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色:中国人的色彩美学》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有声有色”的小书——《绝色》,带你触摸中国传统色彩的繁复之美。
书的作者是来自宝岛台湾的曾启雄先生。曾先生是传统染色技法的亲传人,从事中国传统色彩研究和教学四十余年,是一位既专业又风趣的色彩学者。他著述的文字,饱含着对古代经典著作、民间传说、民俗生活的深情;他拍摄的景物照片、手绘的植物小稿清新有趣;还有他做的那些用茜草、蓼蓝、紫胶虫、胭脂虫染色的实验,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染色技艺的热爱。
你知道孔子是位拥有浓厚的艺术家气质的圣人吗?林语堂感叹孔子于衣裳配色上有发明之才!你知道贾宝玉爱吃的胭脂,王昭君发髻上的山茶,究竟是什么颜色吗?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书中精彩的故事、美妙的传说和真实的历史,去感知古往今来的同胞怎样用不同的色彩表情达意;我们又是如何在传统色彩观念的演化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色彩文化的。
我们先分享第一个故事:孔子于衣裳配色上有发明之才。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孔子呢?我们都知道他开创了儒学,编纂了《春秋》,但是如果不借由经典走近他的人生,仅凭后世将他尊为圣人,高捧到云天之上的刻板印象,远远望去,似乎总觉得缺少了一些可以被感知的温度。在好学生颜回眼里,孔子的形象要生动许多,他“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是一位给学生带来如沐春风之感的师长。这位师长拥有浓厚的艺术家气质,醉心诗歌,笃爱乐舞,对烹饪很讲究,也深谙色彩的妙处。林语堂透过“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一句,感叹孔子于衣裳配色上有发明之才,他调侃道:“现代的女裁缝很容易了解为什么孔子要用黑羔羊皮袍子配黑面子,白羊皮袍子配白面子,而狐皮则配黄面子。”这样的色彩搭配即使在今天也毫不过时。
同样是读《论语·乡党》,作为好“色”之徒中的佼佼者,曾启雄先生则从“君子不以绀緅(gàn zōu)饰。红紫不以为亵服”一句中发现,原来呀,孔子居然对植物染色也颇有心得。表面上看,孔子又在借物比喻讲大道理了,但是从不用深蓝色、黑色的面料做衣边,不拿红色、紫色的衣料当内衣穿这些细节看,孔子是熟悉染色工艺的,也体恤染工的艰辛。染色在早期,多半无法一次到位,染工从自然界取得染色材料之后,需要通过浅染,再一次次重复叠染,才能得到深色或较为鲜艳的色彩。说得清楚一些,就是染好、晒干之后,重复这些不能间断的工序,有些甚至需要染到三十多次,才能得到预定的颜色。所以说,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复的劳动取得的成果做衣边,把染三十几遍才能得到的颜色穿在里面,真是不可助长的奢靡之风,应该被批评。
下面我们再分享第二个小故事:蓝绿本一家,一个青字全囊括。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终朝采蓝,不盈一襜(chān)。”这是经过孔子编选的《诗经·小雅》里的片断,塑造了一个生活在周幽王时代的、满心期待丈夫归家而无心采摘的妻子形象。
两千多年以前,可以采的“绿”和“蓝”是什么呢?追溯它们的前世今生,原来“绿”是菉草,也就是荩草,一种令农民头痛的、田野里常见的野草;“蓝”是蓼蓝,分布于当时长江流域的吴越地区与黄河流域之间,现今的苏州、无锡、南通、杭州等地,应是蓼蓝的故乡。这些低矮的草本植物采摘起来非常容易,就像采摘番薯叶那般。采了菉草和蓼蓝后做什么用呢?当然是用来染色了。菉草可以染黄色,蓼蓝可以染蓝色,两相叠染又形成了绿色。所以今天我们说起的绿色就是从菉草来的,把代表植物属性的草字头摘掉,换上了与纺织、染色寸步不离的绞丝旁。不过呀,很长一段时间内,绿字和蓝字在色彩表现上的存在感都很低,特别是蓝字,很可能是在白话文运动后才拥有了形容颜色的义项。这里不得不说古人很有意思,既能用红、丹、朱、赤、绛、彤、赪(chēng)、绯、赭、缙、赩(xì)、缇……这么多的字来对应一个红色,也能用一个青字就把蓝色、绿色甚至黑色给囊括了。
再来听第三个小故事:黑色,一种纯粹而又复杂的颜色
说完了蓝色和绿色,再说黑色。根据古药书和农书的记载,栎实、莲蓬、乌桕、石榴皮等很多材料都可以染出或涂出黑色,染、涂的对象包括丝、棉、麻、毛、纸张、头发等。以植物性染料染出的黑,大都不是一般概念中很深或很纯的颜色,顶多只能说是深色趋近于黑的感觉而已。因为黑色易于辨识,所以黑色材料也常用于书写。欧洲人偏爱乌贼墨汁,写后久置会有褐变,与其说是黑色,不如说是褐色的墨迹;而以松烟制成的墨,则带有淡淡的灰蓝色,深受东方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石墨等矿物性颜料是直接涂抹使用的,色相极黑。而墨的原料则是炭粉,由燃烧不完全的炭粒集结,加上动物性的牛皮胶、鹿角(牛角)胶或植物性的阿拉伯胶,以及丁香、肉豆蔻等数十种药材搅和,趁热加工成形。因此,古代的墨条可以一面写字一面舔食,吃墨也等于吃活性炭。
黑色在古代,有差异极大的两面性:一方面,可以作为高等级的象征,具有威严感;另一方面,有时也会用在低阶差役“皂隶”的服装上。不同的朝代,黑色的地位时起时伏。比如秦朝皇帝的服色是上玄下纁,黑色和红色成就了至高无上的组合;到了唐代初期,服饰规制尚未确立,官员们流行穿皂衣,不仅文官如此,武官也是,所谓“皂衣蒙甲”,想想就很威风。但是翻阅其他几个朝代的典籍,比如《隋书·礼仪志》《宋史·舆服志》《明史·舆服志》,又可知,黑色被规定为屠夫、商贾、低级官吏的穿着,对应的是比较低的社会阶层。
第四个故事关于白色:为什么神话里都是白鹿、白马、白蛇、白龙?
白色常被当作瑞兆。《周易》中有一句卦辞,道:“贲(封名读bì,此处借用为奔bēn)如皤(pó)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gòu)。”意思是:大队人马穿白衣、骑白马,似一片白光飞驰而来,远看好像有要打家劫舍的气势,其实是浩浩荡荡的求婚队伍。这是殷商生活史上的一个小片段,当时人们仍对自然灾害充满恐惧,因此将色彩的使用当作避祸禳灾的方法,并形成一种迷信。商人认为白色代表吉祥,喜、丧事均要穿白色,可以说,白色成为商代的特征,白就是商代的感觉。
自古以来,白鹿、白马、白蛇、白龙在神话里都带有奇幻的色彩。相传,周平王打猎时为了追逐白鹿,一路追到今日的洛阳地区,发现白鹿消失在水草丰美的宝地“白鹿原”。因为这里有利于躲避北方民族的骚扰,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阳,这就是史上东周的开始。在古都洛阳附近,有一座千年名刹白马寺,此寺因纪念千里迢迢驮运经文的白马而得名。东汉年间,这匹白马随着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将佛教传入了中国。白马寺是佛教传入后的第一座官办寺院,被尊为佛教在中国的祖庭;而两位印度高僧也在此翻译了《四十二章经》,对佛教的推广颇具意义。许多民族将白色与信仰或神仙等结合,留下美丽的传说。中国最著名的关于白色的传说,莫过于《白蛇传》了。白蛇与许仙的爱情故事,加入了法海的角色,更突显了其中的矛盾,通过戏剧的改编,人物刻画与情节也更深入人心。过端午节,若少了《白蛇传》,节日的氛围肯定会变淡不少。
第五个故事讲述的是:中国传统的禁制色彩黄色,原是万众景仰的色彩。
中国人很早就从阴阳开始,生发出五行的概念,以五行的五个方位来对应色彩,分别是东青、西白、南朱、北玄、中黄,其中居于中央位置的正统色就是象征土地的黄色。土地包容并滋养万物,因此黄色成为万众景仰的色彩,这份景仰很自然地被追求至高无上的皇权所独霸。大约从唐代开始,黄色成为皇帝的专属色彩。之后各朝代依循此规制,黄色也就成为中国传统的禁制色彩。在植物里,可以用于染黄色的材料是最多的,有姜黄、黄檗、栀子、石榴皮、杨梅、荩草、槐花、柘木、桑叶等。加上黄色有各式各样的黄,皇帝的龙袍到底是怎样的黄呢?日本奈良的正仓院是天皇的宝库,里面保存的栌木依照年代推算,可能是遣唐使带回的中国皇帝的馈赠。按照习惯,唐朝对于周边藩属国来访的回礼均极为郑重,这栌木极可能就是当时皇帝黄色袍服的染材。栌木的染色配方,载入了日本平安时代的法律实施细则《延喜式》:“黄栌绫一匹,栌四十斤,苏枋十一斤……”没想到千余年前的赠礼,宛如时光胶囊般,被封存于仓库,连方法都保存下来了。
皇帝服饰选用的染色材料栌木,并不是清纯或明亮的黄色,而是偏沉的赭黄色。黄河流域一带是栌木的产区,染色常因染材的产地与其取用部位的不同,产生染色色相的差异。因此,可以推测皇帝服饰的黄色,可能不是每个朝代都相同的,而会因材料的变化或其他的染色变项产生不同的变化,有时可能偏向橙色一点,有时则趋近赭色的范围。总之,黄色的色相是浮动的。
皇袍除了选用的色彩要讲究,上面刺绣的图案也蕴含各种象征意义。周朝以后的纹饰是以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藻、粉米、黼、黻(fú)等造型作为主题。在日、月、星的表现上,以鸟象征太阳,以蟾蜍或玉兔象征月亮、星星,寓意是光泽万物。龙象征变化多端的自然界;山象征皇帝的伟大,也表示皇帝必须具有山一样稳重的威严;华虫就是雉鸡,以其美丽的羽毛象征帝王的风貌;火象征着热和光明;宗彝则是国家祭器,也是代表国家的符号,上面刻有象征勇武的虎和象征智慧忠孝的长尾猴;藻是水草,表示帝王的洁净和公正不阿;粉米就是米,象征养育万民;黼是斧头,代表着用武器割断是非;黻是亚的造型,表示民心向善、君臣同心。
我们再来看看茶色:脱胎于饮品,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
关于色彩的记忆,也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记录。中国人这一生,既向往琴棋书画诗酒花,也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中国人的典型饮品。茶事可以很俗,比如在台粤闽一带,男女订婚习俗里一直有奉茶这个环节,新娘端茶,依次敬奉给长辈,除了敬拜公婆,也是认识家族其他长辈的开始。文定时将奉茶纳入仪式,据说还有一层深意,就是希望这份婚约能像扎根生长后无法移植的茶树那样,天长地久,永不更改。
茶有多种分类方式,包括依据茶叶的形态、加工方法、发酵程度,还有依据茶叶的产区和口味等。当然,最普遍的分类方式,是看茶叶或茶汤的颜色。茶叶的色彩从茶褐色到深绿色都有,茶汤的色彩则从浅黄到酒红,也有茶褐色的色相。但以颜色分类也容易出现混淆,比如白茶泡出来的茶汤并非白色,而是略带淡黄色,照茶汤的颜色来看,似乎应归类于黄茶系,但是因为茶叶带有白色的细毛,所以才被称为白茶。乌龙茶也有类似的困扰,按照茶色,它似乎应归类于黄茶系,但是因为它属于半发酵茶,所以人们常将它归类在青茶系。按颜色给茶叶分类,标准无法统一,确实有些混乱。有时是以茶叶颜色为主要的分类依据,有时又换作按照茶汤色彩,如果再加入八宝茶、擂茶、花茶、调味茶、西洋茶和游戏茶类的话,分类系统就更复杂了。所以呀,不如将这些分类法抛开,泡茶时就专心地细细玩味茶汤的色泽变化好了,这种变化和浓度、水质、杯体颜色的深浅都有关系,会给品茗人带来不少惊喜。
最后一个故事:外国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
色彩的记忆能反映许多细腻的情感,比如思乡的愁绪,比如过年的喜悦。在海边长大的人,乡愁多是蔚蓝色的,而在江南水乡长大的人,他的乡愁可能就是湖绿色的了。但是如果问一百个人过年是什么色彩,一百个人的回答都会是红色。红色绝对是中国人过年的首选,连内衣裤、袜子、帽子都要选穿红色,红透全身里外,吸引福气上身。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糕点,红色的花卉……红色表现出的喜悦极富感染力,让全世界都印象深刻,因此也就成了外国人眼中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
古代的红色染材中,植物有中国茜、红花和苏枋;矿物有朱砂和铅丹;动物则有胭脂虫、紫胶虫。红字,由绞丝旁加一个工字组成,可解释为纺织业里专精的意思。红字象征的红色,和李时珍《本草纲目》里提到的汉朝张骞通西域时引进的红花有关。红花因带有大量的黄色色素和些微的蓝色色素,以及少量的植物荧光物质,色相是有点亮且鲜艳的偏紫红色。由红花提炼的色素,常用作化妆品的材料,所以红字就带有了柔和的浪漫感。在用作染料的昆虫中,紫胶虫最为特殊,此虫寄生于植物上,会把树枝包覆成热狗般的棒状,外表呈现深紫褐色,外露出白糖粉般的细毛。紫胶虫的成虫很小,比蚂蚁还小,包覆树枝的深紫色硬壳并不是虫体,而是虫分泌出来的胶质壳。用作染料的,正是雌虫分泌出来的那层外壳。紫胶虫染出的色彩是偏紫的红色,因为浓度和染色时间长短的差异,会形成深浅不一的状态。
《绝色》的作者是个很会讲故事的人,他在有限的篇幅内,分享了许多与颜色相关的历史片段,许多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通过阅读这本小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影响中国人色彩审美的丰富信息,领略到中国传统色彩日积月累的醇厚感,并唤醒自身对中国色彩的那份肯定和传承的决心。
播音员听起来是专业的,声音好听吐字清晰,可惜把“商贾(gu)”读成了jia,不应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