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路1号:丰富人文内涵中沉淀出的宁静气质

康平路1号:丰富人文内涵中沉淀出的宁静气质

00:00
05:07

康平路1号位于康平路和高安路口
1949年前曾是金融实业家李祖夔的居所
建筑为砖木结构两层
平面长方形
转角处作弧形处理
主立面有外廊
入口凹进
有圆柱支撑突出的雨篷
雨篷和柱子均作简单几何形体
红瓦坡顶
出檐较深
有烟囱凸出屋面
黄色水泥拉毛墙面
白色窗套
方形绿色钢窗
缓坡顶
户主李祖夔祖上系江南望族
生于宁波镇海小港
幼年随父移居上海
曾跟从叔父李征五参加辛亥革命
并出任上海县知事兼沪海道尹
北伐后
李祖夔弃政从商
生平喜爱收藏古董字画
尤以收藏缂丝、田黄著称
在收藏界有“千黄百缂”之誉
康平路1号之所以有名
还因其和抗战时期成立的一个爱国同人聚会有关
1943年
著名画家郑午昌、吴湖帆和京剧大师梅兰芳三人
倡议发起成立民间爱国社团“甲午同庚千龄会”
具体事宜由李祖夔和汪亚尘筹备
这个“千龄会”由当时上海社会名流中
二十位爱国志士组成
除三位发起人外
其他十七位成员分别是周信芳、范烟桥、陈少荪
汪亚尘、李祖夔、席鸣九、蔡声白、秦清曾
张君谋、张旭人、章君畴、汪士圻、孙伯绳
陆铭盛、陆兆麟、杨清磐、徐光济
他们都生于光绪甲午年
在他们五十大寿之际
嗟叹华夏蒙难
国土沦丧
黎民遭殃
亲友零散
而日伪逼迫
强压诱降
事业受阻
生计维艰
他们以庆寿为名
坚定抗战决心
誓不屈从日伪
特组织此同庚会
以表同声相求
同心一致之意
由于他们的年龄加起来恰巧是一千岁
故取名“甲午同庚千龄会”
又因为都属马
亦称“千龄马会”
从1943年开始的此后五年
每逢元宵、中秋等佳节之际
会员们均相约聚会
而根据聚会的签到单
李祖夔的康平路1号又是他们相聚最多的地方
2016年12月16日
“甲午同庚千龄会”聚会地旧址铭牌
因此而挂上了康平路1号的墙面
展现了这栋历史保护建筑的人文内涵和历史价值
李祖夔1947年追随黄炎培参加中国民主建国会
曾任民建初期财务处长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
多次拒友人赴台港之邀劝留在上海
同年11月不幸在上海康平路寓所遇害身亡
此乃上海解放后第一件抢劫凶杀大案
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下令限期破案
务必严惩凶手
数月后作案者悉数落网
凶手伏法
首犯系国民党残余特务
这之后
李祖夔夫人毛文英将李祖夔
所收藏之珍贵缂丝悉数捐赠国家
现存于南京博物馆
20世纪50年代
曾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上海美术家协会党组书记的哲学家、教育家周抗
曾入住康平路1号
并创作过一幅名为《康平路一号》的油画
后来这里曾作为中共中央第三中级党校校舍
现为居民住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