到广东,当时北洋的海军整个的覆没,他才按捺不住了,他亲自带领着他的弟子北上到北京,写了两万字的很有名的《公车上书》。
康有为在这次考试中了举,当上进士,还得到一个官位,这个官位也不大,工部一个主事。有了这个科名之后,当然对他的上书要方便得多,他现在可以名正言顺地上书了,同时他开始办报和开学会来提倡变法。他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注意到媒体宣扬理念的功用,所以他集合这些人来搞变法。
他也是强学会的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强学会当然也有政治的性质,在当时这种情况之下是有犯忌的,再加上有些不同的意见,迫使康有为离开北京。但是强学会的这种风气已经打开了,所以再难以把强学会所要求的这种内容完全扼杀,可是康有为他还是被迫离开了北京。
这康有为在强学会受到禁止之后,他又回到老家继续讲学办报,开学堂等等活动,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了。1895年甲午战争之后,中国受到列强欺负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两年之后1898年德国就强占胶州湾,这个就是所谓列强要瓜分中国的开始。这个更刺激了康有为,他召开了保国会,在保国会慷慨陈词。
就在这个时候他受到翁同龢的注意,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这人很关键。可以说翁同龢是把康有为介绍给光绪皇帝的一个很主要的人物。翁同龢多少还是一个比较温和的改革派,后来被光绪皇帝赶走了。大家都认为是慈禧太后要把翁同龢从光绪身边赶走,后来我看了很多材料,其实是光绪皇帝要把他老师赶走,为什么?这个很关键,因为翁同龢把康有为介绍给光绪皇帝之后,光绪更加欣赏康有为,觉得他讲得更有道理。可是翁同龢觉得康有为这一套太激烈了,所以翁同龢在日记里说康有为是一个野狐,所以他要阻挡。他起先要介绍,后来阻挡康有为,所以这个引起光绪皇帝的不高兴,把他赶走了。翁同龢走了之后,光绪就召见了康有为。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这102天当中,他的官位虽然很小,但影响很大。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在提供大量的思想资源。他在一百天当中,我觉得他同时完成了所谓在学术层面的变法的三部曲,哪三部曲?一个《新学伪经考》,第二是《孔子改制考》,第三《春秋董氏学》,再加上七次的上书,再加上很多要求变法的奏折。所以他在一百天当中,整天我觉得是日夜在忙着写奏折,提供他的意见。
另外一个证据,政变之后,慈禧太后把康有为当做罪魁祸首,这也表示了康有为的重要。大家知道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斩首,康有为其实很危险的,正好在光绪皇帝在政变发生前一天要他到上海去,我想光绪皇帝也听到这个风声,叫他离开,所以幸免于遇难了。
谁先政变?从变法到政变
另外有一点,讲到戊戌变法的时候,光绪皇帝的角色。因为我们常常觉得变法被保守派所破坏,所谓的政变就是保守派攻击变法派,但是据我和几位学者研究,发现所谓的政变是康有为他们想先政变。这个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就是说康有为他的百日维新,在这个一百天当中进行的时候,不断受到保守派的阻挠,这个阻挠就是牵涉到权力的问题。
慈禧太后大家都把她当成是一个保守派,可是假如慈禧太后一开始就反对变法,这个变法就变不起来,根本没有办法开始。所以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是主张变法的。可是后来因为保守派牵涉到权威的问题,他们遇到什么事情都向慈禧太后打小报告,那时候慈禧太后已经退休在颐和园了。到最后,慈禧太后自己讲,她说他不是反对变法,而是听那些小报告,觉得康有为那叫胡搞。
可是康有为他一直认为现在皇帝他说服了,应该可以变法。可是为什么一直被阻挡,因为后面有个慈禧太后。所以当一时变法难以推进的时候,他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叫“杀禄围园”,禄就是荣禄,荣禄是慈禧太后后面的军事力量,你把荣禄杀掉,然后把颐和园包围,这样皇帝就可以放手去干。所以其实是康有为那一批人先想搞政变,最后袁世凯打了小报告。从变法到政变,我想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情况。
流亡海外,虚君共和
戊戌政变之后,康有为就流亡在海外,他流亡海外仍然继续他的政治活动,就组织了保皇会,保什么皇?就保光绪。他意思说,问题都在慈禧太后,光绪皇帝是英明的,他是要改革的。
所以康有为他到了海外以后,的确是他想借外力来恢复光绪皇帝的权力。他有空的时候还继续著书立说,写了不少文章。1908年光绪皇帝突然过世了。康有为立刻写了信给了摄政王,摄政王就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因为光绪没有儿子,所以他弟弟的儿子叫溥仪,当了皇帝,父亲当了摄政王。他写信给摄政王干吗?他要摄政王杀袁世凯。
摄政王没有杀袁世凯,不过他要袁世凯开籍回家。袁世凯被赶走了,但是清朝的党禁没有开,所以康有为还是不能回国。虽然在1905年以后立宪运动起来了,康有为本来就是要搞立宪的,可是他还是不能够回来,还是在国门之外。不到三年又发生辛亥革命,他认为革命可以亡国,为什么?因为革命一乱的话,外国人趁机就进来了,他是非常害怕这样的。所以他在这个情况之下,写了《救亡十篇》,写了十篇文章,他的主题就是救亡。他怎么救亡?他要“虚君共和”作为补救,“虚君共和”,他是觉得中国还是需要有个皇帝来安定整个局势,可是皇帝是虚君,是没有政治权力的,他的目的也就是要能够维持中国的和谐。
谁当虚君呢?除了溥仪之外,他说孔子的后代当这个虚君,做一个象征。其实我们现在看起来这也是不错的想法,你看英国、英国现在日本都是虚君,实际上实权不在皇帝。袁世凯后来又想当皇帝,康有为不是希望有皇帝吗?可是康有为绝对不让袁世凯当皇帝,他坚决反对袁世凯,他认为这个事情可能更糟。袁世凯当皇帝没有多久,就死掉了,1916年袁世凯皇帝梦就碎了。
袁世凯死了以后又乱了,就在1917年又复辟,这个复辟就把溥仪重新当皇帝,当时张勋,张勋一直是个保守的将军,就是辫子将军,来复辟。结果康有为参与了复辟,这也是后来大家攻击康有为的地方。可是我们仔细看,康有为的想法跟张勋、跟那些保守派不一样的,他重点还是在虚君共和,而不是真正像他们张勋说要把清朝整个恢复,这个是有区别的,包括他反而是复辟失败之后,他也成了罪人了,他躲到美国领事馆去,后来也是搞得很惨了。
他到了晚年心情是很低落的,可是他的性格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他还是没有完全放弃要救国救民,要反对外国侵略的这种心情,他要想尊崇孔子、虚君共和、反对革命,这种想法他从来没有改变过,可是他实在是到了晚年,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小了,所以他的兴趣慢慢倾向于书画,搞古董、著书,他的书法是很有名的。
1927年3月8日是他70岁的生日,他离开上海到青岛。在1927年的3月底,他吃了一顿酒席之后,忽然肚子痛死掉了。他的死亡引起了很多的揣测,因为太突然了,好好的吃了一顿饭,回来就死掉了,终结了他的多彩多姿的一生。康有为的死我认为也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另外一个更激进的革命的时代正在展开之中。
维 toppid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