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电子产品:合理使用和科学控制

17.电子产品:合理使用和科学控制

00:00
14:05

17.电子产品:合理使用与科学控制

  

各位爸爸妈妈,你们好,我是芮老师,你们的家庭教育顾问。

 

上节课我们谈了如何克服孩子作业拖拉。今天,我们来聊另一个让家长更头疼的话题:电子产品的管控。

在开始今天的内容之前,我想先跟大家明确一个关于专注力的重要话题。

 

一、看电视、玩游戏专心,是真的专心吗?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说过:专注是比智商更容易让孩子成功的因素。

我从业20多年来,很多家长会跟我讲:“芮老师,你说我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我可不同意,他平时玩游戏不要太专注啊……”

我想,这也是大部分家长困惑的地方。很多孩子在看电视、玩游戏的时候非常专注,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游戏得分比我们这些大人都高,似乎不像是专注力有问题的孩子。久而久之,家长就忽视了孩子的专注力问题,结果错过了最佳训练期。

其实,这里面涉及两个心理学概念,一个是主动注意、一个是被动注意。我看到很多不专注的孩子,往往在主动注意上很落后。

就拿看动画片来举例。

孩子和动画片之间的关系啊,就好比苦情戏中的男女主角,一见面就分不开,非要他们分开,就给你来个生无可恋,往往还会撕心裂肺地哀嚎。

孩子看动画片,并非完全没有益处。但要从他看动画片时的表现,去评定他的专注力水平,那就大错特错了。

动画片通过声、光、影的快速切换,确实能吸引孩子长时间的专注,但这种专注,更多是被电视牵着走的,准确地说,是一种“被动注意”。

而我们经常说的、对学习和成长有益的专注力,是一种“主动注意”。

比如阅读时,印在书上的内容,是静止不动的,孩子要主动控制视线,从左至右、一字一句地去读。跟被动注意是完全不一样的。

所以,孩子看动画片时表现出的“专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专注。他之所以能安静地坐在那里,是被不断变化的画面吸引了,他的“主动注意”根本就没发挥作用。

这种在被动刺激下才去注意的状态,孩子一旦适应了,他就会很难专注于阅读、写作业、上课这些需要保持主动注意的事情了。

所以,我们不能让孩子长时间沉迷于电视节目、或是电子产品。这些东西,对孩子专注力的负面影响非常之大。

但是在如今的大环境下,电子产品已经进入千家万户了。完全不让孩子接触,是没可能的。这看似两难的选择,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

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如何科学选择电子产品,以及电子产品怎么用才合理、才科学。

 

二、如何科学选择电子产品

我们先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如何科学选择电子产品?

既然无法避免,那我们家长就必须提前把好关,给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电子产品。有这么三点,一定要注意。

首先,屏幕一定要有蓝光过滤功能

蓝光会使眼睛里的黄斑区霉素增加,严重威胁眼睛的健康,影响视力,甚至诱发致盲的眼病。

不仅如此,蓝光还危害孩子的视觉注意力、视觉理解力、视觉记忆力,因为至少80%以上的外界信息,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得的。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防控近视更是刻不容缓。

所以在电子产品的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先进的防蓝光护眼屏幕,有效过滤掉屏幕的蓝光,降低蓝光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电子产品的屏幕,都配置了蓝光过滤功能,我建议家长朋友们,选择已通过“德国莱茵TUV低蓝光认证”的屏幕。

其次,一定要有距离传感器功能

有调查显示,70%的儿童近视,是坐姿不正确引起的。因此,防止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弯腰驼背、挤压颈椎,也至关重要。

我们不可能时时提醒孩子的坐姿,而距离传感器功能,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电脑上有这个功能,当孩子离电脑过近时,电脑就会关闭屏幕,提醒孩子保持良好的坐姿,或者保持合理的距离。这就为孩子的视力保护提供了保障。

最后,一定要有远程监控功能。

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诱惑力是巨大的,尤其是自控力低的孩子,很难主动把控使用的时间。

孩子写作业时,很可能需要电脑来查资料。但如果父母不在家,孩子就有可能自己偷偷地玩游戏。家长回来发现,往往很生气,很有可能发生亲子冲突。

如果选择有远程监控功能的电子产品,家长就可以实时监控,充分避免亲子冲突的发生。

讲完了如何选择电子产品,我们再来聊聊第二个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管控孩子使用电子产品?

 

三、如何科学有效地管控电子产品使用

1、按年龄分级管理

我会从两个方面来讲解。第一个方面,我建议按年龄来分级管理。

成年之前的孩子,可以分成4个阶段:

第一个年龄段,1-3岁的时候:要尽量少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

如果孩子对手机好奇,我们大可以给他示范打电话、发语音、拍照片这些基本功能,让他知道,手机不是玩具,不是游戏机,而是一个有很多用途的生活工具。

第二个年龄段,3-6岁:可以让孩子适当接触手机了。

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手机可以拨打电话、可以与人聊天、视频,这些基本用途都可以让他一起来用,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我们的手机里,不要下载游戏,防止孩子因为玩游戏上瘾,而一直跟你要手机玩。

另外,6岁前的孩子,每次接触电子产品,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这包括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等等所有的电子产品。

现在孩子特别喜欢的《小猪佩奇》,一集大约5分钟,那我们就要规定,每次看都不能超过三集。

第三个年龄段,7-12岁:到了这个年龄段,完全不让玩手机,已经没有可能了。所以严格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手机成瘾,往往就在这个年龄段形成。但是,严格控制,并不是要强势打压。因为强势打压不仅会严重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第四个阶段,12-18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手机已经有了实际需求。比如利用手机搜索学习信息、阅读电子书籍、与同学交流、讨论作业等等。

许多孩子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所以我建议家长,可以跟孩子商定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段,而且要说好,手机不能24小时随身携带。

 

2、科学有效的方法

说完了各年龄段的分级标准,我们再来谈谈具体操作时的科学方法。

我总结了六个方法,我们来逐个看一看。

第一,建立家庭电子产品使用的规则。

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可以玩多久?能不能随身携带?我们事先都要规定好。

还要规定,如果违反,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还是那句话,习惯了就好,就没有矛盾冲突了。

第二,建立家庭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禁区、地点禁区。

比如学习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大家都不能看电视、玩游戏。

学习的时间就不用说了,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交流亲情的最好时光,一家人边吃边聊是最好的,不要让电子产品来打扰。

地点禁区,是要保证卧室里没有电子设备。

消除屏幕时间的一个好方法,就是禁止孩子在卧室里使用电子设备。卧室应该是孩子放松和睡觉的地方。

注意,这规定不只是针对孩子的,所有家庭成员都要遵守。而且要制度化起来,规定好时间和地点禁区,更要定好违反规则后的处罚。

第三,不让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并不是说要让孩子无所事事。

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精力旺盛,让他们闲着是不现实的。所以父母应该多陪孩子,到户外去活动。消耗他的过剩精力。

关于这一点,我想多说几句。

孩子越小,在真实环境中的体验,就越重要,我们应该让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真实色彩和声音,而不是让他们沉迷于电子产品的诱惑。

陪伴孩子,需要占据父母的时间,这就需要父母们处理好工作、娱乐与教育孩子的关系。

做父母要明白,在孩子儿时多付出一些,孩子长大之后,就会让自己少操心一些。但如果在孩子小的时候疏于照顾,长大之后的教育问题,就会让父母倍加辛苦,也很难取得教育效果。

每天应该至少给孩子安排一个小时的适度运动,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更要抽出一些时间,带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公园,或者去游乐场、动物园玩玩,让锻炼成为一种家庭活动,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刷手机”。

第四,在使用功能上加以引导。

电子产品并不都是用来玩游戏的,它有许多功能,是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须掌握的。我们可以在这些方面多加引导,因为这些功能也很值得琢磨,如果孩子能玩转,那比玩游戏的成就感更强。

例如手机的地图功能。带着孩子去一个新地方前,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让他用地图查询出行方式,通过各种APP查询附近的景点和美食,让孩子把电子产品里的信息,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除了这类功能外,还可以让孩子学着拍照、录像、看天气预报、用微信语音信息等等,一切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实用性功能。这都能锻炼孩子的大脑,又不会让他沉迷上瘾。

第五,要把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向阅读的方向迁移。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阅读对人的价值永远不会下降。除了增长知识,还能陶冶情操。

《中华诗词大会》节目,就引发了很多孩子对传统文化的深厚兴趣。迷上了古诗词。然后,在父母的引导下,爱上古诗词,阅读并且背诵古诗词。这就是一种很好的迁移。

第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这个世界上,诱惑太多,躲是躲不开的。能够自我控制,才能战胜一切。在我们的专注力训练体系中,自控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家长朋友们也要尽可能地,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

 

好的,我来总结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当下,我们不可能不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但一定要让孩子合理使用。

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给孩子提不同的要求,采用科学的方法,尽可能地减少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要去开发电子产品的积极意义。让这个对孩子弊大于利的东西,能最大限度地把危害降到最低。


这节课的作业是: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全体家庭成员参加。

讨论的议题是我们前面课程里提到的内容,规定家里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禁区和地点禁区,以及违规后的处罚。

为了增强仪式感,最后要形成一个书面的规定,所有家庭成员都要在上面签字。


下一节课的话题,可能家长朋友们会特别感兴趣。芮老师会告诉你一些方法,让孩子减少作业、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低级错误,把孩子的成绩迅速提上去。

感谢你的聆听,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