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说:粉丝不是“愚蠢的接受者”,而是创作者 | 郑熙青&吴畅畅

同人小说:粉丝不是“愚蠢的接受者”,而是创作者 | 郑熙青&吴畅畅

00:00
47:40

最近微博账号@亚非文学bot@中东欧诗歌bot停更,事情的起因是有粉丝认为bot讽刺了他们的偶像。这两个bot平时主要翻译、分享一些小语种文学内容,以转发投稿为主。其中一篇投稿,内容本身没有问题,但投稿人的微博名引起了肖战粉丝的不满,最后bot经不住粉丝的施压,被迫停更。其实二月份也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肖战粉丝大规模举报了一篇人物设定比较“边缘”的肖战同人文,导致全球最大同人文网站AO3被墙,这引起整个同人圈的抗议和反击。

饭圈的“执法”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饭圈思维的“出圈”对文学和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同人圈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同人小说怎样促使人们开放地表达自我和欲望?

为此我们请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粉丝文化研究奠基之作《文本盗猎者》译者郑熙青,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吴畅畅,一起聊聊饭圈文化和同人小说。

 

【主持】

小李,媒体人、文学评论人

 

【嘉宾】

郑熙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文本盗猎者》译者。

吴畅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时间轴】

[02:42] 粉丝不是从小众走到大众,而是变得更加可见

[03:48] 举报在日常生活中趋于常规化 

[08:45] 关于“圈地自萌”的问题

[11:19] 粉圈内部的细分是对微小不同的自恋,与个人主义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14:53] 《星际迷航》的例子:粉丝文化和性少数运动联系密切

[18:45] 《文本盗猎者》关于粉丝能动性的讨论:粉丝不是“愚蠢的接受者”,而是创作者

[26:14] 现实主义同人文和“高H”文

[30:19] 《下坠》中对跨性别认同的书写

[32:20] “泥塑”是什么?是为了“开车”还是性别转换的思想实验?

[34:00] 同人小说对多元性别的描写,能否影响现实世界?

[38:10] 同人圈可能是第一个能让女性写性幻想、表达性态度的安全空间

[39:00] 粉丝对真人同人小说的不满、耽改剧成名演员摆脱标签和污名之路

[43:11] 饭圈用语的泛化是否是一种语言污染?

 

【本期分享书单】

《论自由》约翰·穆勒 

《城邦暴力团》张大春 

 

【音乐】上海复兴方案

片头 - Public Poet

片尾 - There and Then

 

【视觉设计】孙晓曦

 

【后期制作】王若弛

 

本节目由中信出版·大方出品,JustPod制作。

 

【收听方式】

你可以在喜马拉雅以及Apple PodcastsCastroPocket Casts等泛用型播客客户端上找到我们,订阅收听「跳岛FM」。

 

【联系我们】

微信公众号:跳岛FM

微博:跳岛FM

邮箱:tiaodaoFM@citicpub.com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icahQi

    亚非文学bot停更貌似是因为皮下想停更了 粉丝施压这个说法……欠考究

    13804140yti 回复 @MicahQi: 是的,亚非文学bot自己的微博明确说了退博是因为学业重,应付不来微博更新的工作。然而他们自己的发声都拦不住某些人的恶意发散,以讹传讹。只希望更多的人能明辨真相吧。

  • major_toya

    很赞同女嘉宾说的一个观点,我们的大环境不允许年轻人做各种社会运动,所以只能以粉圈的形式来形成横向联盟。这次疫情也看到了粉圈在公益上的行动力。海马星球妇女节那期也说到了这个观点。

  • 曼生Diane

    在中国大学mooc上听过畅畅老师的课诶 没想到在这里也碰到了

  • Erllll

    这期太精彩了

  • melodyluyiming

    同人文学到底是啥意思?同性恋人写的文章?写同性恋人的故事?

    我很行了真的 回复 @melodyluyiming: 当然不严谨,个人理解

  • 海胆_半碗糖粥

    听到这个名字就生理性不适。

  • zhangxin_va

    精彩的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