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40《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四十(2)
00:00
11:24
尔时文殊师利复语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我今更于如是出家,如是受具,如是教曰:诸善男子,汝今若能不持禁戒,如是则为真实持也。’
善住意言:‘大士,以何义故,作如斯说?’
文殊师利言:‘天子,一切诸法悉无所取,故无可持。云何此戒,而独有持?天子,戒若可持,则持三界。天子,于汝意者,以何为戒?’
善住意言:‘大士,若能具足波罗提木叉者,是名为戒。’
文殊师利言:‘天子,云何名为波罗提木叉?’
善住意言:‘大士,所谓持身,及以口意三业具足,是则名为波罗提木叉也。’
文殊师利言:‘天子,于意云何,今是现前,何处有是身业可作?如是过去、未来亦无有作。彼皆无作,无有像貌,可得言有或青、或黄、或赤、或白及颇梨色耶?’
善住意言:‘不也!大士。’
文殊师利言:‘天子,彼名何等,云何而说?’
善住意言:‘彼名无为,实不可说,如是乃至意作亦然。’
文殊师利言:‘天子,于意云何?彼无为者,可作有为乎?’
善住意言:‘不也!大士。’
文殊师利言:‘天子,以是义故,我如斯说。彼若不持,名真持戒。天子,若言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者,为学实际。当如是知。无所持故,言增上戒学;无所知故,言增上心学;无所见故,言增上慧学。如是心不分别故,不忆念故、不生殊异故,名最上心学;如心学,戒慧亦尔。天子,若不得心,则不念戒;若不念戒,则不思慧;若不思慧,则无复起一切疑惑;既无疑惑,则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则名为真持戒也。天子当知:彼持戒者,则无所欲;无所欲故,则无退还;无退还故,彼则清净;彼清净故,则得解脱;彼解脱故,则得精进;彼精进故,则无有漏;彼无漏故,则住正行;住正行故,则无像貌;无像貌故,即是虚空。何以故?以彼虚空无形相故。是故天子,若有人能如是学者,则为不学;彼无学故,则为真学。于何处学?谓无处学;云何无处?谓空平等。天子,若能正住空平等者,是则名为真住戒学。’
尔时,文殊师利复语善住意天子言:‘天子,若人能作如是出家、如是受具,我复教彼如是言曰:诸善男子,汝今若能受彼一切三千大千世界笃信檀越供养众具,而能于中不起分别,不念报恩,是乃名为清净持戒。’
善住意言:‘大士,以何义故,作如斯说?’
文殊师利言:‘天子,所谓若人取彼施者、受者、财物三事故,是为报恩。又若见彼是为报恩,若思惟彼是为报恩,若分别彼是为报恩。天子,若不见彼、不取彼、不思惟彼、不分别彼者,有何可报?何以故?以从本来毕竟清净,如是报故。天子,彼若取、若见、若思惟、若分别及念报者,是谓凡夫,非阿罗汉。所以者何?是诸凡夫,于一切时,常行取着,思量分别此受彼与,彼垢此净,以是分别,故有报恩。云何报恩?谓诸凡夫,于生死有,取后生身,是故于彼,欲行报恩。天子,诸阿罗汉不受后有,毕竟不见、不思量、不分别,无有此彼,更不受身,当于何处而报恩也?天子,若受彼施,当行三净,然后乃受。何谓三净?一不见己身,即无施者。二不见他人,即无受者。三不见财物,即无施事。天子,如是三净,则毕竟净。如斯净已,复何用报?天子,以是义故,我如是说,若受三千大千世界笃信檀越一切众具,不分别、不念报者,是名世间真胜福田,是真出家,是净持戒。’
尔时,文殊师利复语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我与彼人如是出家,如是戒已,当复教言:诸善男子,汝今若能不行阿兰拏,不在聚落,不处近,不住远,不独坐,不众居,不多言,不杜默,不乞食,不受请,不事粪扫衣,不受他衣鉢,不多贪,不少欲,不多求,不知足,不树下,不露地,不服腐烂药,不受肉与苏。善男子,汝若能于一切头陀不起分别,如是行者,则名具足行头陀也。何以故?若以忆念分别行者,即是我慢心见诸相。天子,若如是行,则如是念:我受粪扫衣,我行乞食,我住树下,我坐露地,我行阿兰拏,我服腐烂药,我少欲,我知足,我行头陀。天子,若正行者,不生如是念。所以者何?为彼无有一切分别故,彼于尔时尚不见我,况当计有头陀功德。若见有者,无有是处。天子,是故若有如是行头陀,不忆念,不分别,我则说为真头陀也。何以故?天子,若斯人者,拂去贪欲,拂去瞋恚,拂去愚痴,拂去三界,拂去五阴,拂去十二入,拂去十八界,如是我说为真头陀。何以故?以彼头陀,不取,不舍,不思,不念,不修,不行,非法非非法,是故我说真头陀也。’
尔时,文殊师利复语善住意天子言:‘天子,我与彼人如是出家,如是行已,当复教言:诸善男子,汝今若能不观四圣谛,不修四念处,不修四正勤,不修四如意足,不修五根,不修五力,不修七觉分,不修八圣道,不修三十七助菩提法,莫证三解脱门。何以故?天子,彼圣谛者,入无生相,不可念知,不可修证。所以者何?彼无生中,云何言证?天子,是故我言,夫念处者,非念非思一切诸法,故言念处。天子,若比丘不住欲界,不住色界,不住无色界,故言比丘不住四念处,思修四念处。云何思修如彼?不思不修故言思修。如是次第,乃至三十七种助菩提法,应如是知。天子,若彼禅行比丘,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无所得故,不思念,不分别,不修,不证。何以故?天子,彼诸法,但有名,如三十七助菩提法,彼虽有名,而不可得。唯以分别因缘故生。一相无相,以如是名故,如是说,其说亦无,故彼虽复名字证知,终不可得,是则名为如实觉知三十七种助菩提法。’”(《大宝积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5381
21
免费订阅
141《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四一
40
12:06
140《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四十(2)
29
11:24
139《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九(1)
40
12:25
138《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八
27
08:53
137《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七(3)
16
15:25
136《明心见性的要旨7》下 第五部分 一三六(2)
17
11:01
135《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五(1)
16
14:40
134《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四(3)
28
10:05
133《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三(3)
42
10:57
132《明心见性的要旨》下 第五部分 一三二(2)
52
10:38
主播信息
菩提海音
872
加关注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
猜你喜欢
4.92万
明心见性
2686
明心见性
3.53万
明心见性
1.34万
明心见性
5.96万
明心见性的要旨(上)
3.56万
明心见性的要旨(上)
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册英语第四部分
相声四个部分
小学四年级听力部分五
五十音的清音部分
四级听力才140分
第三性别第一部
140部经典相声
你的全部我的四分之一
四级英语听力140分多少
小学生英语全部词性
在每一样事物上见性明心、明心见性
波动的海洋
2418
明心见性
俗世格林
2.13万
190、明心见性
统计人斯童
1.24万
【231011】明心见性
迎风的射手
2985
明心见性的生活
波动的海洋
2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