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最初是指宇宙浑然一体的元气。自古中华文化,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太极即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生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无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 易经系辞传曰:“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即为太极的阴、阳二仪。
太极是中国道家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根据文献在《庄子》这本书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意思是说,“道”是真的,可以验证的,无为无形,无法用口说出来,但可以用心去感悟,不可以目见,自为本自为根,在没有天地之前,自古就存在,鬼神天地都出自它,它在太极之上不为高,在六极之下不为低,先天地存在不为久,长于上古不为老。
后见于《易经系辞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庄子之后,后世人们据《《周易·系辞》关于“太极”的论述,以太极的观念逐渐推演到各个领域。在我的医学领域,就演义成【不知易,无以言大医】的境界,着实吸收了易理的精华,应用在医学。
太极观念,这种思维方式,包涵着睿智的哲理,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至善的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身体与心灵的状态。
在《易经系辞传》里有记载【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样的内容。意思是成卦的过程,先是有太极,然后形成阴阳二种状态,称做两仪。二仪相加,有四种可能的形象,称为四象。四象演变成八卦。这里讲的是伏羲画八卦的过程。先天八卦的顺序就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对成卦过程的分析,根本上来说,也是对天地开辟的概述。太极生两仪,便是由太极的分化形成天地的过程,两仪,就是天地,也就是阴阳。
在周易系辞传里,说太极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那么何为道呢?!道就是指天道,地道,人道。万事、万物都有两面,并且不断的变化,也有一定的关联。天道、地道,大家根据科学已经证明并且好理解,关键是人道。人道,我们人道在思想心灵上,做事不偏激,内心清净平和,【中庸】之道是最好的论述;在身体上,就是要阴阳平衡,寒热不偏,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地。
太极是天地人物的本有之体,包含着无穷的形象,和无尽的功用,本体形象与功用不分离。我们如果不学易经,不明白易理,行医就不知人体和万物的根源,总是向外去求所谓的科学研究,造成种种灾祸,而不知自身本体就是一太极世界,学易医明白道理,则能趋吉避凶。
太极生两仪,本无形象,动则显象起用,所生之象,无穷无尽。两仪实际是,四象以至万象的基本结构,万象就由两仪细分而成,所以万象又都归于阴阳。古代伏羲氏画卦时,就发明了极为简单的阴阳两画,以表示无穷无尽的象数之源。
我们现在,由人体现象、生物现象、自然现象,逐渐体悟出“阴阳”概念。也就是何老师写的三字文:
天阳父,地阴母,
两和配,生万物,
人物异,性同属,
阴阳纲,五行目。
二同体,不为奇,
相对抗,又统一,
孤阴阳,难存立,
偏盛久,必变异。
二与五,紧联系,
二变动,五随移,
人物变,皆此理,
着重二,效如意。
这样的思想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阴阳文化。阴阳相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消长而变化,再对应十二地支,应人体十二正经与脏腑,正是太极图具体的演义变化基理。
自古圣人,每做一件事,都是其观察生活万象,考虑成熟的思维,再经过实践验证出来结果,而得到的智慧。
在我们易医诊疗疾病的时候,先定人身整体是阴是阳,也就是久偏于寒,还是久偏于热。然后再说局部脏腑的病变,是身体久偏之后,哪个脏腑功能最差,才反应在哪个脏腑。用易医的技能方法是正确的。
最后,我祝福大家:
天和日月明,
地和万物生。
精和静如松,
气和动如风,
神和稳如钟,
心和真意通!
人和百业旺,
家和万事兴!
好,今天就给大家讲到这里,感谢大家收听!
再见。2020.3.20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