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征虏亭
作者:李白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注释
①征虏亭:东晋时征虏将军谢石所建,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南郊。
②广陵:郡名,在今江苏扬州市一带。
③绣颊(jiá):涂过丹脂的女子面颊。这里借喻岸上山花的娇艳。
④江火:江船上的灯火。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翻译
马上就要登船顺流到扬州去了,皎洁的月光把征虏亭照的雪亮,
在月光和火把的照耀下,岸边的野山花艳丽得象美人羞涩而通红的面颊,大江中间,一艘艘船只在飞快的移动,船上的灯光就好象飞驰的萤火虫
赏析
据《建康志》记载,征虏亭在石头坞,建于东晋,是金陵的一大名胜。此亭居山临江,风景佳丽。李白于公元761年(唐上元二年)暮春由此登舟,往游广陵(扬州),即兴写下此
。
诗的语言如话,意境如画。诗人坐在小舟上回首仰望征虏亭,只见那高高的古亭在月光映照下,格外轮廓分明。
“绣颊”,亦称“绣面”,或“花面”。唐人风俗,少女妆饰面颊。白居易有诗云:“绣面谁家婢,鸦头几岁女。”刘禹锡亦有诗云:“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扶。”李白是以“绣颊”代称少女,以之形容山花。那征虏亭畔的丛丛山花,在朦胧的月色下,绰约多姿,好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少女,伫立江头,为诗人依依送别。
那江上的渔火和江中倒映的万家灯火,星星点点,闪闪烁烁,迷迷茫茫,像无数萤火虫飞来飞去。
岸上山花绰约多情,江上火点迷离奇幻;古亭静立于上,小舟轻摇于下,皓月临空,波光滟滟,构成了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美好感情和出游的喜悦,都从画面中显现出来。
这首小诗写景简洁明快,近乎速写。李白善于从动的状态中捕捉形象,聚精积萃,抓住客观景物在特定环境下所显示出的特有神态,以极简练的线条,迅速地勾勒出来,虽寥寥数笔,而逼真传神。如诗中的船、亭、山花、江火,都以月为背景,突出诸多景物在月光笼罩下所特有的朦胧美,唤起人的美感。
赞同,那时大唐强大,白只有土地爱
秋语荷塘 回复 @1387383amfy: 好吧
很好
秋语荷塘 回复 @快乐黄鹂鸟: 谢谢朋友
夜下征虏亭 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 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秋语荷塘 回复 @水清石出鱼可数: 我加上了,谢谢朋友
所以很多文人会被迫害呢 因为没有国家的观念 谁当主子给谁卖命
秋语荷塘 回复 @happyin: 是啊
小咚
秋语荷塘 回复 @萌宝播音站: 好吧
我同意老师的观点,给老师点赞
秋语荷塘 回复 @月光道风: 谢谢朋友夸奖
对诗仙有如此的偏见,很难理解呀!
看尽飞花 回复 @79084537: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看得出来秋语老师对李白真的是非常不喜欢,每每有赞扬太白的语句都会情不自禁的进行贬损,甚至到了攻击其节操的地步!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秋语老师可以直接跳过李白的所有作品,以免你的言论对一些初学者(我是说如果有初学者在听的话)造成先入为主的影响,那样带上偏见,将十分不利于其后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和认知,在此请秋语老师放过李白,同时放过可能存在的某个年少的中国文学爱好者。
秋语荷塘 回复 @看尽飞花: 啊。这么严重啊。谢谢朋友
朗读有声色,讲解有创新。👍👍👍
秋语荷塘 回复 @风和日丽_gb: 谢谢朋友
动静鲜明,写得好!
秋语荷塘 回复 @云卷云舒清风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