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哨声声~非同寻常的军民鱼水情…

铜哨声声~非同寻常的军民鱼水情…

00:00
20:16

铜哨声声》好书解读

 

         今天要向大家推荐的图书名字是《铜哨声声》。听这书名,您第一反应是否联想到“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或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的意境?其实不然,此“声”非彼“声”,今天这把哨子是用金属铜制作的,它吹出的不仅有童趣,还有一个身世之谜。


      对这个谜,先卖个关子,我们来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邹雷。


           邹雷是文学创作一级作家,有着多年的军旅生涯,而且有参与老山前线作战和卧底缉毒的经历。他的著作有长篇小说《城市中校》《英雄末路》《人生的战争》,中篇《野马行动》《我在金三角的日子》《中国知青在缅共游击队》《今日中国骑兵》等,他还担纲过80集纪录片《重读南京》、电影《丁香》、电视剧《上将许世友》、广播剧《南京审判》《真心英雄》等影视剧作品编剧和撰稿,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优秀国产纪录片编剧奖”,全国和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专家奖连续剧金奖、银奖等。邹雷的诸多军旅题材作品,无不反映出他敏锐的军人视角。


         作者非常善于营造《铜哨声声》的故事氛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让你身临其境,心入其中。茫茫的芦苇荡,神秘的老鳖湾,奇特的水怪,让人欲罢不能。


         小说开篇讲述了维古河、杏花村、老鳖湾。一幅美丽的乡村田野图已然浮现在读者的眼前。邹雷老师出生在江苏盱眙(喜欢吃龙虾的听众不要走神哈),他从小在河边生活,熟悉那里的一切。作家的厉害之处就是能把普通人眼里的事物描述得细致入微,拨人心弦。来听几句:维古河“扭动着腰肢一路游来”,经过长途奔波,“有点累,在杏花村这个地方歇歇脚”。河边的一棵大柳树,“有一枝竟然大胆地探向水中”。听,这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鲜活起来,如同梦幻仙境。


         在这美丽的杏花村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故事的主角是石头和带着一把铜哨的妹妹桃子,他们在平静时日子里欢度着美好的童年。爬树捉天牛、菜园里捏蜻蜓、自制虫推磨、雪地追兔子……各种充满童趣的情节令人想起宋人杨万里的绝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或是唐人胡令能所写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然而,日本鬼子来了,这群孩子在腥风血雨中蒙受苦难并成长起来,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大人飞鸽传信、抢救新四军伤员、将新四军首长藏进夹墙、骗取日本鬼子的信任掩护地下党……时而让人绷紧神经,捏一把汗;时而又让人捧腹。巧妙的是,故事里的没有过分渲染战争血腥,一直没有“惊吓”着青少年读者,作者用分外柔美的笔触,分外动人的抒情,像轻拍着被窝里即将入眠的孩子,在睡前给他们讲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中华历史抗争故事,用这种随风潜入夜的方式告诉孩子,原来我们祖国今天的和平,是由那么多先辈浴血奋斗而得来的。国在家园在,国家与自家的命运永远联系在一起。


            故事发展的一条暗线就是我们开篇讲到的那把神奇的哨子。这把铜哨是用子弹壳磨制的。作者是这样描述铜哨的:弹壳口被一枚铜质烟嘴塞住,浑然一体;离壳口不远的地方开有两个对称的锯口,从烟嘴吹进的气流在弹壳中回旋,再从锯口流出,可以发出迷人的哨声;弹壳底的抵火则被抠掉,焊上了栓耳,一根红线穿过,挂在桃子细嫩的脖子上(作者邹雷老师真做过这样一个铜哨,可惜某宝没有的卖)。在石头和桃子心中,这把铜哨是约定:只要桃子找哥哥,就吹铜哨。在杏花村男女老幼眼里,这把铜哨很神奇:桃子吹哨子,家里的鸡、鸭、鹅就变成了“军队”,完全听从哨声的指挥。在石头脚伤期间,哨子又变成了桃子训练哥哥走路的神器……最重要的是,这把铜哨隐藏着桃子的身世之谜。桃子自出生就在家人的呵护中长大,充满亲情的家庭氛围也滋养了桃子的美丽、善良。直到有一天,小伙伴中的狗蛋想尽办法都吹不到桃子的铜哨后,气急败坏地说出了桃子是“野孩子”的秘密。除了桃子自己全村人都知道的这个秘密被揭穿后,震撼了桃子幼小的心灵。引发了桃子离家出走寻找生母,牵动全村,桃子也因此发生了一系列的危险,最终被众人合力营救。


       在渡江战役前夕,桃子随养母支前,生父凭借那把子弹壳做的铜哨,认出了自己的女儿。桃子的那把铜哨一直伴随着故事情节发展时隐时现,凝聚着某种神秘的力量,直到最后揭开秘密,点亮主题,成为该部作品中最为鲜亮的符号,书写了那个时代非同寻常的“军民鱼水情”。


          了解了故事的情节之后,再来“点兵点将”看故事人物。


          《铜哨声声》塑造了多位性格鲜明的少年形象,男主角石头有两大特点:会玩虫子,爱护桃子妹妹。比如把自己推向“孩子王”地位的推磨虫,就是石头玩虫子的典型代表。推磨虫学名金龟子科的一种,石头把苇篾插在“推磨虫”第二节与第三节之间的那个三角形肩突的缝隙中,插上的苇蔑不会伤到虫子的身体;又因为硬壳与硬壳之间的缝隙很细,所以苇蔑插进去很紧,它飞起来的时候又不至于挣脱。石头将苇篾的另一端插进苘麻盘。苘麻盘其实是苘麻籽,长得像圆状小蛋糕,厚厚的,盘子上有一道道纹路,所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生活中的石磨。石头把妈妈织衣服的竹针拿来,从苘麻盘中间穿过。用嘴轻轻一吹,推磨虫便伸出收在硬壳里的软翅扇动起来,发出“木木木木”的声响,驱动着苘麻磨盘围绕着那根织衣针旋转起来。


           听到这里,您是不是也想有一个这样的玩具呢?


            石头对妹妹的爱护,让小伙伴中同样有个哥哥的贵香羡慕不已。桃子吹哨子找哥哥,石头会在第一时间满足妹妹的愿望;看新娘子抢到的喜糖,石头想到的是先给妹妹吃;只能买一个麻团时,石头谎称自己吃过了,让给妹妹吃;桃子被“水怪”吓得病倒后,石头为了拉拢小伙伴一起查找真凶,不惜说出推磨虫老窝的绝密;在桃子离家出走后,石头更是忍饥挨饿不放弃,还冒着生命危险潜入伪军家中……


           石头和桃子浓厚的兄妹情,也表现在女主角桃子的言行里。桃子样子俊俏,嗓音甜美,善良勇敢。在石头被鬼子刺伤了脚踝后,先是为了筹钱给哥哥医治,桃子冒着酷暑到深水区摸老菱角,再和奶奶一起走街串巷叫卖;石头脚伤难治,因跛脚一度想自杀,桃子打听到强化训练有效后,就天天用她的哨声帮助哥哥练习走路……俊俏的桃子与朴实聪慧的石头、泼辣的贵香、调皮的狗蛋、精明的胡小七、真诚的富贵、憨厚的二蛋等一群孩子,常争执、有打闹,没有多久又和好,他们始终心手相牵,守望相助。清脆嘹亮的铜哨声流响出的,既有石头和桃子深厚的兄妹情,更彰显了无法湮没的人性的光辉。


            在成人角色里,石头爸爸的人物塑造对故事的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起承转合作用。开始,石头爸爸是靠勤劳耕耘自家一亩三分地勉强养活全家的普通农民,但因地主高满堂和其管家设计阴谋夺取他家的风水宝地,加上石头被鬼子刺伤脚踝,四处求医未果落下跛脚的残疾,历经磨难的他走出了家门,投身抗日战争。一路走来,石头爸爸也从一个平凡温暖的父亲,慢慢“成长”为一名地下抗日者,在桃子被伪军私自扣押给二太太当丫头时,石头爸爸智斗伪军,既救下桃子,也传播了日军行将就木的消息,震慑了敌人。石头爸爸这一角色还代表着另外一层意义上的军民鱼水情。


           胡小七的爸爸也可谓是一位“灵魂人物”。作者对这位“胡伯伯”的塑造可谓别具匠心,层层推进。先是胡小七饲养的斑点鸽成为小伙伴们争抢的宠物玩伴,令人读完全书回味到“斑点鸽”的作用;接着是村民发现受伤的新四军战士,第一反应是让孩子把信息传达给胡伯伯,显示胡伯伯在村民心里的“主心骨”作用;后有面对鬼子带着大狼狗搜查新四军伤员,胡伯伯沉重应对,用家里的母狗扰乱敌人的视线,再借家里老人去世之机,用棺材把伤员巧妙送到安全地点,新四军攻打鬼子据点,把指挥部设在胡伯伯家,明确展示了胡伯伯的地下党身份。这样的设计,使得整个故事更真实,更有力量,同时逐层铺垫了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的拥军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铜哨声声》在一些“灰色”基调的“另类人物”塑造上,作者笔力雄厚,出奇制胜,这是小说独具特色的另一个突出亮点。


         财主高满堂富甲一方,有着我们熟知的剥削者贪婪、自私特征。这样一位涉“恶”人物,按我们习惯的文学感知套路,其必然是站在日伪一方,及至配合敌人不遗余力地祸害乡亲,直至最后不得善终。然而,事情并非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事关民族尊严与百姓情感的大是大非面前,这位离“十恶不赦”仅半步之遥的大财主,也有着敢于拒邪、施爱的善良、义气、勇敢品质,有着富含人性光亮的超凡抉择和担当。他的家其实就是新四军运输线的一个站点,部队女文艺兵林玉奉命赶往延安,途中遇河面结冰,渡船无法过客,高满堂瞒着家人将其藏在家中地洞内,直到被家里人意外发现才不得不揭秘透底。紧接着,他又在鬼子突然到来时巧妙周旋应对,有惊无险地骗走了狡猾警觉的鬼子军官……这样一个“脱轨”式的另类角色,无疑给了作品更多的思索与回味空间。


          与之相似的还有“高小斧头”“大狸猫”、富贵一干高家在线人物。“高小斧头”是个狠角色,他不仅会一些武功,而且性情暴烈,动不动便用手中的斧头和人“说话”,就是这么一个疑似无法无天的富家纨绔子弟,居然在后来的情节推进中被证实,他也是一个有情有义、亦智亦勇的正派主儿。桃子的铜哨被日本兵抢去,他二话不说,立即赶到鬼子哨卡,凭借自己的人脉关系帮其要回;为了赢得新四军女兵林玉的芳心,他甘愿弃家出走,追随其一路北行,先是进了“国军”队伍谋生,后又归化为解放军军乐队的战士。在解放战争的一次关键战役中,他自告奋勇,带领全团司号员巧施疑兵之计,迫使敌军出城投降,而声名大振。后来,他和林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成员,参加了1949年开国大典的军乐队演奏。


          被称作“大狸猫”的福贵媳妇赵翠花按理是个纯粹“搞笑”的角色,她本应嫁给“高小斧头”的,谁知却因为这位公子哥儿毫无商量余地的任性,误打误撞地就成了其弟弟富贵的媳妇,而小福贵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大媳妇”相对“小丈夫”,自然免不了生出诸多有滋有味的笑料。不过,伴随着人物命运抽丝剥茧式的逐步展开,这位外来“大媳妇”立体、可爱的一面也得以生动呈现:她心地十分善良,见到石头在寻短见,便奋不顾身赶到营救,还开导石头,帮助其摆脱心理阴影,与桃子配合治好了伤脚。她敢做敢当、敢爱敢恨,嫁“高小斧头”不成后,便毅然转嫁小富贵以看住“高小斧头”。在得知对方离家出走紧追林玉到自己舅舅的部队后,又果断地借一纸休书断了与小丈夫的名分,投奔舅舅,这以后,她还随部队变身为人民解放军,成为一名优秀的部队政工干部,并转到了地方工作。


           至于生在这一财主家庭的小少爷富贵,作者不带偏见地将其与石头、胡小七、狗蛋等少年放到同一生存环境中,让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悲欢,一起真诚地相处、机智地抗敌。虽然小富贵有着胆子较小、心理较脆弱的毛病,但其人性“善”的一面同样得以彰显:他壮着胆子和石头、狗蛋一起捉“水怪”;为帮助石头疗伤,他把捡来的被流弹打中的野兔送给其补养身体……这些蕴含人性、人情的细节刻画,使得这位富家小少爷有了更多不同于“套路化”文学作品传递的真切与可爱。


          最后,我们借用南京大学林伟教授对《铜哨声声》这部小说的评论做个总结。


            《铜哨声声》的作者用质朴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民族大局,说透了每个个体的命运。小说中的语言,释放出的独特语感,纯粹自然,不矫饰不造作,有一种清爽益心的质感。这质朴表现于对人物对景色的描述,更表现在对时间对空间的描绘。笔墨里头有乾坤,字里行间藏时空。《铜哨声声》的故事,发生在那段历史,那片土地,一个现场再现了历史全景;那群孩子,活在那个时代,那个环境,作者以一个村庄复原了人物全貌。从“水怪”骗局到桃子身世,从乡村生活到中日战事,维古河和杏花村构建了故事的筋骨血肉,小小的铜哨代言了人物的心声深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