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二、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1)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07二、来自民间的土地之歌(1)民间文化形态与农村题材创作

00:00
14:28

柳青(男)(1916-1978

        原名刘蕴华。陕西吴堡人。1935年参加“一二九”运动,任《救亡线》《学生呼声》编辑。1938年到延安,先后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和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工作。1945年写出长篇小说《种谷记》。1949年调北京参与《中国青年报》创办工作。1952年回陕西,深入生活,任中共长安县委副书记,并在皇甫村安家十四年。历任中国文联委员、中共作协理事、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等职。“文革”中,遭受残酷迫害,家破人亡,但仍坚持写作。1973年抱病回城,重改旧作。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等,长篇小说《铜墙铁壁》《创业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60年出版)等,散文特写集《黄埔村的三年》等。他是50年代农村题材创作的重要作家,在其长篇小说《创业史》中,力图记下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发展史、农民心理的演变史,由此塑造了各色的农民形象,描写农民在合作化运动中的命运。然而因为是贯彻政策而作,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的破产与改变,它的艺术真实性渐渐受到怀疑,影响了整体的艺术魅力。但其所描写的农民对土地的眷爱感情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仍有一定感人之处。

艾青(男)(19101996

        原名蒋海澄,笔名还有莪伽、克阿、纳雍、林壁等。浙江金华人。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但自5岁起被寄养在一位贫苦农民“大堰河”家里,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诗歌创作的重要思想源泉。1928年考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次年赴法留学,修绘画。1932年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同年7月被捕入狱。以在狱中写成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成名。1935年出狱。抗日战争爆发后,加入中华全国文协。19413月赴延安,任教于鲁艺文学系,主编《诗刊》(延安版)。194510月任华北联大文学院副院长、华北大学第三部副主任等职。1949年随军进京,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中国文联筹备委员会常委、中国作协理事、中国美协理事、《人民文学》副主编等职。1957年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1959年调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回京治眼疾。1978年重新发表诗作。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笔会中心理事等职。他早期创作的《大堰河》《北方》《黎明的通知》《向太阳》《火把》等诗集,多写劳苦大众、民族命运和社会黑暗,呈现悲怆、高昂、亢奋的重彩格调,由于在诗歌创作中强烈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和汹涌澎湃的革命激情,在青年中产生了极大的号召力,并得到“火把诗人”的称号。50年代发表了一些图解政策和歌功颂德的作品,因概念化和平面化而显平庸,缺乏生命力,但有些描写域外题材的作品则得到评论界的肯定。70年代末复出后,发表了大量诗作,使诗坛震惊,包括《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和许多短小篇什,延续了三四十年代的创作风格,并且更为凝练、深沉。1949年以后出版的诗集有《欢呼集》《宝石的红星》《海岬上》《黑鳗》《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雪莲》《域外诗集》等。其中,《归来的歌》和《雪莲》分获全国第一、第二届优秀新诗诗集奖。另外著有理论集《诗论》《艾青谈诗》《艾青创作论》等。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享有广泛声誉。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周立波(男)(19081979
  原名周绍仪,又名周凤翔,周立波是他三十年代初期的改名。曾用笔名张一柯、张尚斌等。湖南益阳人。1929年入上海劳动大学社会科学院经济系学习,并开始写作,后因参加左翼活动被除名。1932年在神州国光社当校对时因参加罢工而被捕。1934年出狱,加入左联,从事名著翻译、散文创作。入党后并参加左联党团工作,任《每周文学》编辑。期间翻译了肖洛霍夫《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基希《秘密的中国》等。抗战时期在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晋察冀边区担任新闻工作,写了《战地日记》、《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等报告文学。1939年底到延安,任教鲁艺兼编译处处长。1944年任《解放日报》副刊部副部长。后又先后担任《七七日报》、《中原日报》、《民声报》副社长。抗战胜利后赴东北参加土改,又在宣传部门、文学部门担任职务。1946年开始创作《暴风骤雨》。1948年主编《文学战线》,1949年任沈阳鲁艺研究室主任。50年代回农村生活,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因其浓厚的乡土气息而获得艺术上的成功,文革前担任湖南省文联主席兼党组书记。“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1978年发表《湘江一夜》,获该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还有长篇小说《铁水奔流》、《山乡巨变》,短篇小说集《禾场上》、《山那面人家》等。他的作品以故乡农村为背景,文风秀美,但也因时代局限性使他对农村生活的把握不够准确。

赵树理(男)(19061970
  原名赵树礼。笔名野小、尚在、常哉、五甲士等。山西沁水人。1925年就读于山西省立第四师范,积极参加学生运动。1929年被捕,在“自新院”里写过小说,次年获释。1936年任教上党公立简易师范。1937年参加山西抗日救国同盟会。1939年调任长治第五专署民宣科员,创作通俗剧本多种。1942年调北方局党校研究室。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他的《小二黑结婚》受到根据地群众的欢迎,被认为是实践《讲话》方向的代表作品。建国后,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曲艺处长,兼《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担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协理事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1965年调山西文联工作。“文革”中受到残酷迫害,被欧打致残致死。代表作品还有《李有才板话》、《邪不压正》,《登记》、《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长篇小说《三里湾》等。此外还有文艺论集《三复集》,长篇评书体小说《灵泉洞》(上),戏曲剧本《三关排宴》、《十里店》等。他是一个来自民间、回归民间的作家,写农民的生活给农民看,自称“地坛”作家。他的语言通俗有趣,情节引人入胜,作品站在农民的立场勾问题,所以他的农村小说不同于其他来自知识分子作家的农村题材作品,而总是站在农民的立场上实实在在地反映了农村的现实问题。因为他对农民理解得深,所以不可避免地触及了政策执行中的失误,也造成他的一些作品在当时受到批判,如《锻炼锻炼》。他是一个真正的现实主义的作家,近来越来越受到批评界的重视。

李準(男)(19282000
  本姓木华梨。蒙古族。河南洛阳人。1943年因经济原因初中辍学,在盐栈、邮政代办所、银行、干部文化学校等处工作过。1952年开始创作生涯。1953年发表最早反映土改后出现两极分化现象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河南日报》1953.11.20),轰动一时。1954年起在河南省文联从事专业创作。曾携家下放农村,参加基层工作。1960年发表的小说《李双双小传》影响较大。历任中国作协理事、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等职。1976年复出文坛后,潜心创作反应黄河边上劳动人民生活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获得较大反响。其他出版的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卖马》、《车轮的辙印》、《春笋集》等,《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改编的电影文学剧本《牧马人》和《高山下的花环》也获得成功。他的作品多取材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农村生活的变化动向,带有特定时代的政治印迹,但由于对民间文化及文艺形式的熟悉,使作品富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嘎啦里LOL

    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

  • 嘎啦里LOL

    以前的作家更有使命感

  • 嘎啦里LOL

    乡土文学

  • zumx

    😁

  • 久闻聋使劲

    谢谢分享!