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反法战争:抗击欧陆霸主
喜马拉雅的听友您好!我是刘成。
在上一讲中,我们了解了英国议会内部及两党政党的竞争。对英国而言,其外部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无疑是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北美殖民地独立后,无论在北美大陆、西印度群岛,还是在印度,法国殖民势力都呈日趋增长之势。为重振旗鼓、复兴帝国,保持欧洲均势,打败法兰西成为了英国人面临的首要任务。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法国国内政治局势持续动荡,政府无暇顾及海外殖民地,更没有精力来同英国进行海外商贸霸权的争夺了。不过,随着法国督政府的建立,拿破仑的脱颖而出,法国势力在欧洲大陆迅速扩张,隔岸观火的英国人感到坐不住了。因为,一旦法国独霸欧洲大陆。法国将成为英国争夺海外霸权的最有力竞争者,英国传统的欧洲均势外交也将受到根本性挑战。因此,英国急需在全球范围内遏制法国势力。于是,当法国军队迈出国门,染指英国在大陆的传统盟友,或威胁到英国本土安全时,英国人终于与老对手兵戎相见了。法国大革命的余波迅速波及到邻近的奥属尼德兰(也就是今天的比利时)以及荷兰等地,英国发誓决不会坐视法国成为低地国家的主人,或者成为欧洲的主宰,它拉拢欧洲大陆一切反对法国革命的国家,组成了多次反法联盟。这样,由英国挑头组织的长达22年的反法战争,又称拿破仑战争拉开了帷幕。
战争初期,在欧洲大陆战争中,英国往往是为反法联盟提供资金,反法联盟的其他国家出兵。当然,英国也与法国直接开展了海战以及殖民地的争夺。这是因为,如果不能打败法国舰队,英国的本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的海外殖民地也就失去了军事保护,海上霸权更是无从谈起;而且,在自由贸易政策的影响下,英国更看重那些拥有广阔市场的殖民地,以及对于英国保护海外贸易通道畅通至关重要的殖民据点等,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强大的不可挑战的海军优势上。到了战争后期,英军才真正投入欧洲大陆的反法战争,为结束拿破仑统治立下大功。
所以,英国反对法国的主要动机并不完全是反对法国革命,更是为了争夺世界的商业和殖民霸权。简单地说,不是为了政治利益,而是商业和经济利益。英国前首相帕默斯顿说过:英国将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当成永恒盟友或永久敌人是一种狭隘的政策。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我们没有永久的的敌人,我们的利益是永恒的与永久的,我们的责任就是遵循这些利益。我们发现,当反法联军在欧洲大陆与拿破仑的军队进行争夺时,英法两国对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也从来没有松懈。两国都明白:胜利者将在争夺海外殖民地的进程中获得巨大优势,进而成为世界霸主。
战争是惨烈的。比如,1805年的特拉法加大海战,这是英国舰队与法、西联合舰队在西班牙南部沿海的特拉法加的一次总较量,战役胜败直接决定着英国和英帝国的命运。英军统帅纳尔逊是这样说的:“只有打败拿破仑,英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这场战争的胜利者必须是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主人。”这场海战双方伤亡很大,英军统帅纳尔逊将军也阵亡了。最终,英军获得了胜利。特拉法加大海战是英国在迈向海上霸主地位的最后一役,法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被彻底击溃,再也无力与英国争夺海上霸权了。在拿破仑战争最后十年中,英国取得了在英吉利海峡、大西洋港口和地中海的制海权。随着传统的两大海上强国西班牙与法国的没落,在制海权上,英国获得了绝对的优势,成为真正的海上霸主。所以,在今天伦敦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上,纳尔逊将军的纪念碑高高矗立,因为他指挥的这场海战是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标志。
反法战争最后的胜利是陆地战,也就是著名的滑铁卢战役,英国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国联军为赢得最后胜利付出了巨大贡献。战争对决前,拿破仑军队比威灵顿军队占有优势,特别是在炮兵方面。由于拿破仑一向轻视英军及其指挥官,把威灵顿公爵说成是一个“印度士兵将军”,因此他深信只需先用炮火准备,随后以一支楔形纵队即可突破威灵顿的中心,一举摧垮他的军队。拿破仑决定佯攻英军的右翼,希望威灵顿分兵救援,然后向中部发起正面强攻。但坚守的英军打败了几乎10倍的法军,不仅未能调动英军来援,法军反而消耗掉了自己的大批兵力。
正面强攻开始后,威灵顿让步兵伏藏在山顶后面,法军的一连串炮弹没有造成什么伤害。说也奇怪,拿破仑把整个进攻的指挥权交给了他人,他为什么不亲自指挥作战,原因至今不明。在关键时候,增援威灵顿的军队赶到,但拿破仑还是命令骑兵对英军方阵发起冲锋。威灵顿让他的步兵以营为单位布成方阵,英军炮手奉命坚持到最后一刻,密集的炮弹将法国骑兵炸的血肉横飞。
在援军不到的情况下,拿破仑决定孤注一掷,将剩下的预备队老近卫军投入战斗,向英军发起最后攻击。威灵顿为过于自信的法国近卫军准备了一场大规模的伏击和反攻战,战无不胜的拿破仑近卫军崩溃了。拿破仑手里最后的一点预备队打光了,这是他最后的一笔赌注。
威灵顿公爵在反法战争中,成为了英国陆军元帅,并获得法国、俄国、普鲁士、西班牙、葡萄牙和荷兰6国授予元帅军衔,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获得7国元帅军衔者,人称世界征服者的征服者。开战的那一天,威灵顿骑着坐骑,待在战场制高点的一颗大树下,整整一天都保持着同一个位置,他身边的副官被当场击毙,他的部将担忧地问道:“将军,如果你遭遇不测怎么办?”他的回答是:“像我一样去做”。战后,威灵顿公爵作为驻法占领军总司令,他反对签订惩罚性的和约,拒绝了枪杀拿破仑和焚烧巴黎的建议,还积极解救法国的财政,提出在3年后撤出驻法占领军。战争结束后不久,人们在战场原址堆成一座小丘,山顶上安放一头巨狮,相传是用拿破仑军队丢弃的枪炮铸成的,意为威震法国。在滑铁卢古战场遗址陈列馆,设有专门的威灵顿博物馆。滑铁卢古战场在今天比利时,离布鲁塞尔十多公里,我曾去过那里,抚今忆昔,感慨万千。战争结束后,威灵顿就发誓“我向上帝祈祷,希望我今后不再打仗了”。古战场陈列馆在告诉人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威灵顿公爵做过英国首相,为了天主教解放法的通过,他竟然与一位伯爵决斗。然而,他又坚决反对议会改革,镇压英国民主改革运动。比如,在曼切斯特圣彼得广场发生了一场流血惨案,由于镇压集会的军队曾参加过四年前的滑铁卢战役,被英国人讥称为彼得卢屠杀。英国历史肯定了威灵顿公爵的赫赫战功和伟大业绩,同时对反对改革以及彼得卢屠杀也给予彻底否定。再伟大的人物也都是历史中的人,都离不开历史的局限性,没有人是绝对正确的“神”,拿破仑、威灵顿也是如此。
反法战争结束后,英国在欧洲就没有任何对手了,英国力量达到了顶峰,英国也几乎在之后的一个世纪中没有再卷入欧洲战争。反法战争胜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
第一,消除了法国对英国的历史上长期的巨大威胁,维护了欧洲均势,英国团结欧洲其他国家,结成同盟,体现了英国对欧外交的特色:团结大多数,打击第一强。英国不能容忍欧洲大陆被任何一个强国控制,否则英国就要面临来自于欧洲的巨大压力,甚至被入侵的威胁。英国在1066年罗曼王朝之后,一直到现在,英国本土只有两次遭到外敌入侵的威胁,一次就是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的入侵,另一次是二战时期,希特勒德国的入侵。所以,在英国对欧洲外交上,英国先是打击最强的法国,并且支持德意志的统一来平衡法国,最后德国替代法国成为欧洲的霸主后,它又联合其他国家打击德国,一直到二战结束。拿破仑战争后,英国实现了保持欧洲均势的理念,长达100多年。
第二、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反法战争前夕,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能在海上与英国相抗衡的只有法国与西班牙。现在法国舰队与西班牙舰队的主力被彻底击溃,再也无法与英国较量了。从世界各国海军力量的对比来看,发法战争后英国海军总吨位数排名第一,而且超过了排在其后的三个国家,即法国、俄国、西班牙的总和,相当于世界其他各国海军总吨位数的总和,即英国海军吨位数占了全球海军的三分之一。英国的国防力量,特别是海军力量,在这场战争后的近一个世纪里无人能与之匹敌。
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英国最终彻底击败了法国这个最强大的竞争者,排除了本土安全最大隐患,维护了欧洲安全,获得了海上霸权,为编织“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下一讲,我们就接着谈英国的“日不落帝国”。
感谢您的收听,再见!
文稿对不上,不太方便
逻辑清晰 简明扼要👍👍👍
文不对题,大概是工作人员上传音频的时候搞错了吧
Ok
纽约 的名字不是从英国york约克郡加new而来,而是取自约克公爵。
感谢
还不按稿子讲,
老师讲得不错,文稿与声音对不上, 建议更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