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6期:“哲学照亮文化精神” 高瑞泉 演讲1

69-6期:“哲学照亮文化精神” 高瑞泉 演讲1

00:00
23:55
69-6期:“哲学照亮文化精神” 高瑞泉 
日期:2014-05-18


主讲嘉宾    

高瑞泉,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演讲内容:

谈当代的文化却要从先秦谈起,教授为我们展现了先秦和现当代同样的困境及解决之道。同样经历文化危机——礼崩乐坏,同样有各派学说的百家争鸣,同样在百家争鸣中有了哲学的突破,一定会给当代文化困境的解决带来启发。那什么是哲学?章太炎说是深密的学问,冯友兰说是第二序的思想。教授则最欣赏司马迁的说法“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因为这里包含了中国哲学的任务,融合了人性和天道的讨论,掌握了历史的道,最后还是要回到文化的自觉中,这就是哲学的一个功能。 

 

 

先秦是中国哲学的起源阶段,源于占卜但最后通向了理性的标志是第一步哲学著作《易经》的诞生,教授认为,《易经》用理性方式解决人世和天道的问题,其中也透露出忧患意识和通达态度。相反,起源于没有太多道德感的神话的希腊哲学则有诸多童年气质。西周末年的礼崩乐坏,使得先秦哲学有了突破。王学流落到民间,有了百家争鸣后的外儒内法,而士大夫文化认同上有了夷夏之辨,接受了三教融合、四科子学。

导听词朗读者:金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502586kjbn

    为什么没有王德峰教授的课?

  • 听友254696324

    这讲堂办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