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日早晨,冯远征从老北京站出发,乘了8天8夜火车,穿越莫斯科,从东柏林抵达西柏林。在那里,他跟随恩师露特•梅尔辛女士研习表演,像个“有思想的婴儿”一样从零学德语;遭遇倒爷、各色留学生、难民营男女,亲历柏林墙的倒掉,像思考“生存还是灭亡”一样思考“回国还是留下”……
2016年,他讲述了这段经历。万字自述《我穿墙过去》,刷屏朋友圈。
自此,大众对他有了全新认知:
原来,他是中国唯一的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传承人;原来,他对先锋戏剧有一贯的“情意结”……
一本书
2019年,冯远征出版了一本小书。名字很直白,就叫《冯远征的表演课》。他说,“我们过去的误区在于,认为表演很神奇”,因此,书里没有云遮雾绕的深奥理论。写这本“小册子”,完全出于“让不懂表演的人懂表演是个怎么回事,让懂表演的人看出些门道和战术”。
这本书讲了三件事:表演、经历和创作。
何为表演?冯远征过往多次讲过:“表演就是技术,而演技就是演员们的基本功——声台形表。”
何为经历?当过业余跳伞运动员、做过拉链厂工人,去德国学表演……生活给了人经历,经历又给了演员“气场”,“生活是演员特别好的老师”。
何为创作?“阅读对演员尤其重要。”拿到一个人物,如果现实中没有参照,那只能通过阅读和研究去“抵达”,演绎出“这一个”人物的独特之处。
冯远征认为,“一个人要成为演员,一定会经历这三部分。”这本书其实酝酿了好几年,但“落到实处就是薄薄一本”,他说,自己拿到样书的时候,也有点惊讶,“是不是太薄啦?”,但翻过之后,发现的确“就是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颗菜
北京人艺有种精神,叫“一颗菜”精神。
“一颗菜,有菜根、有菜叶、有菜帮、有菜心……正如一台戏,有演员、有编剧、有灯光等等,角色没有大小,什么都得有才行,缺了什么都不行,你到底是哪个位置,你要清楚。”
“一颗菜”,是对“戏比天大”这个行业精神的注脚。在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冯远征亦随恩师梅尔辛上表演课,还修灯光、修舞台美术、修服装设计、修形体……学遍戏剧舞台的方方面面。他说,“(演员这个职业)不是饭碗,而是一个信仰。”
发现毕生追求,往往与“自我发现”有关。冯远征在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学派的训练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大量的跑、跳、翻滚等身体动作,如同跑步和熬夜,一旦突破生理极限,人体潜能便获得了激发,心理上“愉快了”。这种自我发现,与舞台上的能量展现息息相关,有时甚至超越了喜怒哀乐。
冯远征认为,这种自我的“投入”是每个演员的必经之路。他亦提到一种真诚和纯真,表演最忌给自己设定太多界限,“把自己当成偶像,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他举例,“比如罗伯特•德尼罗、阿尔•帕西诺。一个好演员,抛却杂念,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角色,这本身是一种真诚,你能感受到他们身上那种纯真 。”
冯远征还说,自己相信“积累”的力量。“回望好莱坞,也曾有过爆米花、无厘头电影横行的时代,但是,为何近年来银幕上越来越多《荒野猎人》、《三块广告牌》这样的电影?这就是积累;同样,中国电影80年代时为何有‘高光时刻’?那个时代的导演,都是艺术院校毕业,在片场摸爬滚打到 40多岁,有了积累,才有做导演的机会。”
一面墙
冯远征把自己家的一面墙改成了书架,他说,起因是前几年看到朋友晒“把家改造成图书馆”,有点心动。
“演员的阅读,有一部分是被动的。”冯远征说,因为“剧本必须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去读”。他特别看重阅读剧本的“第一感受”,“读第一遍的时候,把自己放到观众的角度,并非一个演员,看看这个剧本是什么故事;第二遍再看要演什么,当然也不可能完全客观,会有私心关注自己的角色。”
他说自己平时的阅读就全凭兴趣,不限门类了, “有时候抓到一本就读”;他的阅读经历“分阶段”,年轻时爱读名著,“随身带着尼采、弗洛伊德”,回想起来有点逗;之后迷恋人物传记了,“劳伦斯•奥利弗、英格丽•褒曼……希望通过他们的人生,去发现给自己的启示。”
经典作品里,冯远征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自己那一代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影响至今,年轻时,自己“还希望有保尔•柯察金那种顶尖尖的帽子”;最近一本反复阅读的书,是英若诚的《水流云在》,“每次读都有新收获”,特别是英若诚写自己在逆境里的状态,“让我看到,一位‘大家’的心境是如何豁达。”
冯远征平时也逛书店,人艺剧院离三联书店、商务印书馆等特别近,是他的“据点”。对于心目中理想的戏剧书店,他希望在选书上,“各家有各家之言”;在活动上,可以有更多“戏剧沙龙、剧本朗读,哪怕拿出一部剧本的一幕戏。重在交流,提升读者对戏剧的认知。”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