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车图 (宋)王居正作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两宋时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广大的市民阶层。在艺术表现上,也出现了很多反映市民生活,农村生活的风俗画。传为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然而《清明上河图》是以全景式的构图,以散点透视来展现汴河两岸丰富的市民生活以及繁荣的市井街巷。除了这样全景的表现方式以外,宋代还出现了大量的以特写的方式,以一家一户,一人一景的画作来展现现实中的市民生活。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就属于这样的一幅。
《纺车图》长69.2厘米,高26.1厘米,虽然尺幅不是很大,但是绘画非常精彩,而且也很有意义。作者以非常写实的,特写镜头一般的视角去表现一个农村的家庭,用精细的笔法表现出宋朝市民的朴素的劳动的生活场景。画面上一共是四个人物,构图分为左右两大部分。
纺车图(局部)
纺车图(局部)
画幅的左侧画着一位穿着朴实,身形消瘦的老妇人,她上身穿着白色的布褂,胸前的穿着暗红色的兜肚,穿分腿裤,膝盖还有一块补丁,挽着袖子,正在绕线。是一为生活贫苦的老年妇女。稍远处和她相对应的一组人物就更加精彩了。作者描绘了一个年纪稍轻的妇人,头发蓬松,上身了穿着淡蓝色的褂子,下身穿着红色的裤子。她的衣服简单,打着补丁,右手在绕着纺车,左手还抱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小婴儿。画面只表现了婴儿的头顶,不仔细还真不容易发现。这位略微年轻的妇人坐在板凳上,和对面的老妇人相配合,绕着纺车进行纺纱。在她的一侧放着竹筐,筐里应当是盛放着劳作的工具,或者是她们纺好的线。这位妇人的身后还有一个顽皮的孩子,蓬头,穿着白色的小布褂,手里拿着一根棍子,正在逗弄着地上的一只蛤蟆。在这两组人物之间,作者还安排了一只黑色的小狗。整个画面就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生活的场景。在她们劳作的过程之中,作者特意安排了两条极细的线,把两组人物的动态、神情串联了起来。两条线柔而不断,对画面气势起到了贯穿的作用。在右侧大面积的空白背景之上,作者只是用了浅淡的皴染画出了山石和下垂的柳叶,以及山石根部的蒿草,点缀出农村的风景。从画面的众多细节都可以看出画家王居正对生活有着极其细致地观察和真切的体验。
中国的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线条为造型,线条是最能够展现画家功力的,所以作者的线条非常有特色,采用的是战笔描,就是指线条精细劲道,而且还有略微颤动的感觉。就连画家表现衣纹,衣褶这样柔软的材料,也都采用蘸笔,增强了画幅的表现力,显得衣服虽然柔软,但是线条却硬朗。又配合着多次的渲染,使得整个画面非常的柔和不华。900多年过去了,绢色微微发黄,就更显得古意盎然。《纺车图》是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它从侧面展现出了宋朝底层人民的生活,其感染力一点儿都不亚于鸿篇巨制的《清明上河图》。
汉代流传着这样的谚语“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诗人孟郊也在《织妇辞》中说“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从汉唐的民谚诗歌到宋代王居正的《纺车图》,都反映出了中国标准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状况。
张大千题记
这幅画流传有序,而且受到过大收藏家赵孟頫的题记。这幅画作原来是宋朝奸臣贾似道收藏,后来到了元延祐四年(公元1317年),被赵孟頫花重金购得,并且在上面加以题记。但是赵孟甫的题记现在已经遗失了。到清朝,这幅画又历经了多位收藏家的收藏,比较著名的藏者就有藏书家陆心源。他得到这幅画以后很重视它,并且还把这幅画注录入了《穰梨馆过眼录》。他收藏以后到近代又经过张大千的收藏,张大千非常喜爱,而且经他考证后在画的后隔水处进行了题记。张大千的题记潇洒醒目,他写道“居正此图俨然唐画风格,与顾闳中‘夜宴’可方驾也。”精于鉴赏的张大千在题记中,每一句话都很有用意。他说王居正这幅画继承了唐代画风。与五代顾闳中的画作《韩熙载夜宴图》不相上下。张大千的评价并不过誉。《韩熙载夜宴图》的绘画手法是以多个场景串联起来的一个完整的故事,人物的安排,场景的穿插非常用心;而王居正的《纺车图》却仅仅以一个场景营造出了生动的气氛,就像用一台摄影机的拍出的特写镜头,使得这个劳动的场景被定格下来。后面他说“清末归安陆心源,子昂二跋已失,虽然,椟亡珠存,不无遗憾”,意思是说,虽然这幅画到清朝末年的时候,上面归安陆心源和(吴兴)赵孟頫两个人的题记已经佚失,就像丢失了盒子的明珠,并不遗憾。
右上方不是山石,是柳树的树干
没想到老师对一副画的解读这样仔细。一幅图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场景生动地表现出来了。下回希望有机会到故宫看到这副图。
怎么不是小脚
博物馆有得聊 回复 @87241814: 您观察得很细,虽然女子缠足之风有起源于五代或两宋的说法,然而北宋时期恐没有南宋至元时期那么严格,也尚未向小巧的形态发展。南宋以后,理学盛行,则缠足之风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