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听】一字文化 第12章阶级

【直播回听】一字文化 第12章阶级

00:00
01:05:34
国家发展史观(沧海建木语录):无论社会是否黑暗,普通人都认为不容易圣人则看到光明。其实社会与人心同样,一直是明暗交替千古不衰,圣人心中无明暗而用明暗,普通人有心者只见其暗,无心着只见其明。庄子与普通人的心智见识不同,所以后人讲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看不清。1、下等人学墨家,中等人用儒家,上等人修道家。以“大汉”为例汉朝不同阶段适用不同学说,素质不同的皇帝适用不同学说。2、破旧国立新国时用墨家,平稳上升时用儒家,国家衰落时用道家。3、以人与势作为标准,和人和势时必成盛世,人势不和盛世必亡,和其一者可以守天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沧海建木

    所谓知己,无所谓性别,是有着共同信仰,投脾气的战友同志。 知己是抛开性别、容颜、身体,那是灵魂、理念、追求的水乳交融,同心同德的搭档。当然也可以做夫妻(伟人早已忽略了夫妻的概念),但是核心是有利于共同事业的发展才会选择。 要保持这种宝贵的关系,首先要以修行者为标准(为信仰可以牺牲生命)克己奉公高德配位。第二、共同信仰的目标要够高尚(真善美),如果为名利或私欲那么就是耍流氓。第三、交流真诚纯粹不失本心,本心聚焦于事业又何来的杂念(长久乎,性别乎,夫妻乎?) 如果你们的信仰有异,如何做都不会长久(目的不纯),不真不能持。如果交往藏私就不会拥有知己(德不配求),不善无挚友。

  • 沧海建木

    尼采言:“道德是弱者的工具,强者无束缚” 尼采这句话本意是:强者用力量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弱者依靠讲理讲道德保护自己(打得过谁还讲道理)。 他却忘了,道德法律都是强者制定出来保护弱势群体和约束强者的。为什么呢? 因为道德是人类生存的需要。道德的社会尺度与时间尺度很大。尼采只看见了“强者个体间的”对立。他没有看到“整体人类”的延续。

  • 沧海建木

    如果被当做精神抓进医院,怎么办?。发生这样的事,1你可以求助医生报警或联系性格好的家人,让公安机关来查询是否被人害了。2如果有债主也可以联系作证(因为你疯了债务就没了)。3不要像电影里那样:“你就是三楼楼长”这样的逻辑笑话。正确表述权力和诉求“联系家人,联系私人律师、熟悉的医生朋友”和“陷害你的人的目的”及“医生的程序性问题,不要陷入奇怪问题的纠缠” 第一、声音要正常不要大声否定我不是病人,胡乱否定医生的问题。第二、不要编吓唬人的谎话或与现场毫无关系的话,会让人认为你妄想。第三、要控制情绪,做出过激行为,只会是被医生打一针镇定剂。第四、联系性格温和的家人或债主和公司合伙人等求助。

  • 开年听书

    后半部分原创很精彩,古今中外从未听说过,阶级的分化及中产阶级的发展方向,牛。

    沧海建木 回复 @开年听书: 感恩铁粉!知音啊!

  • 沧海建木

    首先,无论是信仰观、宗教观、哲学观、科学观都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更为有利和系统的凝聚力量的工具。 当人类走出森林仰望星空时,信仰就出现了,使人类迁徙有了思想方向的基础,解决了破困生存的勇气。 当人类适应新环境时充分利用和开发工具时,图腾就是凝聚群体力量改造小环境,提高种群数量的规模满足了分工,通过大量工具,解放了肉体。 当群体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新的生存困扰出现,人类需要内部更大程度的统一思想,所有宗教出现,通过划分阶级进一步提高效率,解放了人类思想。 之后,哲学、科学、皆是如此。新的信仰将使得人类走向太空。 未来科学把我们送出太阳系生存,几万年后,还需新的信仰替代科学,将宇宙中的人类凝聚在一起。

  • 沧海建木

    为什么富可敌国的巨商倒闭时会财富蒸发,他们的财富哪去了?因为当财富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显现其公有性,作为集体财富受国际政治影响极大,弱国无财富只是代持者。所以在国家竞争失利时,国家财富被国际掠夺稀释,政商首当其冲财富被瞬间蒸发。所以国弱商必亡,国破家必亡。说到底有再多的钱也只是财富的工具,财富再多也只是国家的工具,国家再强也只是信仰的工具,所以有先进思想的人才团队才是一切权利的根本。沧海建木语录。

  • 沧海建木

    国家发展史观(沧海建木语录):无论社会是否黑暗,普通人都认为不容易圣人则看到光明。其实社会与人心同样,一直是明暗交替千古不衰,圣人心中无明暗而用明暗,普通人有心者只见其暗,无心着只见其明。庄子与普通人的心智见识不同,所以后人讲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愚者看不清。1、下等人学墨家,中等人用儒家,上等人修道家。以“大汉”为例汉朝不同阶段适用不同学说,素质不同的皇帝适用不同学说。2、破旧国立新国时用墨家,平稳上升时用儒家,国家衰落时用道家。3、以人与势作为标准,和人和势时必成盛世,人势不和盛世必亡,和其一者可以守天下。

  • 沧海建木

    后半部分,用华夏文化分析全世界中产阶级“焦虑”的成因。以《寄生虫》中产的噩梦,影评为例。

  • 开年听书

    数字文化:1%的极度贫困的人(不需要文化因为他本身就是文化的活化石)与0.01%人类精英(不受文化约束,文化只是工具)。需求文化的只有主流人群,占98.89%所以分369等有着杂乱的标准,也是最不董文化的人群。

    沧海建木 回复 @开年听书: 感谢一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